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精選5篇)
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 篇1
不可久臥 廣步于庭
“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也是春天的養生要領。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其實很簡單。此節氣正是“春瘟”流行的時候,不過也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在家坐臥太久,因為“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所以,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情,在庭院里散散步,甚至可以隨意地披開頭發,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伸展一下筋骨。
適當穿衣 避免病生
季節變幻之時,往往是疾病高發期,因為“人與天地相應”,機體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對氣候、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春夏之交也不例外,此時多風、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各種致病因子都處于活躍階段,加之人肌表衛外能力較差,許多疾病就會發生。我們的祖先積累了豐富的季節病防治經驗,對于各種季節病都有可防、可控、可治的方法。因此,不必大驚小怪。
就春季養生而言,要掌握這些特點,順應時令。如不宜過早減少衣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患和感染性疾病。
特別是居住北方的人和抗病力較差的老人、兒童,更不應過早、過快減去衣服。如溫度確已升高,不妨適當減去上衣,但最好準備一個背心,保護好腰背部。同時注意護好腿部,因為人體下半部身體的血液循環沒有上半身好,很容易受風寒侵襲。
現在,一些女孩子過早把肚臍露出來的習慣也對健康不利。肚臍,中醫稱為“神闕”穴,既是機體新陳代謝的重要通道,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部位,更是邪氣(多種致病因素,如細菌等)入侵人體的通路。肚臍受寒、感邪,多種疾病接踵而至,如腹痛、月經不調等。
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 篇2
夜臥早起 以使志生
人們總認為春分一過就正式進入春天了,故常有“俏春寒”之說。其實,氣象學上,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一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高于10℃,才表示進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都會升到12℃以上?梢赃@么說,清明到來,春天才真正來了。
關于春季養生,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得非常清楚: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的規律,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些,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這個時節,應該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
當然,這里說的晚睡,并不是讓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雞早”,而是相對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適當地晚睡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
精神調養 著眼于“生”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發、蟄蟲蘇醒,一派欣欣向榮,可謂“天地俱生”。具體到人,亦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在精神調養方面,著眼于一個“生”字。如何是“生”?上面提到了“以使志生”,就是說人們在春天要讓自己的意志生發,而不要使情緒抑郁,應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一定要讓情志生機盎然。
栽花種樹 人更舒展
居室綠化也是春季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春天是適宜栽花種樹的時候,而綠化有益于人的健康長壽,故在我國民間也素有“樹木花草栽庭院,空氣新鮮人舒展”的說法。若能常在靜謐、芬芳、優美的綠色環境中生活,人體皮膚溫度可降低1℃-2.2℃,脈搏每分鐘可減少4-8次,且血流緩慢、呼吸均勻、心情舒暢,春天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這對于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神經衰弱以及呼吸道疾病都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具體到現實中,可把家庭綠化的重點放在陽臺上,在陽臺種些花卉、擺上盆景,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如果陽臺面積較大,還可以用花盆種植攀緣類植物,如牽;ā⑹\蘿等。它們的藤蔓爬滿陽臺、綠滿窗前,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
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 篇3
健身強體 怡神靜心
運動對強健身體很重要,春季運動應以“慢”運動為主,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如春游、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并不劇烈的球類運動。
如此運動是為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使之獲得更多氧氣,以使腦組織得到較多的血液和氧氣,從而適應機體對季節性變化的需求。
在晨曦初露之時,靜心清神,面對東方,自然勻稱地慢慢做腹式呼吸(氣納丹田)10~15分鐘。有利于濁氣的排出和清氣的吸入,通過新陳代謝的加強直接改善肺的功能。同時,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氣管炎、肺氣腫等的作用。
春季飲食也應符合季節的特點;驹瓌t是養肺、疏肝、健脾,食物以清淡、富于營養為主,適當增加酸味食物、重點增加甘味食物的嚴責來搭配?晒 選擇的飲食物品種太多,我用幾句順口溜來概括它:“春天里來日漸暖,助長陽氣是要點,時鮮蔬菜要多食,厚味飲食應轉淡,酒肉辛辣宜少吃,五味巧配甘為 先。”
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 篇4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會隨著春風再回來銜泥筑巢;楊柳枯黃葉子落了,會伴著春雨再度泛青。可是,親愛的太爺爺,您長眠在冰冷的墓地下已經很久很久了,重孫女和您近在遲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換也無法再一次聽見您的聲音。
每一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絲絲淡淡的憂傷。我和父母懷著難以言表的心情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依然燦爛,可在我嚴重卻格外暗淡;天空依舊蔚藍,可在我嚴重卻格外灰暗……。
到了墓地,再沉重的步伐也有終點。此時,我心中只有一句話:“太爺爺,你還好嗎?我來看你了!
冰冷的天氣,冰冷的墓碑,我想起了曾經與太爺爺共同度過的那些時光……在我小時候,太爺爺依然健朗。那時,他總是用粗糙的手摸著我的頭,把我抱在懷中,在院子里給我講那些老故事,老傳說……
有一次,快過年的時候,太爺爺看到我來了,從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百元票子,“我的寶貝乖重孫子,你看看,太爺爺今年攢了好多錢,給你一張,去買好吃的!蹦菚r的我還小,不知道當時的太爺爺每月只有60元的工資,也不知道他是怎樣的省吃儉用。
到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太爺爺的模樣了,可心中依然會浮現他模糊的笑容。
一年一度清明節,一個充滿生機的日子,也是一個思念親人的日子。正如詩人杜牧所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養生有哪些講究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聽到這首杜牧的詩,就讓我想起了清明節。
說到清明節的習俗,歷史最悠久的就要數掃墓了。這天,我和親戚們一起來到了安息堂。安息堂很大,讓人沒有一絲恐懼。走上臺階,一眼望去,一樓有許多房間。我一言不發,跟著大人默默走進其中的一間。我的目光不斷在放骨灰盒的架子上盤旋著。找到了,爺爺的照片!他微微笑著,好像在高興我們來看他了。接著,我們來給爺爺燒紙錢,我也參加了進來,心想:爺爺,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你要收好。我一定會用好成績來報答你的,不辜負你的期盼。那燒進去的紙錢像白蝴蝶一樣,翩翩向天堂飛去,帶著每個人的祝福飛去。離開了安息堂,我們來到了我的老家——陶中房。
來陶中房干什么?當然是踏青啦!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菜地,許多嬌艷的花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被花兒包圍著,還有許多蝴蝶圍繞著花兒飛舞,真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一路走過去,有野花、油菜花、蝴蝶蘭……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正當我陶醉在著迷人的花世界中,媽媽的喊聲把我吸引過去了。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團團的棉花呀!我輕輕的采下一朵棉花,哇,這還是我第一次摸到棉花呢!真讓我大開眼界。放眼望去,大片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美不勝收。聞一聞,有一股芳香撲鼻而來。再聞一聞地上的野花,香味純凈疏淡,還帶著泥土的芳香。
該回家了,我們告別了田野,告別了村民。清明真是一個神圣而又難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