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通用28篇)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
《老人星》
趙蕃〖唐〗
大史占南極,秋分見壽星。
增輝延寶歷,發(fā)曜起祥經(jīng)。
灼爍依狼地,昭彰近帝庭。
高懸方杳杳,孤白乍熒熒。
應(yīng)見光新吐,休征德自形。
既能符圣祚,從此表遐齡。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jié)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fēng)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3
搖捱遍/采蓮令
[宋]史浩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
朱陵曜綺繡,箕翼炯、瑞光騰起。
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天子當(dāng)膺,無疆萬歲。
北窺玄冥,魁杓擁佳氣。
長拱極、終古無移。
論南北東西。
相直何啻千萬里。
信難計。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4
擁鼻
[唐]韓偓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zhuǎn)盡未回頭。
綠屏無睡秋分簟,紅葉傷心月午樓。
卻要因循添逸興,若為趨競愴離憂。
殷勤憑仗官渠水,為到西溪動釣舟。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5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fēng)調(diào)病葉,溝水隔殘云。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6
1.《元日》宋朝·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除夜宿石頭驛》唐朝·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3.《新年作》唐朝·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fēng)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4.《浣溪沙·庚申除夜》清朝·納蘭容若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fēng)。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fēng)流端合倚天公。
5.《除夜作》唐朝·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6.《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宋朝·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fēng),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zhuǎn)、新年鶯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7.《守歲》宋朝·蘇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dá)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fēng)俗。
8.《于西京守歲》唐朝·駱賓王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fēng)塵。忽見嚴(yán)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耿耿他鄉(xiāng)夕,無由展舊親。
9.《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革命江山風(fēng)光好,紅旗飄,干勁高,大地爭艷,比學(xué)趕幫超。磊磊胸懷盛世界,私全拋,難不倒。萬里征途奮今朝,黨領(lǐng)導(dǎo),人年少,萬紫千紅竟妖嬈。
10.《田家元日》唐朝·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qiáng)仕,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xì)夂,共說此年豐。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7
1、晴日暖,淡煙浮。——仲殊《訴衷情·寒食》
2、斬新衣踏盡,還似去年時!踅ā逗场
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
4、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zé)!蚱凇逗场?/p>
5、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獜堁住冻写搿で迕鲿r節(jié)》
6、柘彈何人發(fā),黃鸝隔故宮。——溫庭筠《清明日》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虾迫弧肚迕骷词隆
8、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虾迫弧肚迕骷词隆
9、已放笙歌池院靜!獜埾取赌咎m花·乙卯吳興寒食》
10、筍柱秋千游女并。——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拍痢肚迕鳌
12、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偈狻对V衷情·寒食》
13、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馨顝冬嵈昂ず场
14、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票怼逗吃姟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8
1.靈均死波后,是節(jié)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tuán)。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xì)葛含風(fēng)軟,香羅疊雪輕!贫鸥Α抖宋缛召n衣》
3.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fù)長!评盥』抖宋缥涑傻钛缛汗佟
4.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螀俏挠ⅰ对杼m香淮安重午》
5.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6.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侮惻c義《臨江仙》
7.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jìn)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苿⒂礤a《競渡曲》
8.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有關(guān)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有關(guān)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宋李石《長相思重午》
9.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侮惻c義《臨江仙》
10.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fù)長!评盥』抖宋缥涑傻钛缛汗佟
11.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
12.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fēng)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翁K軾《屈原塔》
13.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jìn)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1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guān)雕虎枉招魂!嗡纹睢肚簟
15.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jié)。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游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乌w長卿《醉落魄重午》
16.年年端午風(fēng)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有關(guān)粽子的詩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詩詞素材庫!乌w蕃,《端午三首》其二
17.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8.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墩率逡埂
19.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埔髨蚺恕抖宋缛铡
20.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毒┒荚Α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9
1.好是佳旦稱觴,班衣拜舞,有鹓雛相對。后院嬋娟爭勸酒,端午彩絲雙緊。
