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幼兒園清明節活動總結(精選3篇)
2024幼兒園清明節活動總結 篇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踏青的意義。
2.學會古詩《蘇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學會觀察和總結春天的景色。
活動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等。
活動過程:
借助幼燈,進行下列活動:
1.回憶春游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總結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簡單描繪,如:春天里,有花、有草還有小鳥。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還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給幼兒介紹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詩“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2)李白春游,吟詩《春夜宴桃李園序》。
(3)現代博興縣一帶吃巧巧飯。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們便三個一伙,五個一群,湊了掛面、雞蛋,帶上炊具來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燒火煮面條。做好后,再往鍋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飯時,誰若吃到女工用品,誰就會心靈手巧,這就是吃“巧巧飯”。吃完“巧巧飯”,就去看柏樹開花,誰看了柏樹開花,誰就會交上好運氣。待旭日東升,她們就到麥田里“踏青”,據說:“清明踏了青,不患腳疼病。”
3.學習古詩《蘇堤清明即事》。
這首古詩是宋代詩人吳惟信描寫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給幼兒講解古詩的意思,啟發幼兒想象古人春游時的熱鬧景象。
4.仿編兒歌:“春天來”。指導幼兒用簡煉的語句總結描繪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嘩嘩笑,小魚小蝦戲耍鬧。
相關文章:
1.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
2.清明節幼兒園文化活動方案
3.幼兒園清明節教育活動方案
4.紀念中國70華誕活動
5.20__慶祝中國70載風雨兼程
6.20__清明節的一天作文5篇
2024幼兒園清明節活動總結 篇2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精神,號召學生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并為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達到人人參與,人人受教育的目的,我校開展了以“緬懷先烈先人先賢弘揚清明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取得較好成效,總結如下:
一、開展中隊主題會,做好革命傳統教育
利用班隊會時間,各中隊在進行安全教育的基礎上,中隊輔導員和隊員搜集了大量關于清明節的由來和革命傳統知識,隊員們通過教育更加了解清明節的意義,在熟知革命歷史的基礎上,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祭掃活動的深刻意義。
二、組織升旗儀式緬懷先烈
我校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值周副校長以“緬懷先烈先人先賢弘揚清明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了國旗下的講話,宣傳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對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革命傳統教育。學生代表上臺發言,提出向先輩學習的倡議書。
三、廣泛開展清明“黑板報手抄報書畫”征集活動
為更好的讓隊員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人、先賢的崇高精神,我校在3—6年級隊員中開展了清明祭文的征集活動。有的隊員將對革命先烈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哀思給予祭文中,表達了現代少先隊員對革命先烈滿腔熱愛,有的將自己對先烈的敬仰融入到了自己的書畫作品中,立志學習先烈的高尚情操。
四、開展頌古詩,讀佳作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我校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各年級、中隊組織隊員利用每天下午讀報時間誦讀了革命愛國詩篇,朗讀了大量革命英雄故事。在周二與周四下午廣播時間中校園廣播員們也將自己搜集的先輩英勇事跡誦讀出來。隊員們在誦讀活動情緒高昂,被革命英雄事跡鼓舞激勵,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少先隊員繼承優良傳統,做創新創優的新時代少先隊員,樹立從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崇高的理想。
2024幼兒園清明節活動總結 篇3
春分過后,大地上萬物競相吐露生機。聽得見小麥呼呼地拔節,看得出油菜花刷刷地變黃。真是滿目蔥蘢,彌望希望,怎能不叫人油然而生對生命的敬意!轉眼間,清明節快到了,又一次憶起那些逝去的生命。
清明佳節,我們常常記住的是故去的親人,其實,那些為祖國、人民犧牲的英烈們,尤其本土的烈士們,也是永遠值得我們世代祭祀的!
今年春節后的一天,鎮文化站到我村放露天電影,放映員老謝不知怎的就了解我的情況,主動與我搭訕:“聽說朱老師寫得一筆好文章呢,我有一事相求?”我很是疑惑地對著他:“只要我能做到,你盡管說。”他便十分感激地向我介紹了他哥哥謝文才烈士的一些情況,還特別傷感地強調,他自己限于水平,雖很早就想宣傳本鎮為數不多的烈士哥哥,卻總未能如愿。加之哥哥也只是普通農家孩子出生,除他們深知的勤勞儉樸外,也沒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
我有自知之明,怎么也不算會寫文章的人?可聽到這些,我忽然間覺得我肩上突然壓上了一副擔子,我有責任盡我的能力,喚起大家的記憶,祭祀逝去的英靈,因為他們是不該被忘卻的,不該“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星期三下午,我和學校政教處陳主任一起,專門抽空去瞻仰了謝文才烈士墓碑。蒼松翠柏中,莊嚴、巍峨的紀念碑下,排列整齊的四十座墓冢,讓人肅然起敬。緩步其間,眼前頓覺消煙彌漫,耳畔全是槍林彈雨。最東南角,赫然屹立“謝文才烈士墓碑”,我們佇立瞻仰。資料顯示:謝文才烈士,萬盈鄉人。1979年參加35112部隊。他勤勞儉樸,團結同志,尊敬首長,在戰斗中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多次深入敵人心臟,摸清敵情,沉重地打擊敵人。1980年,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光榮犧牲,榮立三等功。
謝文才烈士為國捐軀四十一年了,作為本鎮的人,同輩人,抑或晚輩人,我們竟一無所知,從不曾祭祀!我十分動情地跟我的學生們講:烈士的殺敵本領,榮立戰功且不談,單勤勞儉樸、尊敬師長就夠我們學習一輩子的。試想,一個懶惰的人,鋪張浪費的人,不知禮節的人,能成為同齡人里的佼佼者,能成得了大器?何況“天道酬勤”、“勤能補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現在的學生,不缺優裕的生活,最需勤儉的品德和遠大的抱負。早就應該在清明祭祀中,學習先烈們的高尚人格了。
今年清明節,我們祭祀英烈:少年心事當拿云,興家強國擔重任。又到清明掃墓日,祭祀本土英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