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清明節日記(通用31篇)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4月5日 晴 星期五
今天是清明節,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今天的清明節卻是烈日炎炎,沒有一絲要下雨的預兆,這正是今年的清明跟往日的清明的不同之處。清明時候去掃墓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這天氣確實不適合去。
清明節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一種節日,它的傳說有好幾種傳說,其中一種是關于介子推和重耳的傳說,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這就是關于清明節的一個傳說,一個動人的傳說。
是啊!清明節是讓人悲傷的一天,活著的人要為逝者上墳,看見那墳墓就不只不覺的掉下了眼淚,清明是傷感的,是悲傷的。可是清明節這一天又不能沒有,因為逝者可以安息,可以在天之靈看見他的家人健健康康的活著,這樣逝者就可以安心的走了,毫無牽掛的走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今天的清明節沒有雨但是今天的清明節又是最不同的一個清明節!與往常不同,與往年不同的一個!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4月5日 晴 星期五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今天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
4月5日 晴 星期五
今天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去鄉下祭祖,鄉下的路已由原來的小路變成寬寬的大路。這里是一塊不大的墳地,墳前立著一塊低矮的石碑,碑上整齊地鐫刻著先人的名字,碑后立著一排整齊的長青樹,儼然一個個威武的衛士守護著這塊寂靜的墓地。我們除去了墳邊的雜草,上了新泥。我們特地準備了一桌飯,這些都是我那勤快能干的奶奶親手備制的。不一會兒,可口的菜擺成了豐盛的一桌,有香噴噴的米飯,也有甜美的酒,清香四溢的龍井茶。原來這飯菜也做得有講究,六素三葷,魚肉不可少,酒也要斟,還有各式各樣家鄉特產,幾樣加在一起,也就算是豐盛的一餐了。爺爺和爸爸點燃了蠟燭,上了香,也在墳前擺好了杯子,并一一給倒上了茶和酒,我們燒了元 寶,點燃了爆竹,便開始磕頭祭拜了,祭拜完之后,我們離開了祖墳,踏上了歸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那個要的節氣,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后來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了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了清明節的一個習俗。
“這車堵得要命,什么時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來去給姥姥掃墓的我記得大聲問道。今天是清明節,這車大部分都是去給親人上墳的……
隨著剎車的聲音,車子停在了百陵園的停車場。到了這里人們的心情都想著灰蒙蒙的天空。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濃濃的燒香的味道,又給這思念親人的清明節增添了幾分濕濕地、柔柔地情感,這讓人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從人們那憂郁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強忍著不讓留下的淚珠,他們是在思念失去的親人,還是在懷念從前的日子?
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了三躬,表示我們大家都很想她、很愛她。雖然我沒有見過姥姥,但親愛的姥姥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關注著我的成長……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6
今天是清明節,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后,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著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后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后要放鞭炮了,我帶著小朋友下山,diyifanwen.com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沖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紛,什么形狀都有。后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今天是傳統的清明節,我們一家回家鄉祭祖。一路上下著蒙蒙細雨,路高低不平,終于到家鄉了。家鄉里的人已經做好了飯給我們吃。飯后,大家都去祭祖了。
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著祭品;有的人拿著香、蠟燭和炮竹,還有的人抬著一只油膩膩的乳豬。我怕草叢中有蛇,于是我就拿著一根竹子,準備打草驚蛇。
大家在祭祖時,有的在燒祭品;有的在除草;還是的在點燃炮竹。炮竹聲在山間回蕩著,散發出來的煙好像一層層厚厚的白霧。
