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古詩詞(精選30篇)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
《臘月村田樂府十首其八分歲詞》
【宋】范成大
質明奉祠今古同,吳儂用昏蓋土風。
禮成廢徹夜未艾,飲福之馀即分歲。
地爐火軟蒼術香,饤盤果餌如蜂房。
就中脆餳專節物,四座齒頰鏘冰霜。
小兒但喜新年至,頭角長成添意氣。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減吾年。
荊釵勸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強健。
君看今歲舊交親,大有人無此杯分。
老翁飲罷笑撚須,明朝重來醉屠蘇。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
《臘八》
【唐】杜甫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貨如山。
率土同歡,和氣來臻。
祥風協調,降祉白天。
方隅清謐,嘉祚日廷。
與民優游,享壽萬年。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3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
朝代:唐朝|作者:劉禹錫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旆搖。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馀鵠血,鞍傍見雉翹。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4
臘日驪山渡逢故人
朝代:宋朝|作者:徐璣
天寒多木葉,愁思滿溪濱。
惆悵往來渡,經行多少人。
時情獨重臘,歲事每占春。
與爾他鄉旅,誰當懷抱新。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5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詞牌名:行香子|朝代:宋朝|作者: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6
《臘八》
【清代】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大臣、諸王、宮妃等。
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
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7
臘日飲趙氏亭
朝代:元朝|作者:張翥
城上高亭一再過,每看風物費吟哦。近詩頗效寒山子,往事徒成春 夢婆。
剩買十千燕市酒,閒聽二八越娘歌。梅花枉報春消息,祗遣今年別恨多。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8
臘八日懷圣仆
朝代:明朝|作者:葛一龍
懷君八日語,五見十年中。
險阻貧兼病,西南北又東。
兩鄉侈各健,一粥喜遙同。
木末臨清曉,應披看雪紅。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9
臘日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0
臘日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1
1.《元日早朝行》唐朝·鮑防
乾元發生春為宗,盛德在木斗建東。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望云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峰。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
2.《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宋朝·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3.《元日》唐朝·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4.《新年》唐朝·無可
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5.《除夜寄微之》唐朝·白居易
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6.《除夜寄弟妹》唐朝·白居易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7.《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朝·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托须S處樂,不見度年年。
8.《醉桃源·元日》宋朝·吳文英
五更櫪馬靜無聲。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暮寒愁翳生。新歲夢,去年情。殘宵半酒醒。春風無定落梅輕。斷鴻長短亭。
9.《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宋朝·蘇軾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營糇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10.《除夜雪》宋朝·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2
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宋代:晏幾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滟滟金。
北宋徽宗崇寧。大觀間,即公元十二世紀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陽節前,當時的權相蔡京派人請小晏填寫新詞,作為應節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為作此篇。
作為重九的應節之作,小晏這首詞是很特別的,他把悲秋、登高、懷人等等傳統的題材和寫法統統拋卻,一反常情,說柳葉落實愁眉淡了,黃花開是笑靨深了,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華享樂氣氛,簡直把重陽寫成了一個歡樂的節日。這一特點很值得玩味的。王灼說小晏作此詞“無一語及蔡者”,意思是說作者沒有借機攀附權貴,是對作者的贊賞。然而,王灼似乎看得淺了。仔細品味起來,小晏非但沒有阿諛蔡京,這種一反常規的寫法,未嘗不是對蔡京的諷刺:“九日悲秋不到心”,別人都悲秋,那是因為很多不如意,你蔡京位極人臣,百事順遂,悲秋怎會到你的心上:“綺羅叢里勝登臨”,別人都去登高以避災祈福,你蔡京大富大貴,哪里用的著這一套,偎紅倚翠,飲酒享樂就是了!從這個角度來讀這首詞,不是很有意味嗎?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3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4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鑒賞: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凹娂姟,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5
《燕詩示劉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6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7
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拙右住肚迕饕埂
3、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拙右住逗骋巴鳌
