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趣事作文分享(精選3篇)
清明節(jié)的趣事作文分享 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窗外,雨在淅淅瀝瀝,車在顛簸的旅途中飛馳著,后箱里,放著束白黃交錯但又帶著一抹憂傷的花兒,“爺爺,我們來看您了!”
越過崇山峻嶺,滿山都有著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爸爸有些自豪地說:“這些都是你爺爺種的呢!”聲音卻仍是那么悲傷。墓前,一輪紅日在頭頂,爺爺在天國。無雨,寂靜得很,汗如瀑布一般滴在肥沃的土地上。默默地靜立在前,所有人沉默不語,屏不作聲,心中似裝著沉甸甸的包袱,終于,爸爸打破了沉寂,打掃起墓來,見狀,大人們都開始打掃起來,“吁!”我心中嘆了口氣,終于不在緘默了。
匆匆地,不愿再回首,幾滴雨水滾落下來,不一會兒,便不下了,(大人們都奇怪--怎見得是場太陽雨?)你們又何懂得?只有我知道,那是爺爺在悲傷,在哭泣喲!心中,我在默默安慰著,邊上的花格外嬌艷,挺立風中的油菜花,藍艷艷的忽忘我,還有那鮮紫的不知名花兒……
都說過“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爺爺,我親愛的爺爺,您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呢?
在20xx年的冬,您永遠地睡了。新年里,再不見您那爽朗的笑聲和那嚴厲的呵訴以及呵訴下那柔軟寵溺的心……不相信您已躺在墓中,那里荒涼寂靜,您怎么會待得住呢?你一定還在樹陰下?lián)u著扇子,看雞爭食“呵呵”地笑吧!爺爺!……
清明節(jié)的趣事作文分享 篇2
清明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jié)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jié)氣的名稱。
清明時節(jié),正是四月,氣候轉(zhuǎn)暖,萬物復蘇,正是耕種的時間,田里到處都可以看到農(nóng)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很難把握,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所以農(nóng)民下田的時候,經(jīng)常被雨淋濕。于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種用艾草拌和制成的食品,如糕、餃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壞這樣的說法。
我的家鄉(xiāng)在紹興。紹興人過清明節(jié)也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過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會做很多艾餃,蒸在籠里,熱氣騰騰,使人垂涎欲滴。咱們有時做的很考究,不僅吃起來讓人贊不絕口,連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綠色的外衣,形狀美觀。
清明的時候還要上墳,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時候,咱們會帶很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將雞鴨鵝要等到用的時候才殺死。比如說“上墳鵝”。“上墳鵝”因為飼養(yǎng)精,飼養(yǎng)時間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實在是上品。不過紹興農(nóng)家上墳用鵝,倒不是單單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托。“鵝”諧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親人看到之后不是很高興嗎?
這就是清明節(jié),這就是紹興人的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的趣事作文分享 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恍惚間又來到了十字路口.抬頭凝望那一抹煙雨,心中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蔓延開來.
清明節(jié)是懷念逝去的人的日子.每當此時,我就會想起那個弱小卻堅強的孩子.他叫吳越,是我的堂弟,曾經(jīng)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八年.之所以是曾經(jīng),是因為他患了一種先天疾病已經(jīng)夭折了,但他瘦小而脆弱的身軀內(nèi)卻有著一顆堅強的心.
他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但是從他倔強的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執(zhí)著,我們都能感受到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病重的時候,我沒能在他身邊.但是,我媽媽告訴我,在他病重那段時間,他努力地睜開眼,吃力地維持著急促的呼吸.也許,那是他對生命的渴望最明確的表現(xiàn).這也是我最欽佩他的地方.
然而,我們又該怎樣熱愛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用行動來表示,認真地對待每一天。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有沒有意義.我們必須要有符合實際的理想,并且下定決心要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有的人整天無所是事,游手好閑,有理想?yún)s注定一生碌碌無為,那么他是在浪費生命.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賜予我們生命,并且好好地把握住每一天,做該做的事,這樣才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
有人說,我們無法改變命運,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在掌握.有的人就是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因而成為了震撼世界的奇跡.比如霍金,比如海倫凱勒.所以請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其成功的機會很多.
清明節(jié),人們都說是一個悲傷沉郁的日子,但是我們要學習那些在天堂的人對生命真誠追求,要充滿希望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