祭完祖,我們就回家了,我又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8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祀前輩,緬懷先烈的傳統日子。今天,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威海烈士陵園,悼念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在戰火紛紛的年代,在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締造,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浩然正氣和崇高理想,譜寫了激動人心的不朽篇章,雕塑了雄偉壯麗的豐碑。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將被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一代一代的傳頌下去,革命英烈也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深知,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澆灌了中華沃土,裝點了春天的中國,我們會加倍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繼承烈士的遺志,以先烈為榜樣,繼往開來,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讓國旗更鮮紅、五星更閃亮,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9
清明節這幾天街頭巷尾都已經擺放起一堆堆莊嚴肅穆的花籃,與平日不同的是,花籃上多了一個“奠”字,這不由地讓我想起清明節快到了。
不知是先人們預測靈驗還是上天有意找個潮濕的季節來搭配這潮濕的心情,今天早晨天空一直被陰霾籠罩。我不禁順口吟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可熱鬧了,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有的為親人掃墓,有的為朋友掃墓,鞭炮聲,說話聲,交成一片;但是總比以往缺失了什么。大家的臉上蕩漾著的笑容,那么的不自然。萬般思緒涌上心頭?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紙錢、紙被子、紙衣服、紙鞋子、紅燭等物品。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可有意思了,找到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或在墳上增加新土,除去雜草或不適合在墳上生長的樹,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不一會兒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掃墓時,人們攜帶紙錢等重要物品,將花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紙被子、紙衣服、紙鞋子等焚燒,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然后是祭祀,這不僅僅是為了寄托思念,還是為了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愛。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蒙蒙的細雨之中,承載著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那些逝去的親人,這樣悲痛的心情,纏繞于心中。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0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一家人便坐車來到鄉下踏青。
我們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看到嫩綠的小草隨風輕輕搖擺,草叢間開滿了各種顏色的小花,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紫的,美麗極了。走了一段路,便來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那是油菜花,好多的油菜花啊!我情不自禁地跑到近前,嗅著花香,看著美麗的花朵,心情無比舒暢。只見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在金燦燦的'花朵上不時滾落,有趣極了。
在田野不遠處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水很干凈清澈,清清的可以看到底。河里不時還能看見可愛的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河的兩邊種著許多垂柳,嫩綠的枝條低低垂在河面上,微風輕輕吹過,柳條輕輕擺動,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等,掃墓、踏青之后便坐車回家了。坐在車上,我微閉雙眼回味著鄉村春天的美麗景色,好像又聞到了各種花的香味,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1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起回老家拜山。早上,我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路上的小草葉子上附著晶瑩的水珠閃閃發光,還有路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和野果,它們散發出陣陣清香,真的好漂亮啊!還有鄉間的空氣好新鮮啊!
我們一路來到祖先的山前,接著,大人們忙著除草、扎紙、燒香等風俗習慣后,還拿出煮好的香噴噴的鵝來拜山,之后我們還放了鞭炮來懷念我們的祖先。爸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清明是為了懷念我們祖先的日子,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祖先忘記。”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2
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回到鄉下掃墓。
上山的時候,下著毛毛細雨,我懷著悲傷的心情上了山。我們來到過世的人墳前,點燃香火,向他們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經過幾個小時,終于結束了掃墓,我們戀戀不舍地下山啦。這一天,令我終身難忘。
清明節,讓我認識到:我們要紀念先祖,拜祭哺育過我們,愛過我們的人,更要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清明節日記"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用,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錦錦細雨更增衰思.與往年一樣,人們手捧著鮮花和各式祭品涌入火葬場拜祭先人.
