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玉淵潭公園櫻花節主要景區
XX年北京玉淵潭公園櫻花節時間:3月20日起
XX年北京玉淵潭公園櫻花節門票:普通票10元/人次,半價票5元/人次。年票、季票、月票、老年人優待卡在平日全天有效,雙休日及清明節假期(4月4日、5日、6日)上午9:00至下午16:00期間無效。
3月20日起,北方最大的櫻花節——“潭清玉淵秀·櫻紅滿園春”玉淵潭公園第27屆櫻花文化活動開幕。
北京玉淵潭公園主要景區
主要景區-櫻花園
公園的西北部,緊鄰繁華的西三環,有一片山脈貫穿東西,園路蜿蜒四通,水岸翠綠擁繞的園林,她就是 1989 年開始建設的,以櫻花為特色的園中園,總面積25 公頃。
在 1973 年春,依山傍水處栽種了象征中日友好的大山櫻。1990 年前后,公園開始大規模整理山水,陸續從我國東北、山東等省引進 14個品種,XX余株櫻花栽于園內。這里如今是櫻花文化和中日友誼的見證。在西門入口有冰心親題的禮贊石刻,西門附近有不少被認養和栽種的櫻花樹。
如今園內植被繁茂,成林的水杉,成徑的竹溪,片片粉紅櫻花的春季觀賞景觀被延伸,樸素和諧的建筑造型與不同植物的季相,使該園各個季節自有不同風貌。
園內 " 櫻棠春曉 " 、 " 櫻洲秋水 " 、 " 柳橋映月 " 、 " 云溪深處 "等景點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當主角。賞櫻時節,人如潮涌。四月的櫻花園游人如織,到處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繁華。在雨中處處濕潤而朦朧的時候,才能感受畫中游的清新詩意。在炎熱的傍晚漫步柳堤,夕陽與蟬鳴最能讓人體味涼爽的珍貴。冬天則更容易體會清冷幽深。
櫻花園東側有一水榭 ,名為" 鸝櫻苑 "。在這里悠然的賞荷、聽鳥、尋蟲、觀魚、會友、健身、唱歌或享受寧靜,是都市里繁忙的人們放松減壓的合適場所。
調整補充栽植的染井吉野,使西門和山南側等區域也成為觀賞早櫻的去處。雖是單瓣白花,但她能夠長成大樹,開花燦爛如云,落英繽紛如雪。這里櫻花有山櫻、染井吉野、八重紅大島、杭州早櫻、關山、一葉、普賢象、松月、有明、郁金等十余個品種。 年日中友好 30周年紀念植樹活動中,補充栽植了思川、南殿、太白和美麗堅等新品種。還有觀賞性并不太好,可是總是提前開放的青膚櫻。老樹們茁壯成景,珍貴的大山櫻身影漸稀,總量近 株的櫻花氣勢,更多的是蓬蓬勃勃的新櫻花樹支撐起景觀。
留春園
留春園位于玉淵潭公園東部,占地面積16300平方米,建于1980-1983年。為造園大師檀馨設計。園中建筑規整,利用欲揚先抑的造園手法,格柵圍墻將若隱若現的春光攏于園內,并設廳廊、花架、中心景亭、留春壁畫和雕塑等設施為環繞,中心是開闊的草坪,四周種植層次分明的常綠樹和高大喬木,姿態各異、季相豐富的花灌木使園中花期相連,將留春之意寓于植物造景之中,是玉淵潭最早建成的設施完備的一個園中園。
留春園南入口處的壁畫,畫面由高溫燒制的異彩瓷片拼對粘貼而成,色彩明亮,展現了“生命、青春、科學之春”的動人形象。東側路兩旁西府海棠樹似相疊的花廊,穿入其間別有韻味;其對景上的“留春姑娘”雕?,采用白水泥制成,刻畫的是坐在水中山石之上的少女,吹奏橫笛引雁,給人留春之意,戀春之美。沿路右行有藤蘿架,引導游人進入敞廳,廳后竹影映墻,四周花池陪襯。四角亭位于留春園西南隅,是園內登高攬勝的制高點。后期這里陸續經過調整,圍墻扇面亭等被陸續拆除,成為開放式庭院,但園內植物的基本風格沒有變化。
