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精選20篇)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
立冬
唐代: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譯文
立冬之日,天氣寒冷,墨筆凍結,正好偷懶不寫新詩,火爐上的美酒時常是溫熱的。
醉眼觀看月下硯石上的墨漬花紋,恍惚間以為是大雪落滿山村。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2
立冬
元代:陸文圭
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陸文圭介紹
陸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學家。字子方,號墻東,江陰(今屬江蘇)人。博通經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術之學。墻東先生是元代學者陸文圭的雅號,“墻東”并非是他居住澄東的意思。西漢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為遭遇王莽篡權的亂世,當牛儈(買賣牛的中間人)以自隱。當時人們稱他為“避世墻東王君公”。見《后漢書·逄萌傳》。后來以“墻東避世”作為隱居于市井的典故,“墻東”指隱居之地。墻東先生指的是隱士陸文圭,對于這個雅號,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將自己的作品集命名為《墻東類稿》。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3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代: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釋文珦簡介
釋文珦(一二一0——?)(生年據本集卷一0《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4
立冬后述情
宋代:張侃
山城并水寒較早,鴛瓦新霜寫花草。五朝三朝風蕭蕭,九日十日云飄飄。
秋將歸去冬又至,寒色不遮萬山翠。小窗倚徙片時間,有美人兮隔江水。
張侃簡介
張侃(約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揚州,后徙吳興。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開禧中前后在世。嘗監常州奔牛鎮酒稅,遷為上虞丞。父巖以謅媚權奸,為世詬病。侃獨志趣蕭散,浮沈末僚,所與游者,如趙師秀、周文璞輩,皆恬靜不爭之士。侃工詩,閑澹有致,有拙軒集六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5
立冬日作
宋代: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陸游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6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代: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譯文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來,門前臺階落滿了紅葉。
花園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逐漸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綻放,不負秋光。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7
齋心
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8
秋分后頓凄冷有感(宋·陸游)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9
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年代: 宋 作者: 仇遠
威鳳巢深林,神龍潛巨壑。
泥涂困螻蟻,城市防彈{矢敫}。
小草不自貴,已鑄出山錯。
豈知甘苦淡,有味俱不惡。
霜降水澤枯,歲晚木葉落。
榮枯識寒暑,是非悟今昨。
不見粘壁蝸,甘以退為樂。
二休行且三,可但耐辱莫。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0
.江西逢僧省文
年代: 唐 作者: 曹松
閩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蠻錫掛垂松。
白云逸性都無定,才出雙峰愛五峰。
高僧不負雪峰期,卻伴青霞入翠微。
百葉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鶴初歸。
風生碧澗魚龍躍,威振金樓燕雀飛。
想得白蓮花上月,滿山猶帶舊光輝。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1
〖宿煙含白露〗
唐 :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露含疏月凈,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新秋〗
唐 白居易
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
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
〖秋題牡丹叢〗
唐: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郡中即事三首〗
唐 :羊士諤
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闌干。
〖涼夜有懷〗
唐: 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
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悲秋〗
唐: 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2
山中曉興
年代: 唐 作者: 元季川
河漢降玄霜,昨來節物殊。
愧無神仙姿,豈有陰陽俱。
靈鳥望不見,慨然悲高梧。
華葉隨風揚,珍條雜榛蕪。
為君寒谷吟,嘆息知何如。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3
祝牛宮辭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四牸三牯,中一去乳。
天霜降寒,納此室處。
老農拘拘,度地不畝。
東西幾何,七舉其武。
南北幾何,丈二加五。
偶楹當閑,載尺入土。
太歲在亥,余不足數。
上締蓬茅,下遠官府。
耕耨以時,飲食得所。
或寢或臥,免風免雨。
宜爾子孫,實我倉庾。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4
《殘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傾欹:指菊傾側歪斜。
《小雪》
唐代: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小雪》
唐代:李咸用
散漫陰風里,天涯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代: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俗話說“小雪地封嚴”,之后大小江河陸續封凍。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里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因此俗話說“瑞雪兆豐年”。
《夜泊荊溪》
唐代: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郁癥。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
《虹藏不見》
唐代:徐敞
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玉氣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飛鳥罷呈祥。
石澗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殘陽。
舒卷應時令,因知圣歷長。
小雪節到下大雪,大雪節到沒了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地不封,大雪還能耕。
詠廿四氣詩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賞析:都已經到了小雪時節,彩虹應該不會再出現。天氣漸冷,溫暖的氣息逐漸離去。月光灑滿天際,冷風吹動樹枝。在這樣的節氣中,縱使彈琴飲酒,都不能釋懷我心中的煩悶。
小雪(唐·清江)
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賞析:在風中飛落的雪花怎樣都看不夠,只是更多的可能還在山林之間。只是在心情愁苦的人心里,每一片雪花都加重了內心的愁悶。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末宋初·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
賞析:在小雪這一天,自己對爐煮茶。菊花已經開殘,枝椏已經低到水面。征鴻遠去,晚霞滿天。這個節氣就這樣寂寞清閑的過去了,又是一年,頭發又白了許多。想想這些無奈的歲月總會催人老啊,寫詩向天上的發神蒼華祈禱也是沒有用處的。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5
送李九貶南陽
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玉柱金罍醉不歡,云山驛道向東看。
鴻聲斷續暮天遠,柳影蕭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來回首君門阻,馬上應歌行路難。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6
.秋懷奉寄朱補闕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閑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
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7
季秋已寒節令頗正喜而有賦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開亦及重陽。
四時氣正無愆伏,比屋年豐有蓋藏。
風色蕭蕭生麥隴,車聲碌碌滿魚塘。
老夫亦與人同樂,醉倒何妨臥道傍。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8
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張耒.宋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鲙意何如。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19
〖送張光歸吳〗
唐 郎士元
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
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相和歌辭·玉階怨〗
唐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相和歌辭·烏棲曲〗
唐 王建
章華宮人夜上樓,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白露滿山山葉墮。
〖郡中即事三首〗
唐 羊士諤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秋露〗
唐 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關于立冬節氣的精美古詩與賞析6首 篇20
大暑戲贈希古
張耒.宋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一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