我也和家人一起加入拜祭行列.到了墓地我們放下祭品,點燃蠟燭香,每個人神情嚴肅,雙手合十行禮;鞠躬,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
面對先人的亡靈,我仿佛看到了先人為了開創事業,頑強拼搏,刻苦耐勞,用雙手打下了今天富裕的局面.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掌握更多的知識,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一大清早就被媽媽叫醒了。外面陽光明媚,但是這樣的日子里誰都開心不起來。聽媽媽說今天我們要去外公家,因為在不久之前我的老太也離開我們了。難怪早晨媽媽這么早就叫醒我們。我們只能乖乖的跟著去了。
對于我們小孩來說,記憶并不多。只記得那時的老太每次見到我,都會很親切的抱著我笑,還會給我買一堆好吃的東西,而且還經常給我講一些我聽不懂的道理,每次聽她說那些我都覺得她很羅嗦,可現在想想其實也沒什么,可惜當時我還太小,不懂事。想著想著就到老太家了,媽媽她們買了一些紙折成的房子和紙錢燒給老太,大家都在說希望她在那邊過的好一點。
雖然不知道她們所說的“那邊”是哪里。但想著以前老太經常買好東西給我吃還經常講一些道理給我聽,雖然我還小不太懂但那些肯定是為我好的,就越想越難過了,也哭的更厲害了,一路上媽媽都很難過,晚上回到家后,大家也都沒吃多少飯就睡覺了。充實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4
每一年的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去踏青,清明伴著春天的腳步悄悄來了。大地生機勃勃,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我也剛好迎來了第一次的春天踏青之旅。
今天,外面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但我的心情比陽光更燦爛,因為今天我要與同學們一起去花圃春游。雖然我以前已經去過很多很多次了,但我心里還是很開心。
我們坐上去花圃的車,高高興興地出發了。在半路上,車子突然經過一個坡的地方,同學們都“哇哇”地大叫起來,因為這與坐過山車一樣,很刺激。到了花圃,那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從遠處望去,那里好像成了花的海洋。而且花的顏色也非常多,有紅的、白的、還有黃的,可好看了!這次踏青真有趣啊!真是一個有意思的清明節!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連老天也哭了,哀悼趨勢的親人。清明,雨紛紛,欲斷魂。
我來到了南山山公墓,給奶奶掃墓。我沒有見過奶奶。,只是從爸爸那里了解到奶奶。奶奶是個人,她工作課認真了,為了工作耽誤了看病,因病而死。奶奶歌唱得很好。奶奶到了另一個國度,過上快樂安靜地生活。不知道為什么,每次想起您,我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今天我在寫日記,寫著寫著我又留下了眼淚……
祝奶奶在另一個國度,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6
四月五日,也就清明節,在這個節曰里,有悲傷、有懷念……等著我們去感受。一起來看看我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吧!
吃過早飯,我和外公、爸爸到老家去給過世的老祖宗掃墓。爸爸準備買鞭炮和禮炮,我急忙攔住:“我們學校要求文明祭祖,小心用火,防止森林火災!”爸爸聽了說;“學校教得好呀!那我們就文明祭祖,買點墳飄、香就行了。”
我們開著車就向墳園出發,我一到墳園就蹦下車,就發現山上有很多白白的紅紅的長長的紙帶,我就問爸爸:“爸,那是什么?”爸爸用低沉的聲音告訴我:“那些白白的紅紅的長長的紙帶是墳飄。”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墳前,只見爸爸和外公先把去年舊墳飄換了,掛上新墳飄,接著點燃了香,然后在點蠟燭,最后爸爸就叫我給老祖宗燒紙錢。外公在墳前叩頭,嘴里說道:“老祖宗,你們在天堂那邊要幸福生活啊!”爸爸在一旁則悲傷地給老祖宗獻酒、獻飯、獻菜。我問爸爸:“為什么我們每年都要來掃墓呢?”爸爸說:“因為我們要紀念祖先,向他們表達懷念之情。”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7
今天,我們一家去掃墓過清明節。
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因為她有許多事情要做。她要到市場買燒餅、豬肉、雞肉、鵝肉、雞蛋、燒肉等食物。買完東西后,就回家做清明掃墓的準備。從早上開始,大人們就做準備工作,差不多十點的時候,我們帶著各種食物、物品出發了。
東西準備完后,我們一起跪拜,祝愿祖先在九泉之下安息。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8
又是清明節了。這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爸爸、媽媽還有大爺、二大爺要帶我去給爺爺掃墓。
