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9年立春時間:2019年2月4日 農歷臘月十六 星期三 立春
2019年立春時間:2019年2月4日 17:46:00,農歷 2019年十二月廿六 星期四
立春時節注意預防“倒春寒”
隨著立春節氣的來到,不少市民紛紛外出享受暖暖春意。然而,專家卻提醒大家,氣溫目前只是暫時回暖,每天早晚天氣仍舊低溫寒冷,還特別容易發生“倒春寒”,引發各種疾病,所以,市民切勿放松御寒防病的意識。
嚴寒的冬季使得空氣變得干燥,而干燥的氣候會大大削弱人體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早春天氣冷暖不定,很容易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此外,在“倒春寒”的天氣中,人體受到低溫刺激后,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使心、腦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腦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同時,由于立春季節氣候干燥,人體消耗水分多,容易導致血液黏稠,血流減慢,因此,容易發生腦血管疾病。中風發生時往往有一些早期征兆,如有一過性黑蒙現象,出現有短暫性視力障礙等,凡出現這些征兆之一者,應該引起重視,及早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專家還建議大家,立春季節應注意飲食調理,可以適量喝茶和姜湯,增加芹菜、大蒜、洋蔥、蘑菇和黑木耳等蔬菜的攝入,這些食物中的膳食纖維等元素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在自然界,立春五日后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萬物生發,動物從冬眠中蘇醒,小草發芽。所以立春時節人體要順應大自然的生發之氣。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適當增加室外活動,使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如果陽氣生發不足,常出現困乏神疲、氣短或懶言、腹脹納呆。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后進補要適度,否則補過了易困厄陽氣。立春后,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
立春的食物要適當多吃點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菠菜、豆芽菜、香椿、蝦仁等,以幫助陽氣生發。少食辛辣之物,以免生發太過。陽氣生發顯著不足的,還可以用中藥黃芪5克、桂枝3克、炒麥芽6克、當歸3克,煮開后當茶飲。
按五行學說,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立春調肝很重要。有些肝病的患者就會在春天加重。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