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精選28篇)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
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韋應物
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
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
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
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
齋心
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3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4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曦聚更難。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5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6
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張耒.宋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鲙意何如。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7
集元刺史句詠寒亭
宋/杜子是
長山繞井邑,嘐嘐天外青。
煙云無近遠,水石何幽清。
半崖盤石徑,如見小蓬瀛。
時節方大暑,忽若秋氣生。
高亭臨極巔,登高宜新晴。
俗士誰能來,野客熙清陰。
漫歌無人聽,有酒共我傾。
時復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8
在郡秋懷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張九齡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嘆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
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飾,直道如不羈。
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隨。
悠悠滄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澤中草離披。
蘭艾若不分,安用馨香為。
庭蕪生白露,歲候感遐心。
策蹇慚遠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終日如臨深。
魚鳥好自逸,池籠安所欽。
掛冠東都門,采厥南山岑。
議道誠愧昔,覽分還愜今。
憮然憂成老,空爾白頭吟。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9
諭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昨夜霜一降,殺君庭中槐。
干葉不待黃,索索飛下來。
憐君感節物,晨起步前階。
臨風踏葉立,半日顏色低。
西望長安城,歌鐘十二街。
何人不歡樂,君獨心悠哉。
白日頭上走,朱顏鏡中頹。
平生青云心,銷化成死灰。
我今贈一言,勝飲酒千杯。
其言雖甚鄙,可破悒悒懷。
朱門有勛賢,陋巷有顏回。
窮通各問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0
祝牛宮辭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四牸三牯,中一去乳。
天霜降寒,納此室處。
老農拘拘,度地不畝。
東西幾何,七舉其武。
南北幾何,丈二加五。
偶楹當閑,載尺入土。
太歲在亥,余不足數。
上締蓬茅,下遠官府。
耕耨以時,飲食得所。
或寢或臥,免風免雨。
宜爾子孫,實我倉庾。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1
秋分前三日偶成(宋·釋文珦)
秋光幾一半,在候已無雷。
顥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馀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2
次韻晉之五丈賞壓沙寺梨花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沙頭十日春,當日誰手種。
風飄香未改,雪壓枝自重。
看花思食實,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約寬縱。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3
大暑竹下獨酌
南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
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
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
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4
和子瞻記夢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兄従南山來,夢我南山下。
探懷出詩卷,卷卷盈君把。
詩詞古人似,弟則吾弟也。
相與千里隔,安得千里馬。
攜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雞隔墻唱,欹枕窗月亞。
百語記一詞,秋菊悲蛩吒。
此語鮑謝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無此詩,嗟此誰所借。
蟋蟀感秋氣,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叢折,守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
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5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代: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譯文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來,門前臺階落滿了紅葉。
花園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逐漸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綻放,不負秋光。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6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宋】方回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立冬聞雷》
【宋】蘇轍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范有遺牘。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論語·陽貨》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說過什么?
四時:四季。行:運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滋生。
《左傳·昭公四年》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
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釋疾文·悲夫》
【唐】盧照鄰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
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
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
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7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年代: 唐 作者: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8
