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憶親人的作文(精選3篇)
清明時節憶親人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詩人杜所說寫的《清明》里面的其中一句。眼看清明節就快到了,我興奮得不得了,還記得去年掃墓時我和姐姐把墓清理得可干凈啦,還能一邊吃東西一邊掃墓。但也遇到了不少煩心事。
那一天清明節,學校放半天假。我就和全家一起去掃墓,緬懷先人。準備就緒后,大家向目的出發咯。
到了墓地后,我們便開始尋找第一個目標——太姥姥的墳。這里到處野草叢生,看不清腳下的路,可危險了,我們每人撿了一根木棍探路。九拐八彎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只見墳邊長滿了許多無名雜草,去年貼的已被雨水洗得發白的紙錢七零八落的貼在四周。叔叔大步走過去,攏住一大把野草用力扯起,甩到一旁。奶奶仔細的清理墳上舊紙錢,把祭品擺好后,又燒了柱香。我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地搶紙錢,然后把紙錢貼在四周幾墳上。正但我專心貼紙錢時,身后“轟”的一聲,震耳欲聾,我險些跌倒。轉身一看,原來是有人在放“轟天炮”,怪不得這么嚇人。我不禁想:為什么他們要燃放鞭炮呢?打擾先祖可是大不敬的哦,再說萬一引燃山火可就不妙了!
掃完太姥姥得墳,我們向另一個目標前進。走了大半天,還是沒見著目標,腿也麻了,腰也酸了。弟弟不禁發牢騷,“爸爸,舅公的墓到底在哪兒呀,怎么還沒見著?”“乖,你看不就在哪里。”爸爸指著一個堆滿鞭炮屑的土包子說。“啥,這是舅公的墳?”我們不可置信的問。“嗯”。得到確認后,我們跑過去,扒開碎屑一看,果然是舅公的墳。姐姐氣氛的咒罵道:“是誰這么缺德,把鞭炮亂扔到別人墳上?”雖然有點不快,可是找到墓地所在,心里當然高興,總要有點曲折,才不會重演每一年的掃墓情景,可是今年的掃墓令我看到了另一種文明的退化。
在掃墓的一路上,有喜有憂,有驚有怒,有笑有淚。回家后,我的心里波濤洶涌,思緒萬千。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某些文明卻一直在倒退。緬懷先人的掃墓,演變成另一種“野蠻”。難道這就是對先人的悼念?難道這就是我們每年的今天所要上演的鬧劇?蒼天無語,我心有淚。
清明時節憶親人的作文 篇2
走在戶外,一股股冷颼颼的風親吻在面頰上,一陣陣和煦的春雨拍打在身上,一縷縷花香在空中隨風舞蹈,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啊,這幾天陰雨連綿,讓人的心情也隨之頗不爽,難道天氣與心情也是一對孿生兄弟么?
孤獨處,我來到一片荒涼之地,見有不少墳墓,而且似乎也添了幾座新墳,后人們正在上墳,通過這些古老而傳統的方式來寄托著他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也讓我觸景生情,想起我的爺爺,我那可親可敬的的爺爺!
爺爺是個高壽之人,于去年農歷年底去世,終年95歲。如果算上閏年閏月,也是個足百歲之人了!除高壽外,爺爺一生無大疾,很少吃藥打針,偶爾傷風感冒,用的也都是些土方,像什么喝姜湯之類的,所以他的抵抗力特強,也讓我們后輩刮目相看。基于這些原因,爺爺走得非常安詳,無任何痛苦,也無任何牽掛。
說到牽掛,那得要說說我本人了。因為我弟兄三人,我排行老大,可我在個問題上走了許多彎路,兩個弟弟都已成家多年,于是而立之年的我自然就成了爺爺心頭的老大難。不管我是在家里工作,還是在外地打拼,每次電話內容都離不開我,千叮嚀萬囑咐:早日成家呀,否則讓我帶著遺憾進棺材,我死也不瞑目。許是上天也有好生之德,老天也在眷念著我和爺爺,最終我尋到了一門如意的個人生活,而且爺爺臨終前還見到他那可愛的重孫——我的女兒!
爺爺是個苦命之人。記得爺爺說過,小時候家里窮,吃了上餐愁下頓。后來幫地主放牛,也非常盡心稱職,甚至連地主也都很喜歡他。可是窮人的命也窮,在爺爺十歲那年,曾祖爺爺和曾祖奶奶離他而去,孤身一人的他從湖南逃荒到湖北,就是靠這股勤勞和不服輸的勁兒最終安身立足了。至今我想來,都覺得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歷程,足夠我們這些吃苦甚少的人學習一輩子了。所以,每當爺爺向我講述這些往事時,我都會認真聆聽。
爺爺是個多福之人。所謂先苦后甜,的確是這樣,晚年的爺爺非常幸福。他一生育有五個子女,對他都非常孝順,而且孫子孫女整整十人,標準的多子多福!人一到老年,就特別重視親情,所以每當春節團聚時,所有的后人們圍在一起,爺爺就激動得老淚盈眶,還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給重孫們壓歲錢。看著他那幸福的笑容,讓我覺得這才是幸福的真諦——沒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了!
一陣雨滴將我的記憶喚醒,我望著這些飛舞的思緒,似乎我的靈魂已在天國里和爺爺相會!是啊,在這清明特殊的時節,我更思念我爺爺了!
清明時節憶親人的作文 篇3
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娘家,我們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卜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為采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郁郁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于城里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