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通用5篇)
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 篇1
在自治區第十六個公民道建設月,額敏縣上戶鎮以“傳承文明講道德”為主題,以喜聞樂見、群眾喜愛、接近民心的方式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意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基層鎮域文明。
活動現場,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道德講堂在上戶鎮黨政機關領導、機關干部、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工作隊長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中拉開大幕。活動中講述了20xx年度榮獲《感動中國》人物“新疆焦裕祿”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的優秀事跡。認真聆聽了他48年如一日堅持為百姓群眾依法辦事、廉潔辦案、維護團結、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的感人故事。從知青、工人、檢察官到法官,他對自己、對家人對孩子言傳身教,卻對群眾有難必幫、有困必解。在辦案過程中不畏艱險不畏恐嚇不收錢財,為各族百姓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個人、感動中國新疆好巴郎的榜樣和力量。
上戶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董斌說:“通過活動開展在全鎮上下營造‘重道德、守情操、講文明、樹新風’的濃厚氛圍,讓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中做到自覺踐行、貫穿實踐,為建設美麗新疆盡心盡力、履職盡責。”
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 篇2
向雷鋒同志學習是永不退色的時代主題,而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當下,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經過了五千年的沉淀,凝結和升華,已經成為了我們豐富的精神文化源泉。
2月28日上午9時許,黃果樹旅游區黃果樹小學道德講堂拉開了帷幕,全校900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期道德講堂的主題是“雷鋒,永遠的精神”,師生再一次走進雷鋒,學習雷鋒。伴隨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唱響,宣講人伍娜老師給同學們講訴了關于雷鋒的一個個感人故事,那一句句真情的講述,生動地再現了雷鋒的成長足跡,讓同學們加深了對雷鋒的認識。
榜樣蘊藏無窮力量,精神激發奮斗意志。聽完了雷鋒的故事,孩子們談起了感受,表下了決心。有的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見到垃圾趕緊撿起放到垃圾箱里,關心身邊的同學。”有的說:“我們要傳承雷鋒精神,多獻愛心,只要大家都能學習雷鋒,世界就會更美好。”
通過活動,讓雷鋒重新走近同學們身邊,走進同學們心里。同學們人人學雷鋒,學習他為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從而達到人人做雷鋒。
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 篇3
3月13日下午,田東公司機關第一黨支部舉辦一期道德講堂活動。此次道德講堂以“學習雷鋒 助人為樂”為主題,共分為做反省、學模范、唱歌曲、讀經典、談感悟、送吉祥六個環節進行。
“當同事遇到困難時,我是否主動幫助他們解決?”“我會主動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嗎?”本次道德講堂在靜默“做反省”中拉開了序幕,引導與會人員審視自我,明察得失,修正身心。隨后大家在“學模范”環節觀看了雷鋒生平事跡短片,重溫雷鋒的經典感人事跡,感受雷鋒的人格魅力并齊聲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讀經典”環節中,大家齊聲誦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主持人的解讀中理解這句話中蘊含的做人的道理。
“助人為樂要有一種忘我的奉獻精神,并要把它貫穿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要敢于第一個站出來伸出援手,從而帶動周圍的人共同伸出援手。”
“我們幫助別人不是求回報,不是求虛名,而是要實實在在的幫助他人。我參加了一個社會公益團體,并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
“助人為樂的 ‘樂’不僅僅是因為你幫助別人給自己帶來快樂,也是‘樂’于幫助別人,“樂”在其中。前些天我在超市里扶一位老人下電梯,當老人對我表示感謝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愉快,這就是助人為樂帶來的快樂。”……
