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心得總結(精選3篇)
2023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心得總結 篇1
清明節就要到了,這是個祭奠先祖、慎終追遠的日子。筆者以為,在祭奠自家先祖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胸該開闊些。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個家組成這個國家,不少英烈曾經為了這個國家的誕生、發展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從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一大批仁人志士拋頭?、灑熱血,這才迎來了新生的共和國政權,這才有了今天的和平陽光。
“清明祭英烈”,讓我們的心胸開闊些。清明節,大多數人會祭拜自家的祖先,回味先祖的教誨,回味家族的家風、家訓、家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關懷自己的家庭,這沒什么不對。但一個有主人翁意識的國民,不能僅停留于此,要多想想我們的國家。想當年,陸游那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網上祭英烈,正是以國民的名義向英烈致敬,以今天國家取得的成就向他們致敬,是以今天國家的嶄新面貌告慰英烈的忠魂。清明節前夕,一批志愿軍戰士的遺骸歸葬沈陽志愿軍烈士陵園,國家不曾忘記曾經拋頭?、灑熱血的英烈們,每個國民也不該忘記英烈們。
“清明祭英烈”,從對英烈的致敬中汲取奮發有為的正能量。清明節的時候,每位國民都應該悼念英烈、告慰英烈。英烈們為了國家作出了犧牲。英烈們為了國家不惜拋頭?、灑熱血,這是他們在那個時代的使命,為了國家的前途、命運,他們犧牲了最可寶貴的生命,這是值得今人尊敬的。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日益提升,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又近了一步。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想想英烈們的付出,我們今天更應該肩負起時代使命,這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更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中國夢,每個人都要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致敬英烈,在反思自己的時候,要從英烈身上汲取事業心、使命感、責任感、擔當精神等正能量。回味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會讓今天的我們更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每位國民都要增強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取得了成績不能沾沾自喜,而應該再接再厲、再攀高峰、再創輝煌。
“清明祭英烈”,涵養了國民的家國情懷。每個國民都應該在祭拜英烈的過程中,增強主人翁精神,勤奮學習、踏實工作,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2023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心得總結 篇2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建設人民滿意城市,根據市文明辦《關于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的通知》(長文明辦[20xx]2號)的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通知要求,我校積極響應區有關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的號召,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我們的清明節”活動。現將有關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主題
春萌大地,緬懷英雄——我們的清明節
二、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0日——20xx年4月10日
三、活動對象
全體師生
四、具體活動情況
1、“春萌大地道清明”——深入了解節日民俗文化。
大隊部深入挖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以國旗下講話、主題隊會、夕會廣播等形式,開展“春萌大地道清明”主題宣傳。
4月3日,楚娃電視臺播放的“清明節的故事”系列視頻,在學生中收到很好的反響。同學們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魅力。
2、“慎終追遠、緬懷先輩”——廣泛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①、各班精心布置了“慎終追遠、緬懷先輩”主題板報,讓廣大少年兒童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②、4月10日下午各班以“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為主題組織班隊活動,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特色鮮明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引導孩子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具體情況如下:
低年級:組織觀看校園網上的經典音樂歌舞史詩——《東方紅》,交流觀感,激發愛國情感;
中年級:組織“清明詩文朗誦會”,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各班還將誦讀的資料及學生的誦讀體會上傳到校園網的“楚怡孩子”欄目中。
高年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向湯楊同志學習”的活動。認真學習,并以撰寫學習心得的形式,分享學習成果。
③、4月8日組織學生參加了由中共長沙市芙蓉區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文體局、區民政局聯合主辦的“緬懷、思念、珍愛、奮進”——“相約中國節”清明節廣場月月演活動,并參演了現場節目表演。
3、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全體師生積極參加“網上祭英烈”活動,網上祭奠、交流感言,抒發對先烈、英雄的崇敬和無限思念之情。
在這個慎終追遠的四月,我校面向廣大師生廣泛開展“我們的清明節”主題活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楚怡孩子在豐富的活動中深受教育,并在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2023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心得總結 篇3
