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精選5篇)
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臨近清明,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下午,大家手拿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烈士陵園。
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大家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園里寬闊的道路上。來到一個巨大的碑下,大家停止了腳步,舉目望去,碑上寫著“永垂不朽”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碑下,一個潔白的花圈靜靜地“躺”在上面,那兩根漫天飛舞的布條像眼淚似的在為英雄們感到悲傷,旁邊郁郁蔥蔥的幾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為烈士們哭泣。正當大家滿懷悲傷情緒為烈士們嘆息時,少先隊員代表朗讀了為烈士們精心準備的悼辭的聲音傳到了大家耳邊,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誦使大家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層悲痛。
“請全體同學為烈士們默哀一分鐘!”隨著大隊長的這句話,大家都低下了頭,一分鐘過后大家又抬起了頭。“請各班同學為革命烈士獻花!”一曲鏗鏘有力的《歌唱祖國》突然響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沒有烈士們,怎能有大家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烈士們,五星紅旗怎能那么鮮艷?大家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們!于是,我鄭重地將手中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此時此刻的小白花不僅代表了大家對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還表示出大家會好好學習,繼承革命先烈樂于奉獻的光榮傳統!
祭奠儀式結束了,大家又在公園里玩了一會兒,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想: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大家現在的.幸福生活,而大家卻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而且還時不時地惹長輩生氣,大家實在太不應該了……“排隊了!”一聲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緒,我立刻爬起來,跟著隊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烈士陵園。
長眠于地下的英雄們,請你們放心!大家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一定會接下你們手中的“火炬”,好好學習,回報社會。共同保衛大家的祖國!
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 篇2
清明節。紀念先人的日子,忘記這天的中國人就意味著背叛。然而,大家一定要記住當年叱咤風云的革命烈士,因為是他們用雙手給予大家今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叔公,他也是一位烈士。就在70年代,陜西省渭南市紅林村陷入了干旱的危機,我叔公自告奮勇,為紅林村挖井,結果因為長期干旱而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沒錯,他就是的好戰士——梁社開。
雖然紅林村仍然處于干旱之中,但是他這份熱愛祖國,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值得大家后人學習和瞻仰還有憑吊,懷念……每個人都要銘記烈士的名字,銘記他們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解放和幸福做出的貢獻。
烈士紀念碑是戰士們為大家創造未來的證明,代表著對祖國的忠誠。假如烈士們還生存在世上,我想對他們說:“偉大的烈士們,你們勝利了,你們是真正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活的充滿意義,大家新一代少年會繼承你們愛國的情懷,愿為國犧牲的精神,我會努力去做的。”
我熱愛他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事業,可以為祖國獻出生命。面對帝國的殘忍,他們毫不懼怕,仍然手持大刀,與敵人血拼,誓死也要保衛祖國。他們很英勇,很忠誠,很倔強。
只要想起烈士們為祖國犧牲的事情,我就覺得大家很幸運,烈士們為大家開辟了新中國,所以大家今天是多么幸福,美好。假如沒有烈士們的艱苦的斗爭社會,怎么可能會有大家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清明節。我會到烈士陵園,在烈士墓前,我會獻上一朵白色的百合,以紀念他們當年為大家所做的一切,不許笑,誰也不許笑,難道烈士就不值得大家大家去為他哀悼嗎?因為他們很偉大,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給大家換來如此幸福,如此美麗,如此豐滿的明日早晨……
愿大家也跟我一樣,去祭拜他們。
希望烈士們能再天堂過得好好的,下輩子不用再與敵人血拼,和大家一起度過美好的人生……
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 篇3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不知淚濕與浸透了多少人的心?跟隨在這祭奠的人流中,終于到了父親的墳前,我先是虔城地焚好香,然后擺上父親生前愛吃的果盤,接著就是燒那一沓厚厚的紙錢,在那煙霧繞繚中我似乎感受到父親就在眼前,我和弟弟依然是他手掌心里用愛與責任澆灌長大的兩棵“小樹”,他正在用慈愛的目光深深地注視著我們……
2.草萋萋,雨綿綿,清明含淚祭奠;行緩緩,路漫漫,凝眸繚繞清煙;憶深深,思拳拳,難忘故人容顏;情切切,語千千,訴說此生掛牽。故人安息,生者康安。
3.草長鶯飛,情誼一天天加深。楊柳依依,垂下我思念縷縷。桃花落盡,凋零不了美麗心情。風箏高飛,載著美好夢想遠行。清明小長假,要玩得開心!