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味道。天空格外明朗,空氣格外清新,遠不是城市中灰灰的天、污濁的味。藍藍的天空中掛著幾片白云,白云下面是起伏的山包,雖然是土山,但城市公園里的假山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山上一棵棵野樹生長在懸崖的土里,頑強地把枝條向上伸展著。各種花草在春風的呼喚下漸漸蘇醒了,仿佛在向我們報道春的來臨。來到這里,你能感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上山了,剛才欣賞春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爺爺的墳在的山頂上。對著爺爺的墳,我暗暗對自己說:“爺爺,雖然您不在了,看不到我成長了,但是我一定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爺爺墳頭的柳枝輕輕搖擺著,我想那是爺爺明白了我給他下的決心。
祭拜完畢后,我們原路返回了家中。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9
今天,我和爺爺、爸爸、叔叔、堂姐去山上給曾祖父掃墓。我們來到山腳下,看見了一片片稻田。
我們休息了一會兒,然后就上山了。我們爬呀爬呀,我累得滿身大汗,快要爬不動了,我們好不容易到了曾祖父的墓前。
我看見墓前長滿了野草,爸爸和叔叔拿起鋤頭,開始除草。爺爺也拿了一把鐮刀在割墓草。我和堂姐在樹下休息。
過了好一會兒,墓草被除得很干凈。爺爺連忙從包里,拿出一些祭品,有烤雞啦、餅干啦、巧克力啦、還有米香啦!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叔叔拿起四支蠟燭,點燃了。爸爸又拿出幾柱香,也點燃了,發給我們每人三柱香。
開始燒紙錢了,我一手拿著一大疊的紙錢,一手把紙錢放進火里燒。堂姐也在旁邊幫忙。
祭祀完畢,我們在曾祖父墓前吃起東西來,我吃得津津有味的。吃完東西后,我們要下山了。在下山之前,要放鞭炮。叔叔把一大串鞭炮,掛在一棵樹上,點燃了炮芯,只聽見“噼哩啪啦”的炮聲,很快鞭炮放完了。我們下山了。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0
今天早上起床媽媽說要帶我和弟弟去踏青,我高興的跳起來說媽媽我愛你。吃完早飯爸爸就開車帶我們出發了,在路上我看見了垂柳,柳樹一顆顆整齊的排著隊。
我和弟弟站在花叢中玩得不亦樂乎,媽媽一直在提醒我們不要把人家的油菜給踩倒了。那邊還有一片綠油油的麥苗,綠的像綠寶石一樣。這里的景色好美啊!五顏六色的,空中彌漫著各種花香讓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春天的味道。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1
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叫我起床,說:“今天是清明節,我們要去老家上墳”。我聽了很高興,一咕嚕地爬起來。這時,爸爸、媽媽已經把一切準備好了,我們很快就出發。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但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漫山遍野的美景吸引著我,經過兩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歸朝舊寨的老祖墳前。
陸陸續續來了六十多人,都是我們的家族來給老祖掃墓的。大人們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大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祖墳整理得干干凈凈。接著,大人們有的殺雞、有的燒香、還有的拿準備好的糕餅點心、水果飲料、花糯飯、豬肉等供品擺在老祖墳前。這時,爸爸對我說:“佳宇,這些供品是給老祖先吃的,紙錢是給老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對老祖的孝心”。
然后,大家燒起了鞭炮,有的燒大炮、有的燒小炮、有的燒禮花炮、還有的燒。整片田野一下子熱鬧起來了。鞭炮燒完后一切回歸了寧靜。最后,我們把五顏六色的墳標插在墳土上,日久未修的老祖墳頓時面目一新。
這一整天我們雖然好累,但感觸很深,覺得家鄉的清明節卻十分有意義,讓我對我們的老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2
4月,春光明媚,4月,大地復蘇,4月,春色滿園,4月,萬紫千紅。4月,也有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這一天,我和家人一次去給太奶奶上墳。
到了墓地外圍的停車場,我們下了車,通過一條小路,走到了墓地,在這條小路周圍,有許多的菜地,有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景色十分迷人。終于,我們到了墓園,墓園的上空煙霧繚繞,滿地都是紙灰。來到了太奶奶和太爺爺的墓旁,我給太奶奶磕了三個頭,并且給他們獻上了一束鮮花。之后,全家人都為太奶奶磕了頭,依據多年的習俗,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紙錢全部燒完了,我就在想,太爺爺和太奶奶會不會真的拿到這些錢呢?
