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精選5篇)
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 篇1
清明又是紛紛雨,池塘滿地處處蛙。
許是清明的時節,楊柳返青、百草抽芽、萬物潔凈鮮明,多么別具一格。而清明時節的雨,沒有入春時的柔柔;沒有末春時的涼涼,可卻自帶一種沁人心脾的新意,身在其中,讓人心曠神怡。
每逢清明,老鄉的親人們都會去登山掃墓。這時,紫色糯米飯、水煮雞、彩色飄帶、黃墓紙都少不了,因為這是晚輩對故去的親人一種懷念與尊敬,也是家鄉親人們過清明節的習俗。此刻的回憶,我多是倍感憂傷,不能去祭拜自己故去的親人,只有滿滿的思念溢出心間。
清明一日由何來?舊時故事傳家戶。
舊時晉國國內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晉文公與隨臣介子推逃到山上躲避,因身在山中沒有食物,晉文公只好飽受饑餓。一向忠心耿耿的臣子介子推為了晉文公溫飽,甘愿忍痛,自割腿上的一塊肉獻給晉文公為食。晉文公滿懷感激,許諾日后東山再起,便封他個大官,可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只望晉文公能夠治國安邦、做位賢明的國君。
火連燒三天三夜,卻也不見介子推出來。后來發現介子推與他母親同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柳樹下還有介子推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文公失聲痛哭,并下令這一天為寒食節,之后又定為清明節。
一年清明何常在,柳青雨凈百色新。又憶清明祭故人,他鄉異地望回歸。
清明時節的雨,總是淅淅瀝瀝、瀟瀟灑灑的,雨絲夾雜著冬日未盡的寒意,又隨風飄落帶來春暖的氣息。久久的飄灑、久久的滋潤,卻也不見它微微歇息。葉片上晶瑩剔透的露珠順著葉尖兒滴落;池上漣漪動蕩不定,水波一圈又一圈輪回;泥濘的池邊一聲又一聲傳來蛙鳴,仿佛在入夢仙境,又似身在唯美的畫卷之中……
又憶清明登山處,祭祀故人少一人。
每每放眼望去,總會看到故鄉那邊的山上飄搖著彩帶,多少身處異地他鄉的人們,渴望回鄉為故人掃墓卻不能如愿啊!我不禁傷感又蔓——清明不見故親人,身在他鄉自愁憂。
清明節本是懷念、祭祀故人的節日,從古至今一直如此。而對這一節日的由來,家家可知、人人可明——每逢清明,我便可聽到他們繪聲繪色地講述清明節的來歷。
流亡十九年后,晉文公終于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他念著介子推的忠心,想他封個大官,然而,介子推卻帶著他的老母親躲到山上去了。在這荒山野嶺的地方,晉文公找人也不容易,于是,便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一面,想必介子推一定會出來。
春暖三月,清明飛雨,河畔邊的楊柳青青、隨風飄舞、優優柔柔。百草的淡雅清香彌漫著淺淺的憂傷——此刻清明,心念故親,楊柳深情,百草萋萋。
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節前,一場傾盆大雨下了個透,去掃墓的人,臉上也是充滿著無盡的思念,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絲絲憂愁與哀念。
這一天,大多人都會去掃墓,我們也不例外,手捧一束菊花,去緬懷已離我們而去的先輩,心中的懷念噴然而升,回憶起往事,心里還是酸的。往遠處望去,又是一片炊煙裊裊,讓人們看得迷離恍惚,朦朧之中又帶著一絲清醒。
清明節,淅瀝瀝的小雨仿佛也襯托著人們那有點壓抑的心情,每人的心里都充滿沉靜,一絲絲,一縷縷的愁念,縈繞于身,無法散去。人們都不舍地離去,還想再多看一眼那已逝的至親,心中滿是眷戀,不舍之情。
整理好心情,我們出發去采艾草,這天氣,讓人捉摸不透,雨。時而停,時而又下了起來,空氣很清新,采一朵艾草,捧在心頭,我仿佛又看到了先輩對我們意味深長的教誨;聞了聞,一股艾草獨有的芳香撲鼻而來,我仿佛聽到了先輩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語。雖然他們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對我們深沉的愛,為我們做的一切,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永遠無法忘懷。
開始做了,我們認真地做著,雖然其形狀,外觀不那么美觀,但那其中的每一只艾餃,每一個清明果,都是我們精心調制而成。更重要的是,里面包含著我們對先輩深沉的回憶,不變的愛意,還有我們對他們真切的懷念。這一只只艾餃是承載著愛的,這一個個清明果滿滿的裝著我們對他們的愛意。這并不是一只普通的艾餃,而是一只一只意義非凡的艾餃,裝著我們永不變的敬愛。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祖先的節日,先輩們永遠在我的心里,永遠是那樣,那樣讓我敬愛!
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 篇3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你們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六(2)班的晏青
乙:我是六(1)班的沈潔
甲:先讓我們來聽一首歌吧。(播放《清明》)
聽了這首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的紅領巾廣播是關于清明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再過幾天就是4月5日清明節了。
乙:是的,又是一個清明節,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你想起那段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日子了嗎?我想你應該記得,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他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的事業;是先烈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是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對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甲:當然知道了,讓我們一起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乙: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甲:那你知道現在還可以在網上掃墓嗎?
