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簡報(精選3篇)
關于清明節的簡報 篇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逝去的親人寄托哀思的日子,更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刻。近日,我市各社區紛紛組織轄區黨員、居民、學生舉行形式各異的悼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3月29日朝陽街道北山社區黨委組織社區黨員、社區干部及流動黨員等二十余人來到烈士陵園紀念碑前舉行悼念活動,唱國歌、重溫了入黨誓詞、在“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橫幅上進行了簽名儀式、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英靈; 3月24日上午,紡織居委會黨委組織轄區非公經濟黨組織黨員、各黨支部書記代表,聯合東方小學的師生100余人來到烈士陵園開展了清明節祭掃活動,以最崇高的敬意祭奠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讓孩子們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健康快樂成長;3月21日上午,學院巷社區黨支部組織轄區區域化聯盟單位黨組織代表、在職黨員、非公企業黨員、社區黨員共計40余人來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前,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跡,瞻仰了先烈們曾學習過的書籍、使用過的武器等,更增加了黨員們對革命先烈的了解與崇敬之情; 3月29日,昆侖路西社區全體職工和轄區部分退休老黨員到中共西路紅軍紀念館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英靈,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勿忘歷史。
莊重的祭奠活動,緬懷先烈,重溫祖國歷史,使每一個人更加深刻認識到自己身上所肩負的重任,熱愛祖國,熱愛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把來之不易的生活創造的更加美好,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富強。
關于清明節的簡報 篇2
3月30日上午,來自淮安市各級紅十字會、清江浦區領導、紅十字志愿者代表、醫務工作者代表、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學生代表、市民代表近200人在淮安市遺體捐獻者紀念園開展了清明緬懷紀念活動,現場憑吊人體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志愿者,并共同為這些沒有墓穴但卻從另一種意義上獲得永生的捐獻者們默哀,并依次獻花。截至目前,淮安市已有58人辦理了遺體、器官(組織)捐獻登記手續,實現遺體捐獻6例、器官捐獻30例,其中,捐獻器官組織72例,有效地挽救了多名重癥患者的生命,讓一些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為促進醫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于清明節的簡報 篇3
吟誦加古琴、蹴鞠PK賽、古琴專題講座……清明假期青島市博物館推出多樣活動。4月2日,舉辦“盛日尋春正清明——國學講堂第四講”,觀眾可現場聆聽現代專業吟誦者用聲音解讀春天與清明。4月3日,10-14歲男孩可到嶗山足球公園(青島市博物館東側)參與“古代趣味運動會”之蹴鞠PK賽,正所謂“秋千蹴鞠趁清明”,來一場蹴鞠為清明助興。4月4日,舉辦諸城遺韻龍吟在——諸城派古琴簡史專題講座。即日起至4月1日,市民可電話報名參與活動。
春分過后是清明,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古時清明又叫踏青節、三月節、寒食節、祭祖節、掃墓節等。在這一天,祭之以禮、慎終追遠,成為我們民族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覺。清明承載著哀思的感傷,卻又是新一輪的生命旅程。踏青郊游、蕩秋千、放紙鳶、蹴鞠、斗雞、插柳、射柳、投壺、拔河……祭的背面暗藏生的狂歡。莊重肅穆是它的底色,清新明麗卻又盛開其上。
在琴壇享有盛譽的諸城派古琴,是“中國古琴四大流派”之一。因其融古開今、別具一格的古琴藝術特色,諸城派古琴于20xx年成為國家級、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受到世界范圍的研究與保護。知名古琴家茅毅先生將于清明節當天做客青博,講述諸城派古琴的樂脈與史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