在“談感悟”環節,大家紛紛發言,講述自己或身邊人助人為樂小故事,闡述對助人為樂的感悟和認識。在“送吉祥”環節,主持人送出“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祝福語并發出倡議:助人為樂從我做起,努力做到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互助互愛,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用一顆熱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活動結束后,大家一致認為參加本次道德講堂受益匪淺,紛紛表示要把今天的道德感悟轉化為實際行動,做一個有愛心、有孝心、有責任感、樂于助人為樂的人,用自己的言行帶動和影響周邊的人,傳遞道德正能量,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 篇4
今年以來,湖南省郴州市國稅局采取措施進一步深化“道德講堂”建設,確保道德講堂有固定場所、有經;幕顒、有規范性的流程、有濃厚的道德文化氛圍。
該局繼續舉辦“林邑國稅講壇”專題講座,并提高其質量和檔次水平,整合縣市區局級相關資源,探索建立縣市區局聯合辦班的培訓方式,在縣市區局實現聯合辦班培訓;購買相關課件,搭建網絡學習和測評平臺;開展一次針對青年干部特別是新進公務員的問卷調查,結合人才工程和青年干部職業生涯規劃等工作。
在全市系統廣泛動員青年干部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大力開展“以師帶徒”和“AB崗互補互幫”活動;積極探索“數字人事”業務能力升級測試的相關培訓和輔導機制,認真做好“數字人事”業務能力升級測試的相關工作;鼓勵綜合運用團隊學習、崗位練兵、業務比武、知識競賽、網絡培訓和“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每季一評”等方式,引導和督促各縣市區局抓好一線干部日常在崗學習。
同時,在此基礎上,該局深化“道德講堂”建設,提出“四個有”的標準,根據單位情況,設置場所固定的道德講堂;其次是按照每次百人以下規模,分批、長期開展活動;第三要求活動流程規范,設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送吉祥等必要環節;第四是做到講堂有統一標識,以及道德格言、修身經典等道德文化氛圍布置,整體環境莊重肅穆,有利于干部凈化心靈。
2022道德講堂主題活動簡報 篇5
以“守護光明 為愛筑夢”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日前在宿州市青少年宮開講。此次道德講堂由宿州市委宣傳部、宿州市文明辦、埇橋區文明委、宿州市直關工委、宿州市總工會、宿州團市委、宿州市婦聯和國網宿州供電公司聯合主辦,宿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總工會主席何志中出席活動并按下“為‘光明驛站’代言”啟動球。
宿州市直單位代表、光明驛站名譽站長及校外輔導員代表、獲表彰的全體優秀青年志愿者及向上向善留守兒童代表約300人參加活動。
此次道德講堂緊扣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光明驛站”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主題,采取“7+1”創新模式進行,分“自省身、誦經典、唱歌曲、看短片、講故事、談感受、送吉祥”七個規定環節和“為‘光明驛站’代言”活動儀式。“自省身”環節選取的17歲留守少年自殺事件素材引發全體觀眾就如何為留守兒童盡一份力量得思考;“唱響宿州夢”青年歌手大賽冠軍王珊的一首《燈塔》深情演繹了“光明驛站”用心聚溪成海,聚愛成塔,癡心點亮一盞盞燈塔,照亮孩子們回家路的情懷;宿州十一中陽光燦爛的孩子們領唱的一首《國家》以恢弘的音樂、平實的歌詞道出了國與家的深厚情感;公益短片《一起綻放》用平等視角定局光明驛站五年堅守,全國勞動模范許啟金和《一起綻放》主創人員為大家分享的心路歷程,倡導用真心真情關愛留守兒童;光明驛站名譽站長代表、學生家長代表以及殘障留守兒童代表的深情感悟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宿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總工會主席何志中和國網宿州供電公司負責人共同按下“為‘光明驛站’代言”啟動球,以此號召更多的企事業單位、社會愛心團體和個人參與到“光明驛站”建家行動中來,倡導“讓每一朵夢想之花都有燦爛的機會”。宿州特殊教育中心殘障兒童的舞蹈《怒放的生命》,用特殊的語言表達對光明與夢想的渴望,他們雖身殘志堅,但敢于面對現實、勇于追夢的勇氣震撼了在場的觀眾。參加道德講堂的宿州市直相關領導為這些特殊的表演者送上的一支杯子和一本《傳承與復興》的書籍,為大家送去平安和吉祥。
活動還對“光明驛站”評出的百名優秀志愿者、百個向上向善留守兒童及百篇優秀作文和驛站故事獲獎代表進行了現場表彰。活動最后,宿州市第二家“光明驛站”站點——埇橋區大張小學的留守兒童,用精心編排的詩朗誦《爸爸媽媽放心吧》讓全場觀眾為之動容。
此次道德講堂還倡議在精準扶貧路上帶上留守兒童,以此解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增加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