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精選17篇)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說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們帶著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看著爺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濕潤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后,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里,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人們總是會想起這句經久不衰的詩句。用這句詩來形容這一天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這個清明又下雨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落在地面上,落在墓碑上,落在人們心上。我們一家打著傘,走在去祭拜的路上。雨已經小了,如細絲般密密的斜織著,山在雨中朦朦朧朧的,頗有一點美感。我們一一祭拜了各祖先,之后來到了另一座墳前,這座墳與其他的差不多,只不過墓碑石更新過的。墓碑上方刻著一只鳳。旁邊有張照片,是個笑容可掬,十分和藹的女人。再下面寫著:慈母繆氏素英之墓,逝與20xx年11月12日下午6點30分,左邊寫著孝男:繆佳宏,孝女:繆銀萍。其實,這是爸爸的前妻,就是哥哥的親生母親之墓。她去世了,死于一場病,那年哥哥十五歲,和我現在一般大,但他卻受了失去母愛的痛苦。
雨又開始下了,很小,我看見哥哥哭了,他是真的哭了。每年這時候他總是忍不住會落淚。是的整整八年,有誰能忍住這沒有一丁點母親關愛的八年。他再也控制不住了,內心那八年所積蓄的一切情感,在這時,已用他默默地眼淚代替。
雨還是不停地下著,很細很細,落在臉上癢癢的,可打在心上卻是痛痛的。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3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4
今年又逢清明節。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5
在慈利縣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的山村——旭日塔。旭日塔人早年就已開始種茶,但那時,旭日塔的茶園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顯得零亂,不成規模。并且每年出產的鮮葉,也都是由小商小販收購后,直接送到附近一個叫三合口的鄉鎮加工成茶。由此,多來以來,旭日塔一直沒有自己的茶名品牌。隨著外面的茶市茶行對茶的需求日漸增加,如今的旭日塔已種上了小具規模的茶園,村子里也有了自己制茶的小作坊。旭日塔的茶,漸漸地走出了窮山溝,涌入了山外茶市的競爭行業。
因旭日塔的天氣多半時候云霧繚繞的原故,聰明的旭日塔人,便給他們的茶取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旭日云霧茶。其中以清明時節的炒青茶崇為上品。
清明將至,正是旭日塔人采摘茶葉的大好時節。住在旭日塔的小姨父打來電話,邀請我的父親前去幫他把關炒青茶的工藝。我也隨從了。
我的父親,曾在比旭日塔更偏僻的山村向家溪教過十多年的書。那時,他獨守深山,每有空閑,就把制茶視為一種寄托或是娛樂的方式。時晃多年,不知不覺,父親對茶的制作,卻悟出了他獨有的道道。他制出來的炒青茶,茶味甘淳,暗發馨香。曾招來不少的山外客商前來購買。
記得以前的每年清明時節,小姨到旭日塔外來給我的外婆祭拜清明時,總會給我們家捎來好幾斤她們家新出產的清明茶。雖然我覺得那茶的口感是遠比別的茶要淳要香。可我的父親說:“這茶還是沒有制作到位,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小姨家雖然早年就已開始種茶,可對茶的制作,僅知道按傳統的鄉土工藝操作:采葉,炒茶,再曬干。對究竟如何制出那味道更香更淳的上品茶,從來就沒做過深研。
“其實制茶很簡單,將采來的鮮葉按葉質分好類后,只要每步都細心操作,就能做出上好的茶。”這是我父親的話。可小姨父雖我父親請教茶藝多年,做出來的茶,味道總是跟父親做出來的茶味沒得比。父親說:“那是小姨父在制茶的細節上還沒有把握到位。”
父親的一番話,雖說來輕巧,可一般的人是很難把握到位。或許,很多事情原本就是這樣: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不會者,不用心去學,怕是很難悟出其中的道道。父親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可小姨父覺得并不簡單。而我這位門外漢,就更不用提了。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次我隨父親前往,僅是揍一下熱鬧,要我說,順便照料一下已年邁的父親,那才是真。
父親雖然已有七十五歲高齡,與小姨父談起茶藝來,卻毫不含糊。他說:“采來的新葉,去掉黃葉,直接放在大鐵鍋里炒,只能用溫火,邊炒邊拌,熱鍋的標準是,手指摸上去感覺有點熱就行,不能燙手。邊炒邊用筷子或是手,在鍋里攪拌,將茶葉炒怏后,撈出來,放在簸箕里攤開,再用手輕揉,揉怏后,要將茶葉壘起來達四五分鐘。再跟著進行第二次炒茶。這次炒茶很關鍵,也很辛苦,是一門耐心的活兒。依還用溫火,邊炒邊用手在鐵鍋里攪拌茶葉,茶葉炒軟了,立馬撈起來放到簸箕里,用手使勁地揉,要將茶葉揉出汁水,但不能讓茶葉成坨。揉好的茶葉一定要即時撒開,揉到茶葉卷了。再將茶葉撒開放冷。再進行第三次炒茶。依用溫火,將茶葉放在鐵鍋里散炒,用手攪拌,輕揉,使茶葉不能成坨。將茶葉炒干后,再撈出來放到簸箕里撒開,繼續輕揉,使少量成坨的茶變成散狀,再將所有的茶分成小堆,用干凈的干布將茶葉掩蓋起來,三四個小時后,再在太陽下撒開暴曬至干。如果逢上陰雨天,要立馬放到熱炕里去炕干。千萬不要將茶葉掩蓋的時間拖得太長。將茶制成后,要將其中的黃葉選走。更上成的炒青茶,還得從中篩選,茶葉越細越好。”
聽完父親的話。我愣了。想不到制茶這么麻煩。我聽得是心都煩了。
可小姨父聽得津津有味,他還笑著對我說:“按你爸的這方法做出來的茶,茶水略帶綠色,就像早春的嫩芽兒一樣綠。茶汁甘淳,茶味很香。現在市面上,這種茶賣得很少。價格很不一般。”