4、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沃畣枴锻局泻愁}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6、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7、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8、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沃畣枴逗辰轁M塘驛》
9、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蹙S《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11、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醢彩度沙胶场
12、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Z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13、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沃畣枴逗尺陸渾別業》
14、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醢彩度沙胶场
15、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6、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7、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藳_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8、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S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19、寒食后,酒醒卻咨嗟!K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0、聽風聽雨過清明!獏俏挠ⅰ讹L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8
1.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2.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3.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4.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5.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6.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7.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8.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9.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10.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11.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12.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13.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14.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巍ぬK軾《屈原塔》
15.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19
己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賦
朝代:元朝|作者:虞集
官橋柳外雪飛綿,客舍樽前急管弦。僧粥曉分驚臘日,獵圍晨出憶殘年。
白頭長與青山對,華屋誰為翠黛憐。惟有寒梅能老大,獨將清艷向江天。
虞集簡介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元代學者、詩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孫。
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卒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仁壽郡公,謚號“文靖”。曾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0
《清明二絕·其一》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譯文:
街頭都是踏青的姑娘們,頭上梳著烏黑的雙暫,打扮得很漂亮。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們隨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種種天真嬌嬈的姿態。
東風,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過清明節呢,吹得特別柔和。你看,它吹得來禽開了一樹多么美麗的花!
注釋:
雙髻鴉:又稱雙鴉,少女頭上的雙髻。鴉:比喻黑色,形容婦女鬢發,所謂“雙發若鴉”,“云鬢堆鴉”。
妖邪:裊娜多姿。
來禽:即沙果。也稱花紅、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眾禽,故名。
賞析:
第一首詩描繪的是清明佳節人們戶外踏青、游春、快樂嬉戲的美妙情景。開頭一句的“街頭”即是指明地點的:春天來了,清明走近,戶外的景色這般美好,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男兒女兒?稍娙艘︿秩镜牟⒎鞘瞧渌伺c物,而是發如墨染,頭盤雙髻的一群群少女。她們的笑臉可與春色媲美,她們的腰肢可與楊柳爭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們個個妖嬈無比,幾可追蜂賽蝶。一個“學”字,將人與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錯綜交雜的色彩,又蘊含了豐富而不俗的韻致,這流淌在詩人筆端的詩句,無不表露出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意。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引向了東風,而且用一“作”字將其擬人化,仿佛那東風也通曉人意似的,特意在這清明佳節之際,催開了一樹樹爭奇斗艷的花朵,來點綴自然,點綴佳節,給游春的人們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詩詞句清麗,音節流暢,表情達意淺白酣暢。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1
1.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圃 侗硐氖住分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贫鸥Α抖宋缛召n衣》
3.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评盥』抖宋缥涑傻钛缛汗佟
4.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螀俏挠ⅰ对杼m香淮安重午》
5.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6.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侮惻c義《臨江仙》
