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詩詞10首(通用8篇)
小暑詩詞10首 篇1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暑,六月節……暑,熱也。“覺雨”“聞雷”都體現了小暑時節多雨多雷的特點。
小暑詩詞10首 篇2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小暑時節,詩人正和友人烹茶,在這個天炎暑熱的時節,友人閑坐,烹煮茶湯,帶來百越春天的氣息,即使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詩人也覺得十分宜人。
所以,暑天來了,與友人烹茶,亦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暑方法。
小暑詩詞10首 篇3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這是一首贈答詩,描寫了一種在小暑開放的花——石竹花。石竹花顏色鮮麗,讓人疑覺它被朝霞染上了霞光。花瓣精巧好似用匣刀細細剪裁。它不懼酷暑炎熱,能在小暑綻放。
思念丈夫的女子看到它也不禁感嘆時光的流逝。詩人見到此花更添離愁別緒,思念友人的心情百轉千回。詩人借物抒情,通過小小的石竹花表現了對友人的不舍。
小暑詩詞10首 篇4
《安禪逢小暑》
唐·李頻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獼猴。
在安靜美好的夜晚靜靜打坐,月光下的河流蜿蜒曲折。修禪時正巧趕上小暑節氣,而入秋時則身體有些抱恙。在靜室中細細聆聽玄理,平靜心情可以入山隱居直至白頭。
這是一首修禪詩,詩中表達的是一種清凈無為的思想,也表現了詩人對這樣生活的喜愛與向往。
小暑詩詞10首 篇5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夏日苦熱,詩人運用大量比喻來表現炎熱的天氣。房屋上的鱗鱗瓦片如同構成了一條條火龍,即使一動不動也會有汗珠滾落。自己不能憑借羽翼飛至酷熱籠罩之外,只覺得自己如置蒸籠之中。
形象生動的比喻表現出了小暑時節的炎熱天氣,而最后一句說好像身處蒸籠則讓人讀來頗有感同身受之意。想必在這樣的天氣里讀到這句詩也不免會心一笑吧。
小暑詩詞10首 篇6
《夏日》
宋·朱熹
季夏園木暗,窗戶貯清陰。
長風一掩苒,眾綠何蕭摻。
玩此消永晝,泠然滌幽襟。
俯仰無所為,聊復得此心。
小暑標志著季夏時節的到來,林木暗然,窗戶清明,夏日的景象真是不同于其它時節呀!
小暑詩詞10首 篇7
《喜夏》
金·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妳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窗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青奴,又名竹夫人,是古人的納涼神器。其用竹子制成,中空,四周為竹編網眼。古人用它休憩、擁眠。
在龐鑄的心里,有了竹夫了這些消暑神器,再聽著窗外的鳥語,看著翠綠濃密的竹子,聞著淡雅清新的荷花香氣,真是小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小暑詩詞10首 篇8
《夏日》
清·喬遠炳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其實,在夏日,詩人們都挺會享受的。微風吹來,聽著遠方的蟬聲,屋檐上的燕子還在不停地呢喃。詩人躺在竹席上,聞著一院子的花香。吃著可口的雪藕冰桃,這夏天,真是太愜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