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過清明節500字作文日記(精選3篇)
高中生過清明節500字作文日記 篇1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倍拍吝@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高中生過清明節500字作文日記 篇2
久居市區成天行走在高樓之間,眼前晃動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來來往往的車輛,今年的清明節到隨著父母一起去鄉下老家南科村掃墓。車行在鄉間的小路上,開闊的視野,碧綠的農田,新鮮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一路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舉目遠眺,群山連綿不絕,山上滿目青翠,就像一塊大地毯鑲嵌在大地上。近處的樹木時而靜止不動,時而隨風搖擺。各種不同的花朵也競相開放,爭奇斗艷。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機靈的小鳥在樹枝上飛來飛去還不時地回過頭來望望我們。在這古老的山村中,顯出從未有過的生機與活力。
不知不覺中,目的地到了,我們放下祭品,就開始忙開了。由于天氣炎熱,此時的我們都已是汗流浹背了。大人們在忙著掃墓和擺祭品,我們小孩子則趁著這個機會,有的在樹陰下乘涼,有的則在忙著捕蟬,好不熱鬧,山村中不時傳來歡樂的笑聲。
過了一會,長輩們已經把祭品擺好了,便招呼我們過來祭拜。祭品很豐富,有水果、食物和冥錢等。我想:這是子孫們對長輩們的一種孝敬方式吧。于是,孩子們便和大人們一起祭拜。祭拜完后照常理是要放鞭炮,這也是小孩子們喜歡清明的一個原因之一。可是今年卻沒有放,我問爸爸這是為什么?爸爸說那是因為每年清明時放鞭炮都會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我想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么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高中生過清明節500字作文日記 篇3
清明節氣,萬物伊始,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遠離紛繁事物。去田間踏青,只見阡陌交通。路上淡紫色的野草直沖天空,向頭頂的飛鳥叫囂。路旁油菜盛開,沒有人贊美,沒有人欣賞,只是靜靜地開在天地之間,淡然卻蓬勃,黃得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黃顏料從天傾瀉,在空中彌漫。也有五彩的風箏悠然地在空中俯視大地,像一朵有色的云。好像這盈滿天地之間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向上,好像我周圍的空氣都是豎直向上的,萬物就是那么有朝氣。我笑,在如山的作業間彷徨,尋不到這樣的天堂。
不高的山上漾開了綠色,猶如天地正在上淺綠色的淡妝,每一痕,都精心所畫,卻散散零零,更似自然隨意。云醒了,于是雨上清明,風,微微送來雨腥味,雨,飄飄灑灑地布滿空間,分不清是山巒翠樹還是云霧霞彩,辨不出是田野苗圃還是溪流曲徑,一陣煙雨融化了天地,把所有的色彩都捧在手里。
色彩交疊,線條參差,雨輕吟淺唱。就像水彩在水中渲染;就像深深淺淺的色彩有了生命,肆意流淌;就像大海漲潮時波浪的共鳴;就像床前的風鈴在訴說著江南的墨韻色點,擦皴水影……就像遠方有琴,愀然空靈。
雨中飄來清香,青的味道,好像驅散了空氣中原本的糟粕。路邊的青都靜默著,好像都是大師,袖手無言味最長。狗兒輕邁著步子,在微雨中踏著沒蹄淺草,悠然地行走。成雙的鳥兒品味追逐的快樂,便把垂釣春水的柳枝作為中轉站。悠悠的,幾篇柳葉脈脈含情地飄下……
我走在一條田間小路上,一邊走著,一邊忘記了自己在干什么,更說不出曾經的焦頭爛額是什么樣子,也記不清考試后悲傷快樂是什么感覺,一切都溶在了清明的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