“那是當然,一分貨一分價嘛。”我應答小姨父的話。我的父親卻是一幅很淡定的樣子。
我們看來,父親參悟多年的茶藝其實已很不一般,可我的父親覺得很普通。這其中,有很多的細節若把握不到位,其實是很難做出茶味馨香甘淳的炒青茶。而且是純手工制作,不精心、細心、耐心的去做,怕是很難制出上好的炒青茶。一般心浮氣燥的人,根本就無法做好它。可我的父親,已過去二十多年了,對那種茶藝依然非常熟練。
在父親的嚴格把關下,小姨父終于做出了上好的炒青茶。他家的院子四周,撒滿了濃濃的茶香。小姨與小姨父的臉上,也都掛起了瞇瞇的笑,從他倆燦爛的笑容中,讓我看到了旭日塔的清明茶,那比笑容更光輝燦爛的未來。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6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我家鄉的清明節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當然是掃墓了。清明節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當然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該去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會有我們的美好未來。我們用這種方式寄托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習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更好地為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故有“清明前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農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種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會有好收成。人們也會紛紛栽下了一株株小樹苗,美化自己的家園,使神州大地變得更加郁郁蔥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春天把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萬物復蘇,萬紫千紅。我們趁著這美好時光,帶著相機,去山上,田野踏青,尋找春天的足跡。
清明時節,風箏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飛,翩翩起舞,綻放于藍天,如魚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們手里拿著風箏,一個個歡呼雀躍,放飛了童心,放飛了快樂,放飛了希望。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我們用掃墓、踏青,放風箏等各種活動來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7
清明節那一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堂哥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路上,我們看見一叢叢紫色的野花鋪滿田野。媽媽說:“這真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快到老家了,我忽然想起了杜牧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踏著泥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急著沖上前,沒想到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滿身都是泥。姑姑笑著說:“你呀,正好給爺爺拜上一拜。”我們開始祭掃。爸爸把一張張紙用小石子壓在墓碑上,接著清理雜草。我和媽媽、堂哥去撿干樹枝,然后把撿來的干樹枝分成兩堆,放上紙錢。姑姑忙著把一道道貢品擺上。一切準備就緒,姑姑點燃了紙錢,又點了幾支香,分給我們。我們先拜天地,再拜土地公公,最后給爺爺鞠躬。拜完了,姑姑還站在爺爺的墓前,嘴里念念有詞。最后,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紅色的碎紙屑漫天飛舞,好像仙女散花。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貢品,等紙錢完全燒成灰燼,才離開了爺爺的墓地。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于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我們采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在斷不了愁緒的綿綿細雨中,我和家人一行來到連江江南鄉的郊外掃墓。
路有些不好走,因為雨天的緣故,濕滑、甚至泥濘,一不小心就有摔跤的風險!所以,為了避免摔成個狗啃泥,披著雨衣的我邊走邊緊盯著腳底下,無心欣賞這春日大自然無邊的美景。
大姨,快看,這兒有蘑菇,還不少呢!外甥女稚嫩又帶著驚喜的語氣打斷了我的沉思。彼時,我們一家人正躲在半途中的一座道觀中避雨。
這一塊水泥地,斜坡傾斜度較大,通向高處的廟宇,路的另一端是懸崖峭壁。通過密密的、斜織著的雨幕,我依稀見到幾朵小傘一樣的蘑菇從水泥地的夾縫中冒了出來。真新鮮,水泥地上長蘑菇,生平第一次所見,真應了那句俗話: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三月的天就是小孩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工夫,天空娃娃就收起了眼淚,驅散了陰霾,亮出了可愛的笑臉。大地頓時明亮了起來。
我舉目遠眺,山朗潤起來了,草鮮亮起來了,野花的臉兒紅起來了側耳傾聽,瀑布的歡唱聲加上鳥兒婉轉的歌聲,讓這個世界平添了一份清新與美好。
大姨,雨停了,您快來看看這些小蘑菇,別忘了帶手機拍照,待會兒可以發朋友圈!小外甥女的聲音像裝在銀質水壺里的清泉。
我帶上相機欣然靠近這些野蘑菇,哇,它們是從極細的水泥裂縫中鉆出來的,那么瘦弱,那么孤單,卻又那么倔強!好像從來沒感到過艱辛,從來不知道沮喪,從來沒想過退縮就這樣一味地向上生長,向陽光投來的方向拼命伸展!
