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征集啟事(精選3篇)
Logo征集啟事 篇1
新聞網是浙江省最早開通的縣級新聞網站之一,是xx縣新聞宣傳的重要窗口,至今已有60余件新聞作品獲省市新聞獎,獲獎作品數量和質量在全省縣(市)級新聞網站中名列前茅,先后獲得“浙江省文化傳播創新十佳網站”、“浙江省最具地方特色新聞網站”、“寧波市首批文明辦網示范單位”和“寧波市十佳網站”等榮譽稱號,是最權威的門戶網站。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新聞網積極布局移動終端,探索融合新媒體,先后開通了新聞網微博、微信客戶端、“中國”客戶端,承辦縣新聞辦“發布”官方平臺。為提升網站品牌形象,加強規范化建設,現決定向社會各界征集新聞網logo(標識)設計方案。
我們期待有創新性、藝術性、時代感的你,設計出具有視覺美感并能充分展現“xx縣新聞中心網絡平臺”社會影響力與文化內涵的平臺LOGO。
一、創作要求
1、方案主題:“新聞網”。
2、簡潔、大方,具有時代特點、互聯網特點。
3、具有“新聞網”的文字或形象元素。
4、創意鮮活、寓意深刻,易于推廣傳播,便于運用和再創作。
5、作品必須是原創,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表,并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
二、投稿要求
1、以個人名義和團體名義提交作品均可。作品應是平面或立體、彩色效果圖;LOGO設計稿上應附有對圖形標識和字體的說明,并對作品的創作理念和作品含義的簡單描述。
2、電子稿分辨率應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高×寬不超過1200×3000像素,JPG或TIF格式;作品中選后應提供完整、可用的VI系統(AI、CDR格式矢量圖文件)。
3、投稿人的身份說明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需單用郵件WORD附件說明,不得在設計稿中出現。
三、提交方式
請將作品發送至郵箱,郵件為本次征集活動唯一指定投稿方式,其它方式如傳真、郵寄等一概無效。
四、截止日期
x年10月28日13:00。
五、獎勵辦法
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本網成立標識專家評審領導小組,對所有參選作品進行評審。本次活動確定入選作品一件,獎勵5000元,入圍作品六件,每件獎勵500元,作者承擔個稅。
六、知識產權
入選作品將在新聞網網站及各相關平臺上發布和使用,入選作品作者應與本網簽署新聞網網絡平臺VI延展設計知識產權轉讓協議,一切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對作品的一切平面、立體或電子載體的全部權利)歸新聞網所有。
七、注意事項
1、在x年11月8日公布評選結果之前,作者本人不得自行發布或者發表參評作品。
2、新聞網擁有對本次LOGO征集活動所有問題的最終解釋權。
八、聯系方式
電話:
聯系人:
新聞網
x年9月19日
Logo征集啟事 篇2
xx區黨群服務中心,以“紅色引領、立體服務、方寸聚力”為服務理念,集黨建宣傳展示、黨員教育管理、黨群志愿服務、民情上傳下達、人才服務交流等為主要功能的基層黨群服務窗口和特色黨建孵化基地。目前,已建成鎮級黨群服務中心2個,在建區級黨群服務中心1個,鎮級15個。現面向全社會優秀設計師征集黨群服務中心LOGO。
一、征集內容
xx區黨群服務中心LOGO
二、活動時間
征集活動持續至x年10月7日。x年10月底公布評選結果。
三、作品要求
1.設計作品要充分體現xx區基層黨建的特色,及黨群服務中心的平臺價值。
2.圖形新銳、朝氣、大氣,突出“基層黨建”、“紅色引領”、“黨群之家”等元素,便于識別、記憶和推廣,適合長期在各種介質的媒體上傳播。
3.征集作品應包括設計方案、彩色圖稿、創意基礎或理念說明、應征作品創作者承諾書等內容。創意基礎或理念說明不超過800字。
4.設計尺寸以A4紙為標準,設計為彩色稿,并標注標準色標值。電子文件精度不低于300dpi,格式為JPG。
四、參賽規則
1.參賽作者將設計文稿(必須有word文檔、jpg格式文件)壓縮打包發送到官方電子郵箱:
2.參賽作品須附上作者聯系方式,包括地址、單位、移動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
3.對錄用作品,主辦方可提出修改意見,設計者應積極配合修改。
4.作者保證設計作品沒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否則后果自負。
5.每位應征者最多提交1幅LOGO設計方案。
6.所有作品均不退還,請投稿者自留底稿。
7.錄用作品的版權和所有權均歸主辦方所有;應征者不得在此活動以外的任何渠道使用該應征作品及相關設計。
8.主辦方擁有對本次征集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五、評選辦法
為保證對作品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本次征集評選采取專家初審、網絡票選和終評選定相結合的辦法。
1.專家初審。由主辦方組織專家評審團,從所有參選作品中評選出10件優秀作品。
2.網絡票選。10件優秀作品匿名在“組工”、“發布”等微信平臺集中展示,進行網絡投票,依據票數評選出4件入圍作品。
3.終評選定。由區委組織部部務會議從4件入圍作品中確定其中1件為黨群服務中心LOGO,獲“最佳創意獎”,其余3件作品獲“入圍獎”。
六、獎項設置
1.最佳創意獎:1名,獎金3000元
2.入圍獎:3名,獎金1000元
七、投稿聯系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中共xx市xx區委組織部
x年9月14日
Logo征集啟事 篇3
為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公益廣告宣傳貼近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進一步豐富完善公益廣告作品庫,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決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作品征集評選活動。
一、征集主題
本次征集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緊緊圍繞九個方面進行創意設計:
1、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和闡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倡導勤儉、孝敬、誠信、自強、厚德、尚義等道德理念,不斷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2、弘揚雷鋒精神。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培育有中國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志愿文化。