為了保證20xx年清明群眾祭掃活動順利進行,及時應對突發事件,確保祭掃群眾的人身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寧德市民政局根據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關于清明節工作部署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維護群眾利益為宗旨,圍繞“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題,大力開展“行風建設月”活動,注重做好清明期間的安全保障、優質服務和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倡導文明、安全、低碳、環保的祭掃方式,加強部門協作,各項應對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了我市清明節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有序。據統計, 4月2日-4月4日,全市公墓、殯儀館等群眾祭掃現場共安排工作人員794人/次,迎接祭掃群眾115983人/次、機動車15934輛/次(其中四個觀察點安排工作人員407人次,迎接祭掃群眾62470人次、機動車6731輛/次)全市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現將今年清明節工作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貫徹落實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有關清明節工作部署,寧德市制定下發了《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清明節期間殯葬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寧政辦[20xx]59號)和《寧德市民政局關于印發<20xx年全市清明節工作方案>的通知》 (寧政民[20xx]36號),并設立清明節工作辦公室公司清明節活動總結。寧德市民政局召開專題會議,徐孝衛局長就做好清明節期間殯葬改革有關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徐局長要求,一是做好清明節值班工作,密切關注各縣市的祭祀動態,做好管理指導和上傳下達工作。二是組織人員開展清明節工作檢查。特別是全市祭祀人員密集的四個點(蕉城區殯儀館、蕉城區麒麟山公墓、霞浦縣殯儀館、福安市龜龍山公墓),要積極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工作應急預案。三是抓好清明節期間的專項治理亂建墳墓工作。繼續推進墳前綠化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嚴厲打擊亂建墳墓、舊墓翻新行為,鞏固專項治理工作成果。四是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殯改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制定和完善殯葬惠民政策,切實減輕困難群體喪葬負擔,同時要加強政策宣傳,及時報道惠民殯葬新政策、新舉措。
3月31日,寧德市民政局組織相關人員,深入蕉城等地檢查清明節工作準備情況,并就“文明祭掃,平安清明”工作做了相應的指導。
各縣(市、區)相應下發清明節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清明節聯席工作會議,召集林業、國土、文明、交通、公安、消防、工商、物價等部門,部署墳墓綠化、安全用火、交通疏導、祭祀服務、人車流量統計等工作。明確各殯葬服務單位的工作職責,通力合作,確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工作目標的完成。蕉城區、古田縣、福安市等地針對高峰日祭掃群眾多的情況,在主要路段和重點工作崗位增設了工作人員,交警部門將容易擁堵地段實行了交通管制,保證了道路暢通,蕉城區公交公司也臨時增設通往公墓、陵園和殯儀館的公交專線,大大地方便了祭掃群眾的出行。
二、健全清明節工作機制。一是建立24小時值班。市縣兩級的清明節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天安排人員值班,及時處置問題。各縣(市、區)殯葬執法大隊安排人員全天侯上路巡查,重點監測清明節期間的亂建、翻新墳墓現象。二做好每日信息總結、公開、上報制。市、縣清明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人員每天及時收集各個觀察點的人員、車輛、道路、安全、防火、祭掃等方面的情況,及時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如預計4月4日清明節,人員車輛大增的情況,福安市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增派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確保當天祭祀工作得順利進行。公開當天祭掃活動的情況,發布祭掃的友情提示。對于收集的信息,整合后及時上報給省廳。做到上下信息暢通,從而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三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各縣(市、區)民政局成立了清明節安全應急事件處置隊伍;加強對公墓、殯儀館等群眾集中祭掃場所的安全檢查,指導公墓盡快完善祭掃場所的安全保障設施,確保清明節期間不發生因祭掃活動引發的安全事故;針對清明節祭掃活動“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的特點,重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蕉城區開通祭祀點的公交車輛,聯系交警進行交通疏導,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在祭掃現場進行巡查,并進行防火安全教育,聘請醫護人員隨時處置突發情況,免費提供必備藥品、水等應急用品,實現了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同時,耗資3萬多元對寧古路通往麒麟山公墓的道路進行平整、維修,在危險路段安放警示牌,并且分別在殯儀館和公墓購置了祭物焚化爐等設施,方便群眾祭掃。
三、積極開展“行風建設月”活動。要求各殯葬服務單位以清明節工作為契機,充分認識行風建設在推進殯葬改革,特別是做好清明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行風建設月”活動,不斷豐富服務內涵、創新服務形式、提升服務水平,著力研究群眾對殯葬服務的新需求;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強化為民、專業、廉潔服務意識;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力量清理解決殯葬服務收費、服務環境、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等問題。樹立殯葬行業良好形象,努力實現規范服務、文明服務、誠信服務和優質服務。公布服務監督電話,安排專人負責受理群眾的咨詢、投訴工作,及時辦結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公布處理結果,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并努力實現“行風建設月”活動常態化,推動我市殯葬服務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
四、廣泛開展宣傳活動。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為主題,大力開展殯葬改革的宣傳活動,通過電視播報、電臺傳播、懸掛標語、宣傳車、派發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文明祭祀、安全防火等知識。貫徹科學發展觀,弘揚健康向上的殯葬民俗。引導和鼓勵群眾選擇骨灰樹葬、花葬、海葬等生態葬法,推廣小型墓、壁葬、寄存等節地葬式,著力營造文明科學的喪葬風尚。積極推廣鮮花祭掃、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會等健康文明的新祭掃形式,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低俗的喪葬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