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話養生:二伏的面應該怎樣吃?
7月28日是XX年的二伏第一天,提到三伏天飲食,北方有句俗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其實,讀懂此類民俗中的健康密碼,對人們來說十分重要。
二伏的面怎么吃?熱湯面有利于內臟散熱
吃了頭伏的餃子,到了二伏的時候,人們就該吃面了。這個時候吃面最好吃點熱湯面。熱湯面有三個好處。第一是吃面的時候能喝湯,使得溶解在面湯中的營養元素不會被浪費掉。第二是溫度較高。三伏天吃溫熱的東西會讓胃腸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人體熱量恰恰是通過血液來發散的。血液循環加快,也就讓內臟的散熱加快,從而讓人感覺倍加涼爽。第三,熱湯面軟乎,容易被消化。到了伏天,人胃部的胃液分泌較少,消化機能減退。容易被消化的熱湯面此時恰好迎合了人體的消化機能,對養護脾胃很有意義。
很多時候,人們在吃面的時候會配上一點涼拌黃瓜菜。不過,這種吃飯雖然比較涼快,但是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不利于為伏天中的人們補充營養。所以,吃湯面時要搭配油菜、小白菜、黃瓜、綠毛豆、胡蘿卜絲、肉、雞蛋、豆腐干。值得注意的是,配菜中要有一些富含蛋白質的東西,這樣可以補充蛋白質。面條種類可以多種多樣,綠豆面、雜豆面、蕎麥面、玉米面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