少數民族之侗族的傳統節日
我國少數民族侗族有哪些傳統節日?小編收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姓氏節
侗族傳統節日。流行于龍勝、三江等地。石、羅姓過“未節”,以立秋后第一個未為節日;有的石姓則在十月十二日過祭祖節。胡、吳兩姓過“甲戌節”,即立秋后第一個甲戌日過節。伍姓在六月初六過“雙鴨節”或過八月“社節”。陳姓原在除夕早上過“概考送節”(即開酒壇節),后因除夕難以請到客人,改在七月十四過“中元節”。這些節日,多數在黎明前以粗飯、淡菜或凍菜放在芭蕉葉上祭祖,紀念先人在民族壓迫下逃難的艱辛生活。到上午或中午才請親威朋友到家作客。40年代以來,黎明祭祖活動已淡化,白天請客習俗至今盛行。
侗年
侗族傳統節日。侗語稱凝甘,又稱冬節或楊節。冬節原為侗族楊姓節日。最初以楊節為侗年的是貴州黎平、榕江、從江三縣部分地區(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間)。后來互相仿效,過侗年的人逐漸多起來。80年代初,經各地侗族代表人物商定,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侗年。是日,楊姓侗家備好各種酸菜、凍魚、糍粑以饋親友,叫“吃楊粑”。過農歷大年時,對方要如數奉還,稱“還楊粑”。一般人家過侗年時殺雞宰鴨,宴請親友。
冬節
見侗年。
花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