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狀范文(精選4篇)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狀范文 篇1
上訴人(原審被告):周,男,漢,住xx市xx區,公民身份號碼。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X,男,漢,住xx市xx區,公民身份號碼。
上訴人周與被上訴人周X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上訴人不服xx市XX人民法院(20xx)揭民初字第50號民事判決,特向貴院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一、裁定駁回被上訴人的起訴。
二、若判決被上訴人為涉案土地的權利人,則將原審判決第一項改判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租地合同書》于上訴人提出反訴請求解除合同之日(即x年4月20日)起解除。
三、若判決被上訴人為涉案土地的權利人,則將原審判決第二項改判為被上訴人收取上訴人的x年度租金人民幣85000元,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內付還上訴人。
四、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周X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存在錯誤。
1、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于x年1月24日在中國電網供電局辦理了非居民用電變更用電業務時錯誤的。該項用電變更是由被上訴人辦理的。被上訴人是該項用電業務的申請人,辦理任何變更都需要被上訴人親自或授權他人辦理。從《非居民用電變更用電業務受理表》中的客戶簽章可以印證報停用電是被上訴人辦理這一事實。被上訴人暫停了供電致使上訴人租賃土地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被上訴人的行為是嚴重的違約行為。因此,上訴人自x年1月24日起便具有單方解除《租地合同書》的權利。
2、原審判決將不屬于土地使用證范圍的部分租賃土地認定為臨時使用集體土地是事實認定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經濟聯合社自x年就將上述土地出租給被上訴人,時間已經超過十年,土地的用途既不是建設項目施工也不是地質勘查,更沒有經過任何審批。原審判決認為上述土地是臨時用地于法無據。
二、被上訴人不是涉案土地的權利人,無權向上訴人主張任何權利,不是本案適格的當事人,請求貴院依法駁回被上訴人的起訴。
1、眾所周知,不動產物權的轉移以登記為要件,未經登記不動產物權不發生轉移。被上訴人于x年7月1日與周簽訂了《轉讓廠基地協議書》轉讓約XX畝的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但是沒有辦理該地變更登記手續,被上訴人沒有取得該約XX畝的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周耿炎已經取得該部分土地的集體用地建設使用權,伯勞經濟聯合社無權再將該土地出租,而被上訴人向伯勞經濟聯合社繳納該部分土地租金應當視為經濟聯合社的不當得利。
2、被上訴人與經濟聯合社就不屬于土地使用證范圍的部分租賃土地約1.333畝達成的土地租賃合同無效。
(1)經濟聯合社出租該土地的程序不合法,未經村民委員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一)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及補貼標準;(二)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三)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及建設承包方案;(四)土地承包經營方案;(五)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七)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
(八)以借貸、租賃或者其他方式處分村集體財產;(九)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村民會議可以授權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前款規定的事項。法律對討論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產和成員權益的事項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改,須經原批準機關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經國務院批準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要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根據國務院的批準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要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屬于省級人民政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準權限內的,根據省級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伯勞經濟聯合社將不屬于土地使用證范圍的部分租賃土地約X畝出租給被上訴人作為工副業用地改變了原來土地用于農業的用途,出租行為無效。
(3) 被上訴人與經濟聯合社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書》的合同期限已于20xx年7月1日屆滿,之后沒有重新訂立合同。也就是說租賃合同沒有以書面形式訂立,依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雖然經濟聯合社出具了《證明》,證明了被上訴人繼續支付租金,但是該項出租事宜未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程序違法,合同無效,被上訴人未取得該約X畝土地的使用權。涉案土地的租金在十年過后一直還以XX市斤稻谷的價值收租,是違背市場規律的,是嚴重損害集體經濟利益的行為。被上訴人不是該土地的合法承租人。
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租地合同書》自始至終無效。
1、被上訴人自始至終未取得涉案土地的任何權利,將土地出租給上訴人是一個無權出租的行為。
2、涉案土地中只有約XX畝土地取得了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證,其余土地的出租是將農用地改變為工副業用地,改變了土地的使用用途,《租地合同書》因為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自始至終無效。
3、《租地合同書》約定“政府若在7年內征地,剩余的廠地租給乙方,按原來的租金不變”,是排除上訴人主要權利的約定,違背了合同正義,是無效條款。
四、即使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租地合同書》有效,原審判決也存在錯誤。
