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簡報范文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簡報(一)
今年12月起,合肥市將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記者昨日從“合肥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宣傳工作布置會”上得知,本次農普中,合肥還將啟用遙感測量、手持智能數據采集“高精尖”設備。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市農村經濟、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普查,將查清全市農業、農村、農民的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合肥市農業普查辦常務副主任曹曉鐘介紹,利用普查結果,可以建立信息“一張表”,將“人”、“圖”、“數”進行“時空”一體化的整合,建立全國農業生產區域分布可視化展示系統。
據了解,本次農普的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將涉及全市約122個鄉鎮(街道)、1308個村(居)委會、125萬農戶和7千多個農業經營單位。
本次農普的內容,將涵蓋農業從業者情況、土地利用和流轉情況、農業新型經濟主體情況、農業現代化進展情況、鄉村治理情況、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戶情況、主要農作物種植等空間分布情況等13項內容。
在將開展的農業普查工作中,合肥還將啟用不少“高精尖”設備。記者從昨日的會上了解到,本次農普將創新調查手段和普查方式,采用手持智能數據采集終端、互聯網直接報送、遙感測量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以提升普查在數據采集、報送、匯總、審核等方面的質量和效率。
“從20xx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后,普查員將佩戴普查證件、手持pad正式入戶登記,普查對象要充分做好配合工作,真實、準確地提供普查所需的資料并配合填報農業普查表。”曹曉鐘表示,按照本次農普“時間表”,全部普查工作將持續到20xx年年底。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簡報(二)
按照國家普查方案規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20xx年開始,20xx年全部完成,普查標準時點為20xx年12月31日。11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我省將對1692個鄉鎮(場)、17065個村民委員會、19.99萬個村民小組、923萬鄉村戶、3670.65萬鄉村人口、1萬多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普查。
省統計局副局長、省農普辦主任韓志生介紹,農業普查是國務院組織實施的,全面了解農業、農村、農民發展變化情況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每十年進行一次。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查清全國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對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全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悉,此次農業普查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三農普”的對象為:所有農村住戶,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所有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所有農業經營單位;所有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
普查內容主要包括農業從業者基本情況,農業土地利用與流轉情況,農業生產與結構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情況,新農村建設情況,農村人居環境與農民生活方式變化情況。采用手持智能數據采集終端(PDA)、遙感測量、聯網直報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普查。
我省農業普查工作到20xx年底基本結束。目前,通過從鄉鎮干部、大學生村干部和社會招聘方式,全省共選聘普查指導員、普查員25萬人。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簡報(三)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即將進入決戰階段,河南農業再摸家底。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入戶登記即將開始,普查標準時點為20xx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xx年度資料。
記者了解到,世界大多數國家都以十年或五年一個周期開展農業普查。我國已經開展過兩次全國農業普查,分別為1996年和20xx年,今年是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年。
此次,我省“三農普查”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農業從業者基本情況、農業土地利用與流轉情況、農業生產與結構情況、國家糧食安全情況、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業規模化情況、農業現代化水平、經營主體產業化發展情況、新農村建設情況、農產品銷售渠道和農民生活方式變化等10個方面。
據悉,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xx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xx年度資料。這次農業普查獲得的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將為農業生產經營者、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翔實的“三農”資料信息,從而促進農戶和農業企業生產經營,深化“三農”發展道路研究,引導社會關注和支持“三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