在晚上,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新聞,現在很多的人都使用了江葬的方式,他們把親人的骨灰灑向長江,在清明節時,乘船來到江中,往江里灑下花瓣,紀念已故的親人。這種方法不僅能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也不污染環境,是一個折中的好選擇。
墓葬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是隨著有更多的人越來越懂得愛護地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江葬,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地球的環境會更加美好。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爺爺從菜市場買來了魚、雞和排骨,奶奶正在準備東西去掃墓,我和媽媽去買春條。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
我們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終于來到了太婆墳前,爸爸和爺爺清理水溝,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條,奶奶拔完草后,從袋子里面拿出蠟燭和香,點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婆,又來到了太公這邊。
太公這邊很干凈,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條,奶奶點燃蠟燭,上好香,接著作揖,我作揖時在心里默默地許了一個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語文打80分以上,數學打90分以上。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公。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會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4
清明節,讓我們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啦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啦,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啦!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渭南給老爺掃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高速公路的兩旁有嫩綠的麥田、金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是一片美麗的景色呀。老家的清明節可隆重啦,家家戶戶都要給自己的親人掃墓。我們也不例外,老爺的墳墓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旁邊。這里的墳頭很多,來掃墓的人也很多。有的在除草,有的在燒紙錢。來到老爺的墳墓前,我拿起鏟子為墳墓培上新土,并且將墳墓周圍的雜草鏟除,然后把花圈插在墳墓上。接著,媽媽把麻花、面包、餅干等許多點心從袋子里拿出來放在墳前面的小桌上,我們就開始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祭祀食品。
掃墓活動結束啦,我們又踏上啦回家的歸途.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后,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干凈,接著從車里取出香。蠟。紙跟炮,還有鮮花。然后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爸爸的眼里閃著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時,爸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著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著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艷奪目。每一朵花都那么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爸爸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哽咽地說著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著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6
今天上午,春雨綿綿,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同學去烈士紀念碑掃墓。除了帶吃的喝的,還要帶上小白花去敬獻給紀念碑。
到了紀念碑后,我們完全被驚呆了,這里簡直人山人海,什么學校的人都有。輪到我們了,先是支持人宣布掃墓活動正式開始。然后,到詩朗誦的同學念詩詞和敬獻小白花。最后,再對紀念碑發誓:先先是老師念一句話: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然后,到我們念:時刻準備著……
掃完墓后,我們就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歇了下來吃東西和玩。大家帶了各種各樣的食物。大家開始吃了起來……
吃完中午后,我們又玩了許多東西:比如時空隧道、鏡子迷宮……
玩了許久,要拍紀念照了。大家擺著自己的招牌“poes”,大聲說“茄子”!
這次掃墓令我印象深刻……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7
正如唐朝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這天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憂傷。今天我和媽媽懷著憂傷的心情帶著金銀紙捧著鮮花去花山公墓掃墓。
坐在公交車上,我一路看到平時開的鮮艷的花朵在今天這個日子里都把自己那美麗的小臉蛋低了下來,樹葉們一高一低的在風里唱著悲傷的歌曲,小草們往日那快樂的綠色的沒有了,呈現出了悲傷的枯黃色,植物們也都在為這一天悲傷的哭泣著。
到了公墓,只見上山的人們沒有一絲歡快的笑容,從他們的眼神里透露出了對親人的思念;從我們身邊擦身而過的下山的人們中,他們的表情更是隨處可見,有不少人還在大聲的哭喊,就連在公墓門口的汽車喇叭聲都被這股洪水般的聲音所淹沒。
我和媽媽快速的走到花山上,這時的哭喊聲變成了就像在受著折磨痛苦中的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墓碑兩旁的松樹微微地彎曲,就像在安慰著哭泣著的人們,而站在一旁的男士們的眼眶里也盈著眼淚,強迫著不讓它們掉下來;有的人正拿著顏料和筆在給褪色的碑文重新刷上顏色,有的人在清理著先人的墓地。
我和媽媽千辛萬苦的在眾多的墓碑中尋找著已故的親人的墓,當我們找到并走到太太的墓地前,媽媽終于也忍不住了,失聲大哭起來,而此時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太太對我的疼愛,眼淚也無聲的落了下來。當我們掃完了所有親人的墓地后,來到山下的”金庫“那,把”錢“都寄給了過世的親人們。
不要等到我們想去孝順的時候,親人們卻已經不在了,那時將會后悔莫及。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8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后,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他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與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深情在這里述說。完后,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著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
一切完畢,我們幾個上墳的人要集體鞠躬,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此時,已到中午,上完墳,我們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9
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媽媽要帶我與弟弟去山上給爺爺、奶奶掃墓。在去山上之前,媽媽準備了一些飯、菜與酒,爸爸帶上了鞭炮、蠟燭、香與墳標。
我們到來了爺爺、奶奶的墓前。媽媽把飯菜與酒拿出來,放在墓碑前面。爸爸先把墳標插好,再把蠟燭與香點燃。接著,爸爸把香分給我、媽媽與弟弟。我們一家人拿著香拜爺爺、奶奶。我一邊拜一邊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學。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弟弟快快長大……”這時,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很疼愛我,有好東西他總是舍不得自己吃,總是要讓給我吃。現在,爺爺去世了,我都還沒有孝順過他老人家呢。想到這里我難過地想哭了。
拜完爺爺、奶奶之后,爸爸、媽媽開始燒冥幣給爺爺、奶奶。冥幣有一百萬、一億、兩億面額的。爸爸一邊燒一邊嘴里說:“這里有很多的錢不要搶,人人都有。”我聽了忍不住笑了,說:“這么多錢,還用搶嗎?”