7.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8.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有關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有關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宋李石《長相思重午》
9.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陳與義《臨江仙》
10.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1.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对o月》
12.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翁K軾《屈原塔》
13.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1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嗡纹睢肚簟
15.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游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乌w長卿《醉落魄重午》
16.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有關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素材庫!乌w蕃,《端午三首》其二
17.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渡樽印ぴΑ
18.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墩率逡埂
19.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埔髨蚺恕抖宋缛铡
20.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毒┒荚Α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2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鑒賞
這首詞描寫清明時節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特別著重描繪日暮回城時喧嘩熙攘的情景,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這首詞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古時以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歷來有到水濱踏青的習俗。《夢梁錄》卷二載:“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東京夢華錄》也記載:“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們游春的盛況。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去處。看綠柳叢中,車如流水馬如龍,爭相搶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織,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賞著大好春光。詞人自己也乘著朱輪鈿車加入了這歡樂春游的隊伍。
詞上片描繪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圖。下片寫游人返歸的景象。日暮時分,酒醒了的、還在醉著的,前后相將歸家。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一路之上,花頭攢動!爸钡匠穷^總是花”,這里既指從西湖到潁州城下的路邊鮮花盛開,又當指一路上游人皆頭上簪花而歸。唐宋時,人們有采花簪頭之俗,無論男女。如杜牧《九日齊安登高》中即寫道:“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碧K軾《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說道:“髻重不嫌黃菊滿,手香新喜綠橙搓!眲⒖饲f《上巳》也有句云:“暮歸尚有清狂態,亂插山花滿角巾!笨梢姡爸钡匠穷^總是花”,寫的是人們春游而歸,頭上簪花絡繹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時節,是古人往水邊游玩的時侯。以這樣一個游覽的時節,再加上西湖這樣一個游覽勝地,真可謂良辰美景,兩者鑄備,熱鬧景象自是非同尋常。本詞所表現的正是一派盛景,“滿目繁華”即為全詞的核心。
滿目繁華的特點,首先體現在對游者的描寫上,這也是作品表現的重點。
游者一是多,二是歡。游者之多,在詞中寫道:“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錮車”。這一句寫了兩種不同的游者,一種是乘車者,一種是徒步者。車多,才會引起人們的爭相指點;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現“爭道”的景狀。最后這兩句用寥寥數字,展示出了一個轂擊肩摩的游覽盛況。另外,下片“喧嘩”一詞,又從音響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這樣的敝廓之地,竟有人聲鼎沸之感,那行人熙來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見出游者之歡?從上述行人“爭道誰家”車的描寫中,已傳出一片歡快活躍的氣氛,接著寫游人日暮歸返時的“醒醉”二字,更是道盡了游者各各相異的神態。這令人想起明代文學家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對各種賞月人的生動描寫:他們有的“淺斟低唱”,有的“喝呼嘈雜,裝假醉”,也有的“呼客縱飲”、“縱舟酣睡”。
本詞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類似這些景象的聯想,從游人歸返之態中,似可想見他們有的專意游覽,飽享春景;有的就景歡飲,一醉方休,他們各以自己的方式縱情游樂,盡興而歸?傊,游者云集,笑語連天。
滿目繁華,還體現在對西湖自身景色特點的描繪上。
這雖然不是作品的表現重點,但卻是組成繁華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時節,但作品中絕無花衰紅消的悲涼之意,卻呈現出色彩濃艷的一派盛景。在“綠柳朱輪走鈿車”一句中,詞人以綠柳和朱輪相對,既寫了鈿車的豪華,也襯托出柳樹的茂盛,色彩鮮明,春意濃郁。詞的結句順承“游人日暮相將去”的語意,寫歸途所見的景色,路轉堤斜,一路是花。這是枝上花還是落于地上的花?詞人沒有明寫,他僅給人留下一個印緣,只覺得滿目姹紫嫣紅,春花充盈著整個空間。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滿地遍野的鮮花匯成一體,氣氛是很熱烈的。這使我們想起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寫的詞句:“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边@一個“空”字,正是從對立的角度表明了詞人對本詞中所顯示的盛況無比深切的感受,也說明了詞人和春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本詞即抓住這兩方面內容共同表現了潁州西湖的繁盛。
此詞從開始到結束都貫穿著“繁華”、“喧嘩”的節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受節日的歡樂。讀完這首詞,再回頭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本筒浑y看出,作者是借節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好的。詞中每一句都有豐富的內涵,全詞構成一幅生動壯美的游春圖。