1、《租地合同書》應當自上訴人提出反訴請求解除合同之日(即x年4月20日)起解除,而不應是原審法院判決的自判決書生效之日解除。首先,以原審判決書生效作為租賃合同解除的時間致使合同解除的時間變得不確定,使得租賃合同的履行時間不合理地延長,嚴重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其次,原審判決依據上訴人的反訴請求及所提供的證據和具體案情判決合同解除,也即是說合同解除的條件自上訴人提起反訴時已經具備。最后,被上訴人在原審中增加了要求上訴人立即從其租賃的廠房騰退,歸還相關設備的訴訟請求正好印證被上訴人已經知道上訴人要求解除合同的事實,同時也反映出被上訴人存在解除合同的意愿。因此,《租地合同書》應當自上訴人提出反訴請求解除合同之日(即x年4月20日)起解除,原審法院判決的自判決書生效之日解除是錯誤的。
2、原審判決《租地合同書》解除后支付占用費按租金年85000元計算是錯誤的。因仙橋河整治工程建設需要,煉鋼熔爐在拆遷范圍之內,現在已經全部拆除,上訴人沒有在租賃土地上繼續生產,加之被上訴人自x年1月24日申請停電,上訴人的合同目的根本無法實現。如果說上訴人存在占用的話,占用費的收取標準應當以具備資質的評估單位進行評定,或者參照當地農田的租金標準進行收取。
為此,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xx市法院
上訴人:
X年X月X日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狀范文 篇2
上訴人(一審被告):孫某某,女,1x年11月19日出生,漢族,住xx市正南陽小區121號樓。聯系電話。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武某某,女,1x年6月26日出生,漢族,住xx市華飛龍小區121號樓。
原審被告(一審被告):楊某某,女,1x年2月8日出生,漢族,住xx市千泉街道辦事處南北村。
上訴人孫某某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20xx年12月20日xx市人民法院作出的
(20xx)
鄒商初字第
90
號山東省xx市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特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1、依法撤消20xx年12月20日xx市人民法院作出的
(20xx)
鄒商初字第
90
號山東省xx市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第一項,查清事實,依法改判或者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2、依法判決上訴人孫現松不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
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
原審法院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房屋轉讓合同未經房主同意為由,認定合同無效,上訴人返還房屋轉讓費元,屬于認定事實錯誤。
本案的基本事實是,原審被告楊某某與房主王某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期限為1年,在此期間,原審被告楊某某將該房轉讓給上訴人,上訴人又轉讓給了被上訴人武某某,并據此收取了元的轉讓費,上訴人將其中的元給付了原審被告楊某某,對于這一事實,被上訴人是知情的,且一審法院也給予了認定,現一審法院卻判決上訴人返還全額轉讓費,忽視了上訴人的利益,與我國法律規定的公平原則相悖。退一步講,即使需要返還轉讓費,本案被上訴人的訴求也是針對上訴人與原審被告楊某某雙方,法院不應判定上訴人一人承擔。一審原告起訴兩被告返還原告轉讓費元,其訴請是針對兩個被告,而非單純的上訴人一人。一審法院判決只是讓上訴人自己一人負擔返還轉讓費元,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一審法院判決強加于上訴人,已經在一審庭審中查明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對客觀事實已經查明,但判決中卻未對當事人的訴請完全裁決,增加當事人的訴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矛盾。法院對一審原告訴請沒有完全裁判,根據"法院不得拒絕裁判"的原則,人民法院對任何告訴都應從程序上或實體上作出某種評判。只有"告"而沒有"理",這是對當事人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侵犯。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是居中處理當事人的糾紛,以法律賦予的職權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出裁判,而不得代當事人主張或處分權利。只有擺正這一位置,才能確保司法公正。
但是,一審法院卻以上訴人孫某某與原審原告楊某某就轉讓費之間存在的關系本院不予一并審理為由,簡單的判決上訴人孫某某返還被上訴人武某某元。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的房屋轉讓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險規定,是合法有效的,并且該合同也已經履行完畢,對于被上訴人的這一主張沒有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置查明的事實不顧,一審判決既損害了上訴人孫某某的合法權益,又給當事人增加了訟累、浪費了司法資源,懇請二審人民法院查明事實,依法改判,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此致
xx市中級人民法院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狀范文 篇3
上訴人:工貿有限公司
住所地:xx市西城區北大街130號大廈7層701號
法定代表人:京 職務: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蘇 xx市易行律師事務所 律師
被上訴人:購物中心有限公司
住所地:xx市西城區外大街號
法定代表人:王 職務:董事長
原審第三人:屈,女,x年11月7日出生,漢族,經營負責人,住xx市朝陽區北里園1樓15層6號
上訴人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xx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西
初字第號民事判決,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
上訴請求:
1、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予以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起訴;
2、判令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充分
本案訴爭房屋場地,位于xx市西城區大街號地下一層400平方米面積屬商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商公司)所有。商公司于x年8月4日與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公司)簽訂了協議書,約定林公司取得本案訴爭房屋場地5年的使用權,該協議書中并未約定林公司享有轉租權。