2.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3.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4.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
5.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6.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7.風(fēng)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8.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fù)長。
9.我游南賓春暮時,蜀船曾系掛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10.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1.年年端午風(fēng)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12.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fēng)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13.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14.五月符天數(shù),五音調(diào)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進(jìn)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15.朱顏老去,清風(fēng)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xì)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
16.端午偏逢風(fēng)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dāng)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dāng)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0
《清明呈館中諸公》
高啟〔明代〕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賞析:
清明節(jié),舊時風(fēng)俗為人們掃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觸發(fā)客居在外的游子的鄉(xiāng)思。這首詩所抒寫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現(xiàn)得特別含蓄委婉、曲折隱微,在高啟的律詩中又是一種格調(diào)。
“清明無客不思家”,既曰“無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內(nèi)。不過,全詩直接抒寫思家之情語,一句,其余則著力描寫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謂色彩繽紛,明麗如畫,甚至有畫所難到者。但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從而消釋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見景生情,反而更襯托、引發(fā)了他的思鄉(xiāng)情。
官墻外的垂柳,絲絲弄碧,新煙縈繞;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發(fā)出陣陣的芳香。這風(fēng)光節(jié)物無不在告訴作者清明節(jié)的到來,自然也會喚起他往歲在家鄉(xiāng)與家人共度佳節(jié)的種.種回憶。這一來,客居青山環(huán)繞的京師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鄉(xiāng)來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五、六兩句,意更深曲復(fù)雜。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辭·招胞士》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婆婆!币言⒂兴?xì)w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與卞侯墓并置,以落花與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貴難久恃,盛時難長留的感慨。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1
贈峨嵋山妙道師
近代 虛云
七十峰高隱翠微,暗云疑雨任翻飛。
雪消曉嶂開天色,撥盡胸中是與非。
寒云懶鶴作生涯,為厭鐘鳴鼎食家。
自有天真無限樂,蓮收菊放又梅花。
《撥盡胸中是與非》
賞析:顏如
說到具有佛理禪意的詩詞,最著名的莫過于六祖慧能的證道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痹娗樵娨馀c禪趣禪機(jī)本來就容易交融,特別是到我國唐宋時期,受社會詩歌繁榮風(fēng)氣的影響,禪僧們在開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問答時都常用詩偈。以王維、李白、杜甫、蘇軾等為代表的詩人們也常常和僧人密切交往,開拓了詩歌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新天地,將心中的感悟融入詩的情境之中,意蘊(yùn)遠(yuǎn)超物象之外。宋代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辨》中的一段話,用來說明禪詩的詩味十分恰當(dāng)。嚴(yán)羽說:“論詩如論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dāng)行,乃為本色。”他還說:“詩者,吟詠性情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作者虛云大師乃近代杰出高僧,出身福建官府人家,120歲的傳奇人生,歷經(jīng)滄桑,老和尚曾自書一聯(lián),記述其生平,聯(lián)曰: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虛云大師的詩字句淺白、對仗工整而又意蘊(yùn)無窮,山峰重重如世道人心不平,疑云暗雨比比皆是。一旦冬去雪消,云開霧散之時,依然天色晴朗,胸中片塵不生。作者不貪戀人間富貴,不掛礙是非對錯,只悠然賞析山中花開花謝的自然景觀,好一個豁達(dá)自然的心境。
云門禪師有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春花秋月、夏風(fēng)冬雪本是大自然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之美。然而只有達(dá)到物我兩忘(“若無閑事在心頭”)心靜如閑云懶鶴,一年四季,夏日賞荷,秋季看菊,冬尋梅花,心隨物轉(zhuǎn),卻又并不為物所羈絆,才能真正體味到自然與人生的意蘊(yùn)之美。禪詩所表現(xiàn)的清新淡泊的天真情趣,是詩人面對塵世喧囂的表達(dá)與自在生活的體驗。只有淡泊,才能笑看世態(tài)炎涼;只有瀟灑,才能除盡人間是非,從而達(dá)到內(nèi)心的歡喜和精神上的逍遙。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2
1.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2.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3.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
5.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6.當(dāng)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7.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8.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9.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10.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11.兒女紛紛夸結(jié)束,新樣釵符艾虎!獎⒖饲f《賀新郎·端午》
12.鼓聲漸急標(biāo)將近,兩龍望標(biāo)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13.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14.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15.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6.有客同心當(dāng)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dāng)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7.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tuán)。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3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jìn)了房間。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躁,F(xiàn)在回想,已是無言,唯有對著明月許愿:請在每個灑滿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為每一滴月光,都帶著我的思念。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4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