過了一會兒,爸爸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在鞭炮聲中下山去了。
我想雖然爺爺、奶奶離開了我們。但是爺爺、奶奶依然是最愛我的人。因為我的身上有爺爺、奶奶給予我的血液。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光。我覺得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先輩。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0
4月5日的清明節快要來了,我們與小姑媽一家就來到了奶奶那兒包清明馃,準備過清明節。
我們剛到奶奶家時,爺爺奶奶就已經將包馃的工具擺齊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具全是爺爺一手制造出來的。我這兒瞧瞧,那兒看看,發現了兩件新奇的玩意兒,一件活像一把木頭勺,長柄,只是那勺子里雕刻著一只小鳳凰;另一件四四方方的,是用兩塊大小一致的木板組合,兩塊木板間有一個軸,能夠讓木板自由移動。
過了一會兒,大家開始忙著制作香噴噴的清明馃了。小姑媽負責和面,經過長時間的工作,那本來硬梆梆的大面團變得柔軟而細長,爸爸再用刀將長長的面團切成小段,這就是馃的雛形。接著,爸爸再開始用那件四四方方的工具了。只見他先將一小段面團放置在一塊板靠近軸的地方,再用另一塊木板往下壓,再把面團,不,是把面餅掉個頭再壓……經過半分鐘的時間,一張又薄又大的面餅登場了,這東西就是給奶奶她們包清明馃用的。我見這東西好玩,便嚷嚷著要試試。
忽然,奶奶從碗柜內拿出了一碗黑芝麻白糖餡,說是想做糖馃。于是,小姑媽又拿出一團青色的面團,這就是做糖馃的材料了。小姑媽將它揉成長條,切為一團一團的,便成了“青”團。青團要比面團粘手多了,為了制作方便,我們在做馃時要在青團表面撒上一些面粉。奶奶見材料準備完畢,便開始做馃。她先將團子捏成碗狀,再用勺子往里加滿糖,最后用手把旁邊一些青往中間擠,形成了一個丸子似的糖馃。這還沒有完,前面提到的勺狀的工具起作用了。爸爸先把球形的糖馃放在“勺子”的中心,再均勻的往下壓,直到馃占滿“勺子”時,再將馃敲出來,一個圓圓的、上面有一只鳳凰的糖馃便做好了。我也試了幾個,十分有趣,看著一個個自己加工的清明馃,我的心中感到滿心歡喜。我想:這些清明馃是出自自己之手,一定非常好吃。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掃墓的日子,人們因思念故人而傷心。
清明節也是踏青的好日子,所以我和哥哥姐姐回老家了。老家的茶樹長出了茂盛的綠葉,門口過年時一片荒涼的田地也插上了綠油油的秧苗。
我和爸爸想去釣魚,可是沒有賣魚鉤呀。我和爸爸就自己動手去做魚鉤,爸爸去砍了一根竹子,我去找了一根線和一個鉤子,魚竿很快就做好了。我們在附近的泥塘里釣了很久也沒有釣到魚。爸爸就撈了兩條“米粒”魚給我,我也很高興。
清明節我過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