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農事需要注意的事項
導語:從秋分時節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了秋季,天氣也越來越涼爽。
秋分農事注意事項
秋分前后,是晚稻抽穗揚花期,在此間最怕秋季低溫來臨,當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以上小于或等于23℃時,對雜交晚稻抽穗揚花很不利,稱為“秋季低溫”;當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以上小于或等于20℃時,對晚稻抽穗揚花很不利,稱為“寒露風”。因此,建議在晚稻管理上要注意預防低溫冷害和病蟲害,奪取晚稻豐收。
一是在冷空氣入侵時,對晚稻采用灌水保溫,灌水二寸以上;低溫來臨時,采取晴天日排夜灌、雨天灌滿水,一般天氣干干濕濕,以濕為主。
二是秋分前后北方已有較強冷空氣侵入,而臺風和熱帶氣旋也不示弱,與之結合,有可能產生暴雨和大暴雨,造成洪澇災害,應注意防范。
三是晚稻抽穗以后,不再長根長葉,營養生長基本停止。根系吸肥吸水功能下降,如果管理不當,就會出現"大穗有余,結實不足,前勁有余,后勁不足"的早衰現象。因此,要防斷水過早。在齊穗以后堅持灌"跑馬水",即灌一次水后2-3天,讓水自然落干再灌一次水,如此保持土壤濕潤狀態至黃熟。一般收獲前3-4天斷水,切忌斷水過早,否則將會人為造成早衰而影響籽粒的飽滿度。
四是根外噴施葉面肥。晚稻齊穗以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根系吸收功能日益衰退,而穗部尚在營養充實階段,需要足夠的營養供應。若通過土壤施肥有一個過程,難以滿足要求。如果通過根外噴施葉面肥的方法補充養分,讓水稻直接吸收利用,用肥少、見效快,可以維持葉片旺盛的光合功能。在齊穗以后稻株葉色明顯褪淡,土質差,穗肥施得早或品種比較耐肥的,可每隔5-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連噴2-3次,一般每次每畝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克、硼砂100克,加水50-60公斤稀釋后均勻噴施,如果稻株長勢旺盛,葉色濃綠披垂的,就不加尿素。噴施葉面肥應注意避開晚稻揚花時間,一般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為宜。
秋分農諺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適時種麥年年收,過早過遲有閃失,
先種淤地后種沙,七天出苗正合適。
晚秋作物繼續管,隨熟隨收不能遲。
棉花進入中噴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噴棉花質量好,單存留種正適時。
菠菜小蔥要種上,白菜澆水把肥施,
冬暖大棚膜罩好,種植黃瓜西紅柿。
青貯秸稈繼續搞,牲畜配種機莫失。
養魚餌料不能減,蓮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二、八月,晝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場,正月十五雪花揚。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繡女也要出閨房。
秋分見麥苗,寒露麥針倒。
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
早谷晚麥,十年九害。
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麥不歸家,種麥“早”字要狠抓。
麥種八月土,不種九月墑。
適時早播老經驗,適時晚播也增產,看種看地又看天,“適時”二字要把關。
肥少旱田,適早保險;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過早溫高苗猛竄,病重蟲咬苗難全;過晚很難保穗足,管理再好難高產。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川,迎霜種的夾河灘。
淤種秋分,沙種寒。
淤地種好麥,明年豆更強。
秋分到寒露,種麥不延誤。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麥。
分前種高山,分后種平川。
陽坡麥子,陰坡谷子。
麻黃種麥,麥黃種麻。
種麥泥窩窩,來年吃白饃。
種麥泥流流,來年吃饅頭。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饃,泥里拖。
種泥不種水,種水種不歸。
犁溝種不如貼茬耩,貼茬耩不如犁鏵響。
得種就得收。秋分農業諺語
麥收八、十、三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