3、加強誠信教育。倡導誠實守信社會風尚,引導人們講誠信、重信用、守承諾,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價值觀念,推動誠信建設制度化。
4、培育勤勞節儉觀念。倡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戒奢克儉的優良傳統,倡導節糧、節水、節電、節約錢物,貶斥好逸惡勞、鋪張浪費豪華奢靡之風。
5、傳承孝道和孝老風尚。倡導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引導人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樹立家國情懷,使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親情里生根。
6、倡導文明旅游。引導人們摒棄旅游陋習,踐行文明禮儀,遵守道德規范,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
7、宣傳保護生態環境。倡導低碳生活、綠色消費、循環利用的生態文明理念,引導人們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形成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8、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人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9、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關心、關注、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二、活動時間
x年3月6日至x年6月
三、作品類別及要求
征集作品分平面類(包括報紙、雜志、招貼廣告作品)、廣播類、影視類三類。作品導向鮮明,格調健康,內容深刻;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易認易記,感染力強,為群眾喜聞樂見;創意新穎,表達嚴謹,清晰準確,畫面精美。
1、平面類:分別報送紙質作品和電子版。紙質作品用A4紙報送,電子版按照“文件名。TIF”或”文件名。jpg”格式,將電子版發至郵箱。
2、廣播類:作品制作成音頻文件,時長控制在90秒以內,以CD光盤方式寄送(每條廣告留出10秒間隔),同時報送電子版。廣告詞文稿一并郵寄并發送電子版。
3、影視類:影視類作品制作成DVW數字貝塔格式,音頻振幅一20dB,時長最長55秒,片長為5秒的倍數,以25秒、40 秒、55秒為最佳,有1分鐘彩條、3秒片名標題版及3秒倒數顯示,每件作品留出10秒間隔,注明作品名稱、時長及入點時碼,發電子版。為方便評審,請將作品中對白及旁白腳本一并報送。
四、活動步驟
(一)作品征集階段。此次公益廣告作品征集圍繞9大選題內容,按照平面類、廣播類、視頻類3種形式面向各級機關單位和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征集時間從3月6日起至6月止。市直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參加評選活動的作品直接交市文明辦綜合科;各旗縣區參評作品由當地文明辦匯總后統一報市文明辦綜合科。
(二)評審評選階段。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通信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新聞出版廣電局及有關單位專家成立xx市“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評審委員會,對征集作品進行評審。此次公益廣告評選分平面類、廣播類、視頻類三大類,分別設置一等獎1名(平面類、廣播類獎金5000元、視頻類獎金8000元),二等獎2名(平面類、廣播類獎金3000元、視頻類獎金5000元),三等獎3名(平面類、廣播類獎金1000元、視頻類獎金30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三)作品公示階段。由市文明辦組織專家對報送作品初審后由評委會進行終評。綜合專家評委和公眾意見,確定獲獎名單并在文明網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將列入“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作品庫,供各級各類媒體無償選用。
五、有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征集活動是推進“中國夢”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重要抓手,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要內容。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廣開社會資源,廣納社會賢才,積極組織力量創作和推薦優秀公益廣告作品。
2、提高作品質量。設計制作“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要選好選準角度,以小見大、寓意深刻、貼近群眾、喜聞樂見,直抵人心、產生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要堅持正確導向,突出思想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增強傳播力和感染力,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要結合好、嫁接好我市豐富的民間文藝形式,突出形象、文化、xx元素。
3、強化版權意識。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對推薦作品嚴格審核把關,所有參評作品及創意文案必須是原創作品,創作單位和個人要遵守法律法規,杜絕侵權。凡涉及抄襲、模仿等問題,責任自負,并取消參評資格。作品一經采用,主辦單位享有對入選作品的使用、修改、拍攝和無償刊播的權利。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郵箱:
郵寄地址:x市文明辦
郵編:
xx市委宣傳部
xx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x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