整首詞通過朱輪鈿車爭道、游人簪花而歸的特寫鏡頭,形象描繪了一幅潁州西湖清明上巳時期的風情畫。這首《采桑子》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3
1.寄朱錫珪(唐)賈島
遠泊與誰同,來從古木中。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夢澤吞楚大,閩山厄海叢。
此時檣底水,濤起屈原通。
2.湘川懷古(唐)清江
瀟湘連汨羅,復對九嶷河。
浪勢屈原冢,竹聲漁父歌。
地荒征騎少,天暖浴禽多。
脈脈東流水,古今同奈何。
3.春秋戰國門·屈原(唐)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4
《老人星》
趙蕃〖唐〗
大史占南極,秋分見壽星。
增輝延寶歷,發曜起祥經。
灼爍依狼地,昭彰近帝庭。
高懸方杳杳,孤白乍熒熒。
應見光新吐,休征德自形。
既能符圣祚,從此表遐齡。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5
偷聲木蘭花
唐·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賞析:上闕寫春景,天要下雨時,風吹亂了枝頭花朵,舉目看去,春山籠罩在煙霧之中,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6
《將進酒·君不見 》
唐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請與朋友同行》
賞析:白嵐
某次電影結束,一抬頭遇見:“上帝是公平的他決定何人是你的親戚,但給了你選擇朋友的機會!边@句話給我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論一個人存在的感覺,肆意寬廣大概如同詩中的曠味,生活大概有好友知己將進酒,杯莫停。
古往今來有多少言語描寫著友情:“不要走在我后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對比走在身邊而詩中:“與君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蓖粋道理。但詩中的豪情壯語更寫一個境界,一起呼兒將出換美酒,五花馬,千金裘又有什么意義,還不如拿出來換了酒與友人一起月下相飲,詩中的情生高度。說起所謂的高度,完完全全我哪能理解這千苦名句的哲意,換個角度的賞析,多少愛恨不能平息,只顧雨落葉子聽聲音,一般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睂砼c現在的,“朋友一生一起走”記得年少時周華健的那句歌詞,走過多少歲月才知友情的難得。人生的歡暢總要有分享才能飽滿的體現,沒有一個人可以快快樂樂,所謂開心快樂也多是一種感情的宴席,談笑風生,即便灰飛煙滅,世事難料。也天生我才必有用,朋友間相扶相攜為樂事。如果用友情去涵蓋全篇就是舍珠求木,但我們談起友情卻讓我想起詩中的句子!芭c爾同銷萬古愁”就請記得與這般的朋友同行。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7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2、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肚迕骷涝姟
3、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堕傞T即事》
4、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5、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肚褰迕魅粘鲇巍(明)王磐
6、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肚迕鳌(宋)王禹俏
7、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肚迕骷涝姟
8、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睙煶藭陨,榆火應春開。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逗城迕魅赵绺巴蹰T率成》【唐】李嶠
9、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肚迕骷涝姟
10、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肚迕魅账袜囓嵌舆鄉》【唐】戴叔倫
11、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肚迕鳌
12、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肚迕骷涝姟
13、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肚迕骷涝姟
1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肚迕鳌
15、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堕L安清明》
16、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肚迕骷涝姟
17、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18、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19、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蓱z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锻局泻场(唐)宋之問
20、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肚迕骷涝姟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8
1.春晚嘆(宋)陸游
一風已快晴,微云復成雨。
盛麗女郎花,坐看委泥土。
蜂房蜜已熟,科斗生兩股。
堂堂一年春,結束聽杜宇。
老夫久臥疾,乃復健如許;
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
2.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3.五月五日(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29
庚辰元旦
[元] 王冕
試題春帖紀新年,靄靄青云起硯田。
展卷不知山是畫,舉頭恰喜屋如船。
梅花雪后開無數,楊柳風前困欲眠。
悵望關河無限恨,呼兒沽酒且陶然。
臘八節的古詩詞 篇30
1.吊屈原賦(漢)賈誼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
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
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2.滿江紅·端陽前作(漢)王充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圣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何其苦。
3.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唐)李白
爾從咸陽來,問我何勞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云秋。
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絲桐感人弦亦絕,滿堂送君皆惜別。
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
明日斗酒別,惆悵清路塵。
遙望長安日,不見長安人。
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
一朝復一朝,發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
折翮翻飛隨轉蓬,聞弦墜虛下霜空。
圣朝久棄青云士,他日誰憐張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