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于x年8月4日簽訂《租賃合同》時,以及直到《租賃合同》x年8月4日屆滿期間,被上訴人均未取得對該場地的處分權。
被上訴人在一審法院審理中提交了林公司的《確認書》,以此證明其已經取得處分權。但事實上,《確認書》并不能證明其已經取得了該場地的處分權,理由如下:
首先,根據x年8月4日林公司與商公司簽訂的協議書內容,林公司并未取得訴訟爭房屋場地的轉租權。x年,二公司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中,林公司仍未取得轉租權。根據兩份協議的內容顯現出的合同目的,均為林公司取得本案訴爭房屋場地的承租權,無轉租權;
其次,林公司稱與被上訴人是關聯公司,根據被上訴人提供的其《公司章程》顯示,林公司對被上訴人是貨幣出資而非以本案訴爭房屋場地使用權出資,故被上訴人并未取得訴爭房屋場地合法的使用權;
再次,林公司在《確認書》中表明,“將租賃房屋場地交付給被上訴人使用”。“使用”分為有償使用和無償使用兩種,若為有償使用,即為轉租,因林公司未取得轉租權,故被上訴人對訴爭房屋場地無處分權;若為無償使用,也即林公司自x年8月4日至x年8月4日長達五年期間,將其享有的收益權,按照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的租金計算,被上訴人獲得155萬元(31萬/年*5=155萬元)租金,林公司分文未得。依據《民法通則》第58條“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之規定,林公司以讓被上訴人“無償使用”本案訴爭房屋場地的形式掩蓋林公司及被上訴人逃避納稅義務的非法目的行為,應屬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綜上,《確認書》的內容無法證明被上訴人是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故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上訴人依據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具的確認書對訴爭房屋場地享有使用權、轉租權等合法權益,其應為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顯然系認定事實不清,依據的證據不夠充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規定,本案被上訴人訴訟主體資格不適格,請求二審法院經審理后予以改判,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此致
xx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工貿有限公司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狀范文 篇4
上訴人:工貿有限公司
住所地:xx市xx區北大街130號大廈7層701號
法定代表人:京 職務: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 xx市律師事務所 律師
被上訴人:購物中心有限公司
住所地:xx市xx區外大街號
法定代表人:王 職務:董事長
原審第三人:屈,女,x年11月7日出生,漢族,經營負責人,住xx市朝陽區北里園1樓15層6號
上訴人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xx市xx區人民法院()西
初字第號民事判決,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
上訴請求:
1、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予以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起訴;
2、判令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充分
本案訴爭房屋場地,位于xx市xx區大街號地下一層400平方米面積屬商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商公司)所有。商公司于x年8月4日與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公司)簽訂了協議書,約定林公司取得本案訴爭房屋場地5年的使用權,該協議書中并未約定林公司享有轉租權。
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于x年8月4日簽訂《租賃合同》時,以及直到《租賃合同》x年8月4日屆滿期間,被上訴人均未取得對該場地的處分權。
被上訴人在一審法院審理中提交了林公司的《確認書》,以此證明其已經取得處分權。但事實上,《確認書》并不能證明其已經取得了該場地的處分權,理由如下:
首先,根據x年8月4日林公司與商公司簽訂的協議書內容,林公司并未取得訴訟爭房屋場地的轉租權。x年,二公司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中,林公司仍未取得轉租權。根據兩份協議的內容顯現出的合同目的,均為林公司取得本案訴爭房屋場地的承租權,無轉租權;
其次,林公司稱與被上訴人是關聯公司,根據被上訴人提供的其《公司章程》顯示,林公司對被上訴人是貨幣出資而非以本案訴爭房屋場地使用權出資,故被上訴人并未取得訴爭房屋場地合法的使用權;
再次,林公司在《確認書》中表明,“將租賃房屋場地交付給被上訴人使用”。“使用”分為有償使用和無償使用兩種,若為有償使用,即為轉租,因林公司未取得轉租權,故被上訴人對訴爭房屋場地無處分權;若為無償使用,也即林公司自x年8月4日至x年8月4日長達五年期間,將其享有的收益權,按照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的租金計算,被上訴人獲得155萬元(31萬/年*5=155萬元)租金,林公司分文未得。依據《民法通則》第58條“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之規定,林公司以讓被上訴人“無償使用”本案訴爭房屋場地的形式掩蓋林公司及被上訴人逃避納稅義務的非法目的行為,應屬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綜上,《確認書》的內容無法證明被上訴人是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故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上訴人依據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具的確認書對訴爭房屋場地享有使用權、轉租權等合法權益,其應為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顯然系認定事實不清,依據的證據不夠充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規定,本案被上訴人訴訟主體資格不適格,請求二審法院經審理后予以改判,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此致
xx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