4.傳統文化不能忘,中華美德永傳揚。孝子賢孫祭祖忙,掃墓敬拜寸斷腸。花環墓前來擺放,泣不成聲香火燃。青煙直上重霄九,祁告亡靈皆吉安!(為您提供)
5.春雨清明濕杏花,小山明滅柳煙斜。《清明祭詩》
6.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7.焚一柱香,帶走憂傷;折一枝柳,寄托哀愁;掬一捧雨,把心洗禮;拭一行淚,祭奠先輩。清明節,天上人間共一愿,生死相隔遙掛牽,愿逝者安,生者安!
8.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9.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
10.逢清明,路上行人欲斷腸;憶平生,含淚低語總徬徨;寄思念,天上人間不相忘;焚香燭,心隨輕煙漫飛翔;誠祈愿,逝者安寧生者康。
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 篇4
愿祖母大人安息!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祖母大人離開我們已有三十個年頭了,三十年的哀思無時不刻在伴隨著我。
一九七二年十月下旬,我在東北兵團得到祖母的病危消息,日夜兼程趕回上海奔進“靜中心”急癥室,當我呼喊“娘娘……”時,已經處于彌留之際的她仿佛意識到了我的到來,緊閉的雙眼微微動了一下——她還在等我啊!可是最終在25日十時零三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55555………………
而今,我已從一個小伙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從東北回到了故鄉,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而從小撫養我長大的祖母的慈祥面容卻時刻在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我在制作“歷史不容忘卻”網站時,看到那些先輩的資料,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她老人家!而策劃制作這個網站是緣于她對我的教育:在抗日戰爭時期,她和我的祖輩曾在日寇的魔影中生活;我的祖輩也曾有人死于日本鬼子的炸彈,她也曾挨過日本鬼子的槍托……
一九六九年下鄉時,我本打算到安徽插隊,那么就可以把她老人家一起帶去生活,但她堅持不同意,一定要我去兵團——因為那是工薪制,生活有保障。頭兩年,冬天回滬探親時卻四深夜到家,外面下著大雪,她一直不睡在等我,聽到我的呼喊聲,她親自下樓給我開門。直至七二年初我把她送進“靜中心”住院,并從南京路“新亞粵菜館”買了她最喜歡吃的“叉燒包”捂在棉大衣里帶回病房,可那年我離滬時,在醫院樓梯上的一別卻成了永訣!
祖母的骨灰下葬在蘇州橫山,當時我在東北,無法回來。七六年我在上海做了墓碑,帶了水泥、黃沙準備去做墓,可等我把這一切都背到了山上,卻無論如何都無法根據當時經辦人給的位址圖找到她的墓穴了!——因為下葬時正是“文革”時期,這些活動屬“四舊”,當時僅用一塊紅磚、用紅油漆寫了名字,淺淺的埋在墓旁。現在,墓地已滿,小徑又窄,也看不到磚塊標記了。無奈只能把墓碑等埋在一顆松樹下,并摘了一顆松葉以志紀念。
英特公墓的開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久的悼念場所,真的是功德無量,我深深的感謝鮑氏兄弟!我想,祖母在九泉之下有知,也會保佑我們的。
這塊墓地將陪伴我走完人生的旅途,在走到生命終點時,我會囑咐我的女兒:把我的英特公墓做在祖母的墓旁,與她永遠相依為命,也使我的子孫后代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的祖先!
愿祖母大人安息!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描寫祭英烈活動作文 篇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是從4月4日至4月6日。
清明節的氣氛非常熱鬧,公園里,去踏青的,去玩耍的,超市里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真是人山人海!但是,清明節的氣氛有時也很難過和失落。在墓地上,人們祭奠死去的親人,心里很傷心。
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例如:踏青、煮雞蛋、掃墓。人們去公園里爬山、踏青,興高采烈。清明節的早晨,要煮雞蛋,還可以把雞蛋染上顏色,畫上美麗的圖案,有一部分人也會去掃墓,去墳墓上掃地,紀念和祭奠死人。互助友愛一個習俗是插柳,把柳枝插到門前。在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踏青,去相山公園里看看那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看!那一片“花海”里的花朵仿佛在跳起了優美的集體舞。又像一只只五顏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這真像是進入了美不勝收的夢境一般。
現在,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清明節的傳說吧!古時候,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中途饑餓得暈倒了,介子推把他大腿上的肉割了下來,煮成了肉湯,給晉公子吃,救了晉公子重耳。后來晉文公成為了王,卻忘記了介子推。他想起來了,但是介子推也已經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中了。晉文公在山上放火,逼介子推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山里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于是晉文公發覺要去深山中看看,原來介子推和其母已經死在了山中,晉文公想讓介子推做官,可他卻已經死了。這一天就是清明節,第二年這一日,晉文公去祭奠介子推,看到了一棵死去的柳樹,上面寫著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又一年,老柳樹竟死而復生,柳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不屈,因此,清明節這一天要禁火,吃涼的食品,插柳枝,還要紀念介子推。
這就是清明節的傳說與習俗,可讓我豐富了不少知識呀!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