現在園中的植物種類繁多,早春之時臘梅、連翹、迎春、玉蘭等次第開放,幾株櫻花是1996年后移植而來。春歸之時,盛開的薔薇、玫瑰、紫藤依舊使春色不減,表現“留春”意境。希望年年歲歲花更艷,也希望來此的游客青春常在。
中山島
中山島區泛指公園西南部景區,長約900米,寬約80米,是公園南側貫穿東西的一脈山梁的西部。歷史上幾次開挖和疏浚河湖堆積而成的這道屏障,阻隔在玉淵潭和八一湖之間,山上原有洋槐林,多是農大建校時遺留。因位于公園中部較高,被稱為中山島。
玉淵亭位于中山島的東端,是建筑在土山上的一座仿古四角重檐亭,是園內為數不多的中式建筑之一,于1985年興建,是全園制高點,登亭俯瞰,南北景致盡收眼底。此亭于XX年重新整修,XX年在南側鄭重掛牌,題字“玉淵”,正式命名玉淵亭,為孟令芳題寫。-XX年對周邊地形和植物的再次整理,使之更為突出。
玉淵亭西側的中國少年英雄紀念碑,于1987年始建,1990年正式落成。馮河所設計的主碑由不銹鋼制成的,它與周圍的雕塑,表現了少年兒童迎接全國解放的歷史,將各個時期少年兒童的精神面貌,英雄行為與藝術統一起來,將少年兒童勃蓬勃向上風貌表現得極為突出。1990、1993年、1999年以及--XX年,公園陸續對整個地區進行了環境改造,將山體打破,開辟了三條通道,使八一湖、西湖、東湖與櫻花園景觀通透相連,增加了大量鋪裝和廣場,為公園西南部增添了活力,吸引了眾多的晨練游人,現已成為公園清晨最為熱鬧喧嘩的晨練場所——眾多歌唱跳舞打球健身的老人,生龍活虎的狀態不遜于青少年。
玉淵亭東側的游客服務中心于XX年落成,其功能集會客、服務活動、特色商品展賣為一體,是公園重要服務場所。
遠香園
遠香園景區位于公園東南部中心區,留春園西側,為XX年原望海樓賓館和公園管理處搬遷之后重點建設景區,XX年—XX年分期建成。原規劃名稱取自詠荷“香遠逸清”,后幾經調整,建筑成型,但庭院景觀變化很大,取消了原計劃湖邊的荷花岸以及中心庭院的荷花池,成為目前具有較多文化和服務功能的核心區。
核心景區XX年建成櫻花展廳、遠香樓、景觀亭等風格現代簡潔的三處建筑。其中景觀亭掩映于碧綠柳蔭間,成為湖岸的新景。亭西側為景觀大道,主景手印石是為北京市公園綠地協會XX年評選出的景觀之星—檀馨(設計大師)、張國立(認養綠地多年并成為形象大使)、?見?一(大熊?志愿者)等人的手印,于XX年建成,旨在弘揚熱心公益、美化首都的奉獻精神。
除建筑等硬質景觀外,遠香園的綠地景觀也展現出新的風貌:中心庭院區域于XX年種植櫻花、玉蘭、牡丹、丁香、太平花等喬灌植物,使得此處春花爛漫、芳香四溢。景觀大道以南為XX年建成的具有停留休息功能的綠地,種有大量吉野櫻花和幾株垂櫻。其西側還有林木茂密的山林坡地,種有紫葉李、白蠟金絲柳等彩葉樹種,季相豐富,引人入勝。
引水湖
在公園東北部,有一幽靜湖區,原來為林木囤養區,植被繁茂。隨著公園環路的建設,這個占地9.5公頃,地勢低洼的林區,在1997、98年被大規模回填改造。該景區的水系是自東湖而來,至釣魚臺而去。北部地形舒緩開闊,以雪松,銀杏和挺拔的白楊等喬木為主,散布于開闊的草坪,沿公園環湖路北,配以海棠等春花灌木帶,極具90年代的疏林草地風格。
這里4月成片的美國觀賞品種海棠,是僅次北植的海棠勝景,成為目前春季活動中公園的又一亮點。目前景區尚未最后建成,中間的游園路噴灌建筑等設施尚缺。但那里已是一個四季景色宜人、幽靜自然、具有良好生態的游憩景區。目前此區可以揮桿垂釣。
十二屬相
兒童游樂場,其內建有十二生肖雕塑造型,生動有趣栩栩如生。大型水泥仿樹型房屋,配有鐵索橋、獨木橋和滑梯,旁邊土山與山石、傘亭以及其他可愛動物的雕塑,共同構成兒童活動區稚樸而活潑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