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提前幾天上墳要注意什么
清明節什么時候上墳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后。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浙江麗水一帶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后四”。還有的地方放得更寬,稱“前七后八”。也就是說,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
傳說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著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后。
掃墓時間越早越好嗎
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歷法中,為一。掃墓并不一定非要在上午進行,一般在上午8時至下午3時之間都可以,只要不是天未亮或者太陽已下山就行。
更多的人選擇上午掃墓是因為想要掃墓之后踏青的緣故,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多人都選擇了上午,但其實下午掃墓道路既不堵,也達到了祭祀的目的,沒什么不好的。清明期間,每天上午9時至11時左右最為擁擠,自駕車的市民可避開車流高峰時間段,錯峰出行。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后,再燒紙錢祭祀。
清明節掃墓禁忌
孕婦避免掃墓
通常來說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并不建議孕婦去參加,還有掃墓的周邊環境大多都是炮灰味不利孕婦的健康。嚴格來說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忌穿鮮艷色彩衣服
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這樣是對祖先及先人的不敬,相信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參加此類活動的。不過總有人會疏忽大意,在佩戴首飾不經意使用了紅色。內衣及貼身衣物都不可穿戴有關紅色的,除了本命年以外。
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清明的時候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
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不是去嘻哈玩樂的,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
修整墓地
墳墓上長植物雜草的,必需要清除,需要好好的清理雜草,增添松土,整理周圍環境,使墓地看起來整潔。這一點最重要不過,要知道,所謂掃墓,身體不佳避免掃墓一個身體正處于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為此類人正處于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極易招致晦氣。
改日祭祖
盡量避免雙休日或其他掃墓高峰時段,蓋因如今市民私家車增多,高峰祭掃,會因交通擁堵為出行帶來麻煩,可選擇乘坐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或將掃墓時間拉長(早出晚歸)或錯開重點時段,以緩解人多車多給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
發不遮額忌買鞋
事實上,清明節也算是鬼節,當然在發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頭發不能遮住額頭,同時鞋子也不要在當天購買,因為鞋同邪,有點常識的朋友大多不會在這天購買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清明節掃墓時間
掃墓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即上午9時后到下午時前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在清明節前后五天,和清明節當天都可以,但寒食節這天不能掃墓,寒食節即清明節的頭一天。
原來清明節掃墓有這么多的禁忌,小編可要提醒大家在掃墓前后可都要注意了,有些禁忌與忌諱是不容忽視的,要避免。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哪些人不適宜掃墓?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去掃墓呢?這又未必,以下三種人就不適合去掃墓呢?
第一類人:身體正處于生病的狀態
生病的人體質比較弱,墓地一般在郊外,春天氣候多變,風比較大,恰逢清明可能還有冷雨,稍有不慎可能會因為受寒受風而加重病情。因此建議這類人暫時不要去掃墓,如果一定要去的話,一定要做好御寒防風的措施。
第二類人:一些特殊八字組合的人
有些人的八字容易見到或招惹到一些陰性的東西,而墓園的陰性磁場本來就很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邪靈”附身。此外,小孩子、身體弱的老年人,還有孕婦不適宜去掃墓,因為這些人的氣場很弱,在墓園里很容易受到陰性磁場和邪靈的干擾,如果一定要前往,那么建議隨身攜帶一些辟邪護身的法器。
這些法器有“桃木劍”、“太極八卦盤”、“八白玉”、“六帝錢”等等,這些法器目前在浩然的淘寶里有,大家可以進入淘寶網頁搜店鋪“殷浩然”三字就能出現。
帶上這些法器后去掃墓時,就能避免陰性磁場的干擾;在從墓園祭奠回來之后,在進家門之前,最好是先燒點紙,從火上跨過去,也能完全消除不好的陰性磁場附身。
第三類人:精神狀態不佳的人
這類人看上去無精打采,魂不守舍,甚至有點失魂落魄的樣子,這代表著他們目前的能量水平處于很低下的水平,自身的元氣很不足。這類人如果再去墓地,就像第二類人一樣,特別容易招來晦氣,也就是邪靈上身,因為陰晦之物最容易侵犯運氣低迷的人。對這類人,浩然建議同上,還是隨身攜帶一些諸如“桃木劍”、“太極八卦盤”、“八白玉”、“六帝錢”等辟邪護身法器。
當然,以上所說的三類人并不代表去掃墓就一定會遭遇到邪靈磁場的侵擾,應該說絕大多數人還是安全的,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上述三類人還是謹慎為好。如果你不適合去墓地掃墓的話,可以在家中向逝去祖先的照片做祭奠,只要用心去做,一樣會體現孝道的。
清明節后如何養生
清明節過后,直到立夏前,這段時期就是進入到陰歷三月。在這個月中,人的情緒易受波動,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期。這個月保持樂觀的心態是清明養生的關鍵。
在辰月,出現的季節交替,最易引起中風、腦出血等神經系統疾病,人稍有勞累、受涼或情緒激動,都會加重病情。并且,春季是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反彈”時期,有這些病史的人一定要注意防范。
依《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之說,2019年“二之氣”的時間是:陽歷的3月21日到5月20日,所經歷的節氣有春風、清明、谷雨、立夏;這兩月的主氣是“少陰君火”,客氣是“太陰濕土”,對應的氣候是天氣慢慢熱了起來,小雨嘩啦啦地下,濕氣挺大。
在這種氣候特征下,人的身體最容易出現外濕內火,對于肺、脾功能差的人來說,很容易出現肚子脹滿、咳喘的癥狀;此外,兒童一般肺氣較弱,外感時很容易咳嗽,所以家長要特別照顧好孩子。同樣是因為天地之氣的原因,患有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特別難治,不利于恢復。
“二之氣”主要養火氣,但外濕很容易把火郁閉在體內,從而出現內火過盛的情況,因此除濕邪尤為重要。去除濕邪有兩種方法,一是揉穴位法,可以點揉承山穴、三陰交會穴、陰凌泉(艾灸效果更好);二是食療法,喝紅豆薏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