野蘑菇們沒有名貴的家族基因,沒有肥沃的生長土壤,沒有園丁施肥、栽培,但它們有生命的勇氣和不屈向上的力量,因此,它們,這些籍籍無名的小生靈,也可以擁抱屬于它們的生命的春天。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0
清明假日,每個人都沉浸在假期的快樂之中。又有誰思考過清明的意義;又有誰想過我們如何有的今天;又有誰記起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壯烈犧牲的戰士;又有誰想過我們來之不易的今天。
讓我們用清明假日來緬懷先烈;讓我們在先人的墓前回憶自己的過往;讓我們在一炷香后檢點自己的錯誤。
在這個清明的假日,我要誠懇的感謝偉大的革命先烈為我們帶來美好的今天。
清明節掃墓作文700字四
我站在胡山腳下,抬頭望去,一座高大聳立郁郁蔥蔥的山把我緊緊地吸引住了。
爸爸打頭,我在中間,媽媽殿后,我們組成一支隊伍,小心翼翼的前行,初入胡山,道路狹窄陡峭,由于部分道路是土路,夜里剛下過小雨,路格外的濕滑泥濘,如若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滑到,因此我們格外留神腳下,同時充分利用樹枝的牽引,漸入胡山,我們逐步找到了爬山的感覺,互相提醒,互相鼓勵著,越走越快,不知不覺到了山的中段,短暫的休息時,我站在石頭上,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柏樹遮天蔽日,更搶眼的是近處那一朵朵黃色的小花------迎春花
一朵朵競相開放的迎春花鑲嵌在樹枝上,即使沒有綠葉來襯托,也顯得格外嬌艷。深入胡山,來到了胡山的第二高峰,胡山的標志性“石人”----落鷹石,路越來越平,游玩的人越來越多,視野越來越開闊,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好,放眼望去,層次不齊的村落,綠油油的麥田----稍作休整,我們繼續前行,一鼓作氣登上胡山之巔,首先看到的是兩個龜馱碑,只有底座,龜已沒了頭,上面的碑也已被砸成兩段,散落在地,據說是“文革”中遭破壞,非常可惜,往上走有個亭子,坐北朝南上面石刻著“老君祠”,最高處是圓形建筑,其下面有很深的人造洞,不知用途,上面是現在部隊安裝的監控裝置。
站在山頂,我再次細細品味了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1
今天是清明節,老師帶領我們四年級的同學到烈士陵園掃墓。同學們戴著紅領巾,舉著隊旗,排著整齊的隊伍,表情莊重地來到烈士陵園。
黃麻起義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牛坡山上,高聳入云。少先隊員在烈士碑前列隊肅立,在大隊輔導員的主持下舉行掃墓儀式。少先隊員給烈士敬獻了花圈,同學們面向烈士碑默哀,碑前雅雀無聲,一個個都沉浸在對先烈的懷念之中。過了一會兒,學生代表講了話,唐輔導員為我們講述了王樹聲大將指揮解放新集的戰斗故事。之后,我們拿著掃帚打掃了烈士墓,給烈士獻上了我們親手做的小白花,以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接著老師帶領我們參觀王樹聲紀念館。一進門就是王樹聲將軍的雕像,四周墻壁貼滿了王樹聲的生平介紹和英雄事跡。從這里我們了解到他的出生地,他是怎樣參加革命的,指揮參加了哪些戰斗等。靠墻的陳列臺陳列著他的遺物,有勛章、袖章、刀、槍、馬燈、油布傘……看著這些破舊的生活用品,戰斗用具,可以想象王樹聲將軍是多么樸素,當時的條件是多么艱苦啊!