〖宿煙含白露〗
【唐】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凈,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秋夜同永叔看月》
【宋】梅堯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開。
常時翳云氣,古監生莓苔。
秋夜特清徹,乃顧漸西回。
靈兔不搗藥,是夜無纖埃。
與君玩流景,置酒臨層臺。
單衣濕白露,鳴鴈方南來。
以言歡未終,鴈聲一何哀。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19
秋分后頓凄冷有感(宋·陸游)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0
泊舟盱眙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1
《殘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傾欹:指菊傾側歪斜。
《小雪》
唐代: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小雪》
唐代:李咸用
散漫陰風里,天涯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代: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俗話說“小雪地封嚴”,之后大小江河陸續封凍。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里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因此俗話說“瑞雪兆豐年”。
《夜泊荊溪》
唐代: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郁癥。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
《虹藏不見》
唐代:徐敞
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玉氣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飛鳥罷呈祥。
石澗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殘陽。
舒卷應時令,因知圣歷長。
小雪節到下大雪,大雪節到沒了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地不封,大雪還能耕。
詠廿四氣詩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賞析:都已經到了小雪時節,彩虹應該不會再出現。天氣漸冷,溫暖的氣息逐漸離去。月光灑滿天際,冷風吹動樹枝。在這樣的節氣中,縱使彈琴飲酒,都不能釋懷我心中的煩悶。
小雪(唐·清江)
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賞析:在風中飛落的雪花怎樣都看不夠,只是更多的可能還在山林之間。只是在心情愁苦的人心里,每一片雪花都加重了內心的愁悶。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末宋初·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
賞析:在小雪這一天,自己對爐煮茶。菊花已經開殘,枝椏已經低到水面。征鴻遠去,晚霞滿天。這個節氣就這樣寂寞清閑的過去了,又是一年,頭發又白了許多。想想這些無奈的歲月總會催人老啊,寫詩向天上的發神蒼華祈禱也是沒有用處的。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2
大觀秋分夕月四首 其二 奠玉幣。
(宋·郊廟朝會歌辭)
玉鉤初彎,冰盤乍圓。
扇掩秋后,烏飛枝邊。
精凝蟾蜍,輝光嬋娟。
歆于明祀,弭芳節焉。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3
觀村人牧山田
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六府且未盈,三農爭務作。
貧民乏井稅,塉土皆墾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銍獲。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鶴。
庶追周任言,敢負謝生諾。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4
送江太守兵備三吳(明·徐熥)
登車攬轡正秋分,臥轍無能借寇君。
郭外一錢遮五馬,匣中雙劍靜三軍。
霜臺俯瞰婁江水,行部遙飛震澤云。
自愧淺才甘寂莫,誰因羽獵薦雄文。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5
《小雪后書事》
唐·陸龜蒙
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楓汀尚憶逢人別,麥隴唯應欠稚眠。
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
鄰翁意緒相安慰,多說明年是稔年。
賞析:一年一歲的小雪節氣又到了,江南景色都一般無二。江南小雪之后,景色與秋天所差不多,江上丹楓,田間麥隴都還依舊。看著這美好的景象,我不禁想著在水邊結一間茅屋,像魏晉名士那樣,在服食藥物之后為散發藥性而來到村邊。聽到村中老翁們在感嘆,瑞雪過后,明年一定是個豐年啊!
次韻張秘校喜雪三首 宋·黃庭堅
滿城樓觀玉闌干,小雪晴時不共寒。
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
眼前多事觀游少,胸次無憂酒量寬。
聞說壓沙梨己動,會須鞭馬蹋泥看。
賞析:小雪初晴,城中景物如銀雕玉砌一般。雪落到竹根,為竹子的生長提供了水分,瑞雪豐年,為明年春盤中的蔬菜隔絕了寒冷。平時事務繁忙,很少有外出交游的時候,心中無憂無慮,酒量也很大。聽說梨花已經默默開放了,還是去踏著雪化后的春泥去觀賞一番吧!
《小雪日觀殘菊有感》(宋·方回)
欲雪尋梅樹,余霜殢菊枝。
每嫌開較晚,不道謝還遲。
早慣饑寒困,頻禁盜賊危。
少陵情味在,時諷浣花詩。
賞析:天氣將要下雪了,梅花快要開放了,殘霜還掛滿菊枝。人們常說菊花開的晚,卻不曉得它落花時候也晚。人生也逢寒冬,早就習慣了饑寒交迫的時候,還有盜賊相威脅。這境況與滿紙風霜的杜甫何其相似呀!
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宋·梅堯臣)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賞析:小雪時節剛剛過去,大雪時節還未到來。風雨好像要穿透紙窗到屋里來。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喝酒唱詞吧,就不要再等到日落西山的時候了。
烏夜啼(宋·潘牥)
無端小雪廉纖。入平檐。金鴨旋添龍餅,莫開簾。
尋梅約。開還落。可曾忺。合作一年春恨,上眉尖。
賞析:小雪無由的這樣微小,落入了房檐之下。香爐里又添了一塊香料,香氣滿室,不要打開門簾。簾外的梅花開開落落,它可曾有過高興的時候。所有的憂愁啊,此刻一起涌上心頭。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6
深出贅歸省再往婦氏家
宋/陳著
父子恩愛重,人生別離苦。惟汝善事我,我亦深愛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出贅非汝心,事有難直取。
寸步安可離,而乃江山阻。憶昨汝歸時,大暑走風雨。
身如出水荄,淋瀝帶泥鹵。弱質又逃病,老懷方免慮。
胡為有力者,夜半負篋去。本自無完衣,轉使時赤露。
命窮不可醫,眉攢若為訴。我心愈惻惻,還送汝行路。
奈何其奈何,聽我細分付。出入誰能無,歸期況堪數。
遠游必有方,無愧圣人語。得失亦可常,翕然云散聚。
不見古君子,墮甑寧復顧。賢哉汝婦翁,可以就規矩。
瑟琴相好合,更聞汝得婦。足寬父母心,百里在庭戶。
謹鐵困閑愁,宗事要擔負。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7
山中感興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
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
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
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
幸生圣明時,漁樵以自適。
寒露節氣經典古詩10首 篇28
立冬日作
宋代: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陸游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