萬里同悲鴻雁天。
作者:盧照鄰(632年-695年),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
譯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xì)w煙霧積聚不散。在異鄉(xiāng)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簡析:與王勃詩同席而作。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5
《清明日對酒》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dāng)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時節(jié),墳前掃墓,淚雨滂沱;掃墓后,墳頭依舊清冷,而歸家的兒女們已在燈前嬉戲。珍惜生活、珍惜時光吧,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jié)已至,朋友告訴我晴空下碧綠的原野盡頭,是一處絕妙的游玩勝地。穿過楊柳叢,馬兒一聲嘶鳴,抬頭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燦爛明媚的春光似要將人迷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本該與親友結(jié)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詩人的焦慮和惆悵。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后本應(yīng)“處處有新煙”,現(xiàn)在卻因戰(zhàn)亂農(nóng)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凄涼。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fēng)。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fā),黃鸝隔故宮。
清明踏青的習(xí)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飛舞,桃花郁金花競相開放,人們結(jié)伴踏青。出發(fā)時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顫顫欲滴,歸來時微風(fēng)穿過柳絲拂面而來。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們的心里自然起了憂思。路上車馬嘈雜,郊外楊柳一片青翠,鶯飛蝶戲。詩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憶往昔。
《鵲踏枝·清明》
【五代】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fēng)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紅杏在二月開放,清明節(jié)是在三月份,時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漸消逝!耙祸倍郑嘎读藢π腋、歡樂消逝得快速的傷感,也是對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戀。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此詞借節(jié)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的美,從開始到結(jié)束都貫穿著“繁華”、“喧嘩”的節(jié)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lǐng)受節(jié)日的歡樂,構(gòu)成一幅生動壯美的游春圖。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不僅僅是憑吊亡人,更是警醒活著的人。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fēng)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根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清明這一天常下雨,程顥所寫的清明節(jié)是一個晴朗的清明,應(yīng)該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所以詩里感嘆“只恐風(fēng)花一片飛”吧。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6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元] 王冕
今日椒花頌,無能獻(xiàn)老親。
自憐垂白發(fā),不敢著烏巾。
牢落田園興,微茫海國春。
話言兒女輩,清苦莫辭貧。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7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8
立春內(nèi)出彩花應(yīng)制
唐:崔湜
澹蕩春光滿曉空,逍遙御輦?cè)腚x宮。
山河眺望云天外,臺榭參差煙霧中。
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
即此歡娛齊鎬宴,唯應(yīng)率舞樂薰風(fēng)。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19
元旦與可大江行
丘葵
日出潮回生紫煙,水光春色弄春妍。
底須椒柏來為頌,且與鷗鳧敘隔年。
風(fēng)動微波靴面皺,苔粘枯石佛頭圓。
老來須與溪童樂,爭倚蘆花學(xué)放船。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0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nèi)出剪彩花應(yīng)制
唐: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yīng)為剪刀催。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征明《拜年》
事關(guān)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來鵠《除夜》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一年滴盡蓮花漏。——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兒童強(qiáng)不睡,相守夜歡嘩。——蘇軾《守歲》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葉颙《已酉新正》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2
偷聲木蘭花
唐·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賞析:上闕寫春景,天要下雨時,風(fēng)吹亂了枝頭花朵,舉目看去,春山籠罩在煙霧之中,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3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賞析:詩人夜宿田家,和山野老人聊了一些舊聞,半夜時老人喂了牛,然后喊媳婦起來:“明天是春分了,咱們山上種樹去!弊x這首詩,一種田園情愫油然而生。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4
堯衢寫寄元旦之作依韻和酬
[近代] 陳三立
牢落臨溪宅,蹉跎抱古心。
老驚殘歲改,醉戀遠(yuǎn)鐘沉。
雁騖穿霄避,豺狼擁窟深。
猶期烽燧外,鐘嶺引孤吟。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5
《癸丑春分后雪》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yīng)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jié)物,故將新巧發(fā)陰機(jī)。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6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yuǎn)去高飛。)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fā)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遠(yuǎn)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jié)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fù)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fēng)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7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關(guān)于秋分的古詩詞 篇28
《冬景》
宋?劉克莊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這首詩描寫的是晚秋初冬景色,全詩按時間順序,一氣呵成。先寫景,再敘事,最后一句抒懷,戛然而止。詩人沒有因為冬天的到來而感傷,反而是一副眉飛色舞、得意享受的神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