參觀完王樹聲紀念館,我們來到烈士博物館。在這里我看到了一些雕像,其中有一幅雕刻的是幾名戰士冬天被敵人綁在樹上,他們身上、腳上都是雪花,穿著單薄的軍裝,衣服上滲著血,臉上卻露出堅強不屈的神情,可見戰爭多么殘酷啊,而我們的戰士為了人民,為了解放中國,卻堅強無比,寧死不屈,真令人欽佩!
參觀活動結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革命先烈啊,你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會加培珍惜。我們一定繼承您們的遺志,現在努力學習本領,長大報效祖國。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2
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掃墓。
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大山進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得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和媽媽拿起掃把掃起了墓前的垃圾與落葉,看著墓碑,我不禁想起了親人在世的時候和我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不禁落下淚來。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把墓前的垃圾與落葉清理干凈了。每次祭祖的時候,我們都會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爸爸拿著打火機點了一炷香,把他插在了墓前,媽媽卻有些難過地為他們燒了一些紙錢。爸爸媽媽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愿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為了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在地上磕頭,愿他們能保我們幸福平安、身體健康。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著打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后,我們便離開了。
我在下山的途中,許愿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通過這次祭祖,我感覺到了祖宗在天堂的另一邊應該也有一個舒適而又溫暖的“家”。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游戲,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不然,等到死了,后悔就晚了。
清明節五二班蔣楚怡 輔導老師尚秋紅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指教,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祭奠節日之一,是祭奠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記事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臺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學校舉辦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型掃墓活動。今天清晨,我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在操場上集合。沒大一會兒,開著四輪面包車的校長便來到我們眼前。
今天,就是清明節,按照習俗今天我們這些晚輩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歡清明節,因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對墳墓這些東西很有成見,今天我幾乎是被爸爸又拖又拉的求著去的,我的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懷戀和感動。
清明時節,熙熙攘攘,跟隨著張擇端的腳步,我緩緩走進了清明上河圖。北宋的清明微微有些細雨,空氣中彌漫著油菜花和酒的香氣。我穿著宋代服飾腰上黃,欣然漫步于東京碼頭。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
您還記得我嗎?敬愛的爺爺啊。每夜望蒼穹,只見得天盡黑,星漢燦。另一個世界的您呵,可想到,愛您的孫子,常常入夢都看到您的臉龐,見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清明,煙雨。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閑。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谷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著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采摘新茶。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3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后,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5
我的家鄉在海南屯昌的一個小山村,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民生活步步高,我非常熱愛她。
家鄉的清明節可熱鬧了!瞧,鄉間的小路上來掃墓的車多,人也多。小汽車、摩托車來來往往的,遠遠望去像一條慢慢爬行的花蛇。人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抬著鞭炮,有的提著果品,有著拎著香燭,有的捧著鮮花······看得我眼都花了。聽,山上傳來了一陣又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爸爸說清明節放鞭炮是為了表達我們對祖先深深的懷念,也表達了對子孫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我聽了心里也默默地祈禱著,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們一家人生活平平安安,工作順順利利。
清明節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樣,把這種傳統文化發揚下去。“清明時節雨紛紛”,看,下雨了,但來掃墓的人依舊絡繹不絕······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6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么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于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里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后的最后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么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里的和都已經快干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后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里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么多了,不但是這里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干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么多天的雨,老家那里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點,天空中帶著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著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里人在那里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了,大老遠就望見了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見面禮吧。下了車,就和奶奶走向了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污染了,因為周圍好像有什么個工廠;空氣也不怎么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沖入鼻。終于走出了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著一座小山,來到了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是油菜花,充滿了濃濃的春意。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磯山上,可能是因為被花的美所迷住了吧。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因為這一代墳墓很多。這是。我六伯伯來打了這里,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了紙錢,草紙在那里燒,燒了紙錢后,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了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熏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了幾個先輩后,就去別人家吃飯去了。
吃完午飯后,玩了一會了就回家了,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了沙發上,休息了一陣。
清明節是那么的“欲斷魂”,無數人帶著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愿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去上學,盡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么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里面養著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關于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7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西面的后山。走進后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郁郁蔥蔥、祖公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為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墳地去了。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爸爸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后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祭奠完先人后,我們便下山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 -不舍的離開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