乙:當然,現在很流行的,我們學校這幾年都是在網上祭掃烈士陵園墓的。網上有一個墓園,我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隨時隨地進行祭奠活動,為一些革命先烈獻上鮮花,發表追思留言和紀念文章等。
甲:在抗戰時期,有著許多和我們一樣大小的小英雄,大家一定聽過《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吧,講述的就是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乙: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現在讓我們來聽一聽這首歌吧!!(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甲:我們可以說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甲:現在再讓我們來聽一聽一些革命先輩的英勇就義之前所作之詩吧!
甲:《就義詩》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乙:《囚歌》葉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這地下的烈火將我比同這活棺材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甲:每到清明節我們自然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捍衛祖國的尊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犧牲,怎么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時光?
乙: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甲:我們不會忘記先烈,忘記歷史!我們在和平年代要做什么!我們有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振興中華!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傲立在世界的東方!以強盛我們的國家來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
合: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合:本期的紅領巾廣播《清明緬懷》到此結束,謝謝收聽,再見!
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朝詩人杜牧所描繪的清明氛圍,是我之前無數次想象的情景。但今年清明節,卻是春意盎然,晴空萬里,此時的清明景象,雖與我想象相差甚遠,但我們一家人卻情緒高揚,備好所需貢品,驅車回家鄉為先人掃墓。
回到家鄉已是響午,族人們早已整裝待發,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先人的墓地出發,有的扛鋤頭、有的拿鐮刀、有的挑貢品……,隊伍蔚為壯觀。
在向先人墓地行進的過程中,一路上我們披荊斬棘,克服了山路崎嶇不平等困難,終于到達了先人的墓地。聽老爸講,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墓地前方視野開闊,近處有一個湖,遠處有一座象“筆架”的山峰,這個墓址當初是專門請出名的風水先生經無數次選址而定。據說,它能保佑我們蘇氏家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爺爺還摸著我的頭,殷切地希望我能努力學習,將來為家族爭光,為社會做貢獻!
約半個小時,在族人的齊心協力下,有的除草、有的整地、有的獻紙錢、有的用毛筆沾上紅漆描字……,原本雜草叢生的墓地被修茸一新。祭拜先人的時刻終于到來了,前輩們在墓碑前擺上貢品,點燃蠟燭、香、金箔,后集體向先人行跪拜禮,以表示對先人的感恩與懷念!整個祭拜儀式在“噼噼啪啪”的炮竹聲中宣告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掃墓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插曲。對面的一座山發生了火災,火焰在山風的助推下,瞬間燒紅了半邊天,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據分析,肯定是有人掃墓不小心引發了火災。慶幸的是,我們族人掃墓都很有經驗,把水帶上山,祭拜儀式結束后,澆滅所有的火苗才下山,以防反生類似災情。
傍晚時分,我們一家人在習習涼風的吹拂下回到了泉州。在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清明掃墓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習俗,點香燒紙,緬懷先人,本無可厚非。但若由此而發生火災,造成生態破壞,豈不違背了先人的本意。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意識的不斷提高,文明掃墓、科學掃墓,必將深入人心,社會也必將變得更加和諧!
清明節的祭祖高三作文1000字 篇5
每到清明節傍晚,爸爸都要都到路口燒紙。今年也不例外。下午爸爸就買來了火紙。
我問老爸:“老爸,為什么要燒紙呀?”
老爸說:“這是中國人的習俗。用來寄托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我又問:“是不是應該爺爺奶奶燒呀?”
老爸說:“你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不方便了。都是你老爸替你爺爺、奶奶給老爺爺、老奶奶們燒。”
“哦,原來是這樣。今晚我能一塊去嗎?”
“行。”
晚上練完書法,老爸對我說:“把我買的紙拿過來,再拿100元錢來。”
我拿著錢和紙來到老爸跟前。老爸將一刀紙展開,把100元錢沿著紙的邊壓在紙上,又用手指沿著錢的邊畫了一圈。我見了問:“為什么要這樣?”
“我這是把錢印在紙上。”老爸邊說邊把錢往下挪了挪,又沿著錢邊畫了一圈。
一刀紙都畫完之后,老爸又把手指弓起來,用手指撥動著紙,紙在老爸的撥動下散開了。老爸把這刀紙折疊起來放到一邊。老爸又用同樣的方法印完了第二刀紙。這時我說:“我能試試嗎?”
“行。”老爸說著給我讓出空來。于是我畫完了剩下的紙。
印完了錢,老爸說:“走,咱們去燒紙。我拿鑷子和打火機,你拿著紙。”
拿好東西,我們出了門。走到路口,老爸說:“咱們就在這里燒。”
“為什么在路口燒?”我問。
“在路口,你老爺爺、老奶奶方便呀。”
該燒紙了,我們蹲下來,老爸用鑷子畫了個圈,說:“在這畫個圈,圈里的紙錢就是給老爺爺,老奶奶的了。”
“哦。”我點點頭。
老爸又說:“先燒一刀紙,來,拿過來。”我拿了刀紙,伸向老爸。老爸從兜里拿出打火機,點燃了紙。我把紙放在圈里,老爸用鑷子翻了翻紙,說:“咱們要在心里默念:老爺爺,老奶奶,我們一家都很好,您不用擔心。這是我們給您的錢,您留著買點東西吧。請您保佑我們一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我也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火苗很快就把整刀紙燒著了。這時老爸說:“把第二刀紙也放進去吧。”我把第二刀紙扔了上去。慢慢地,紙都燒成了灰。
在確認所有的火紙都燒光了,并且完全熄滅后,我和老爸往回走去。在回家的路上,老爸說:“這是中國人最不好的習俗。既污染環境又沒有真正的用處。不如老人在世時好好孝敬老人。等我去世了,你不要給我燒紙。從你這代開始,我們家取消這種做法!”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