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的優秀作文篇(通用3篇)
清明踏青的優秀作文篇 篇1
太陽很溫和地掛在空中,我們一群人帶著歡快的心情朝山里走去。知道我們去哪里嗎?告訴你,我們這一大群人是去踏青掃墓。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看見花兒紅似火,粉斗霞,白如雪,黃賽金……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花兒的姿態也各不相同,有的幾朵靠在一起竊竊私語;有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不敢抬頭;有的則躲在花苞里睡覺呢……形狀各異,姿態萬千。你瞧,這兒綠樹蒼翠挺拔,那兒草兒迎風飄揚,到處一副生機勃勃的影像。
一路上雖然風景如畫,但也“危機重重”,因為走的人少了,所以已經看不到原來的路了,在過“樹沼澤”時,我不小心被刺了一下,在過“草陷阱”的時候,弟弟差點摔倒。可卻沒有抹殺掉我們高昂的思緒和開心的心情。
終于來到了目的地,媽媽她們幾個大人認真地在清理墓地雜草,而我們虔誠地把瓜果,鮮花……等東西一一擺在墓前。接著我們挽起袖子,開始擺紙錢,壓紙錢……大家忙得熱火朝天。過了一會兒,我抬起頭,才發現,墓的周圍已全是五顏六色的紙錢了。我不禁問:這么多的錢,太爺爺會用來干什么呢?太爺爺是用來買房子,買車子,還是存起來呢?
最后的一個環節是放鞭炮,我們幾個小孩子趕緊捂緊耳朵,怕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把自己震倒。剛開始那些噼哩噼哩的聲音倒不覺得很大,可當最后一聲響起時,我看見爺爺抖了一下,一下子把我樂得前俯后仰的。
收拾好東西,我們往家方向走回去,我不禁回頭看了一下那些美麗的風景,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清明踏青的優秀作文篇 篇2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媽媽和我去了什剎海。此行是去踏青的,因為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是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所以適宜踏青。
什剎海主要分為前海、后海和西海三個部分,我們是從西海向前海游覽的。沒有太多商鋪的和游人的西海碧波蕩漾,岸邊的垂柳剛剛吐出嫩芽,仿佛一位美麗的少女披散著頭發。幾個老人手握長長的釣竿在垂釣。多么唯美的畫面啊!
沿西海岸走來,我們來到了后海的野鴨島。我立刻注意到了在水邊嬉戲玩耍的野鴨。只見有的野鴨正在用嘴梳理漂亮的羽毛,有的野鴨把頭扎進水里覓食,還有的野鴨單腳站在島周圍的欄桿上小息。島上野鴨的家也做得極其精致,顯然費了不少工作:一層三間,既有一層的小平房,又有雙層的小別墅,還有幾座三層的大城堡呢!島上還有幾座木頭做的小橋,雕花的欄桿,典雅極了。島上還有幾棵小的灌木叢,遮掩著這些小巧精致的建筑,頗有一絲神秘感。
離開野鴨島,向前走去,一個碼頭映入了我的眼簾,我很想劃船,但媽媽不想,只好作罷。帶著微微的遺憾向前走了一點,我的眼前頓時一亮:一棵高大的樹上開著許多雪白的花。這是什么花?我連忙跑上前,在樹下仰頭看著那花。這時,媽媽走來了,我連忙問:“媽咪您看!這是什么花呀?真漂亮!”“這是杜梨花。”奧,原來這種花叫做杜梨花呀。這時,一陣微風吹過,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我沉浸在了花的海洋之中。風停了,我拾起幾片花瓣捧在手中,輕輕地嗅,一股淡淡的清香立馬在鼻腔里蕩漾開來
繼續往前走去我來到了望海樓對面。我站在岸邊,任風吹亂自己的頭發,用心傾聽嘩嘩的流水聲,望著對岸高大的望海樓,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之后我沿岸邊去了前海,沒有做太多的停留我不喜歡有太多城市味道的地方。
在今天的旅途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我喜愛這大自然的春天!本次清明踏青活動圓滿結束。
清明踏青的優秀作文篇 篇3
今天我向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床,卻看見了許許多多的人在燒香,燒錢,為自家的祖先上酒……我跑去看日歷,啊!今天盡然是清明節。
清明節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是我也早早的就起來了,也看見了今天場景,所以我馬上跑去問媽媽:“今天是什么日子呀?”媽媽和藹可親答道:“今天是清明節。”好奇是我永永遠遠改不掉的壞毛病,但我想自己去上網查一查有關清明的事。
原來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一般是在4月5日前后,節氣十分長,有10日前8日后種說法。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晴地明,正是春游與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開始了,歷代承襲成為習慣。從20__年開始,中國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清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實習俗由來已久。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候叫探春、尋春等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踏青的習慣,就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古時的秋千大多數都是用樹椏枝為架,在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但能鍛煉身體,而且可以培養養勇敢精神,到至今是孩子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