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精選7篇)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人們有一項最喜愛的活動,那就是放風箏。據說清明時節放風箏,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呢!今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風和日麗,最適合放風箏了。我、弟弟和妹妹一起去了齊山植物園放風箏,我們既激動,又興奮,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那兒。幾分鐘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來到風箏店,只見各式各樣的風箏擺滿了店鋪,讓我不知應該挑選哪只好了,經過一翻挑選,我買了一只老虎風箏,我們各自寫上了自己的心愿,準備去放風箏了。
我們拿著風箏,一起走進公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風箏飛在空中,有蝙蝠式樣的、沙燕的、飛機式樣的,讓我們三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看見了這只,又看見了那一只,看清楚了那只,另一只又飛了出來,這時我真希望自己長了許多眼睛分開看。不是是弟弟還是妹妹,說了一句:“別看了,快放吧!”把我從思索中拉了回來。我們三個左手拿著線軸,右手拿著風箏,一點一點地放線,可是風箏就像一片死氣沉沉的大樹葉在地上“走”。
我們換了一種方法,就是一人拿著風箏一人放線,果然這種方法立竿見影,風箏慢慢飛起來了,而且越飛越高,我的風箏就像一只大鳥,在和其它的風箏比賽呢!今天,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一天,我們三都異常地開心。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清明也是一年踏青、感悟春色的時節。今天,陽光明媚、天朗氣清,爸爸說帶我去放風箏,我高興地“蹦”了起來。
春色中的迎賓公園,花紅柳綠、春意盎然。人們或漫步在公園小道,或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小憩、還有許多人在放著風箏。賣風箏的地方五顏六色的風箏真多,有活潑可愛的小金魚、有美麗漂亮的小蝴蝶、有燦爛無比的彩虹、還有聰明機智的喜羊羊……真是千姿百態、各顯風采。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蝴蝶風箏開始放了起來。
開始連著兩次,風箏剛放上去就掉了下來,爸爸鼓勵我不要灰心,失敗乃成功之母。爸爸讓我舉著風箏迎風站立著,慢慢地邊放線,邊放往后退,只見“嗖”的一下,風箏迎著風飛上了藍天,這次風箏很順利地就飛了起來。爸爸讓我一邊放線,一邊拉拉線,蝴蝶風箏越飛越高,真像一只可愛的小蝴蝶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天空中各式各樣的風箏迎風飄揚,各具特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風箏越飛越高,我的心也仿佛跟著風箏飛向藍天,飛得很高、很遠。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3
放風箏是清明前人們最愛玩的游戲。風箏,在我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在春秋時期,有位公輸般,即神話中的“魯班”,會做木鳶,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時期,梁正武帝在臺城被侯景叛軍圍困,大臣羊侃曾用風箏系上詔書,招來援軍救駕。風箏最初的作用只是軍事上傳遞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漸演變為一種娛樂玩具。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對,后于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只限于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后,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放晦氣聯系在一起的。《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制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4
一提起放風箏,同學們都會很興奮吧?
是的,我也很喜歡放風箏。每年的清明左右,是放風箏的最佳時節,爸爸都會帶我去放風箏。
今天,爸爸就要帶我到世紀廣場去放風箏了,我急切地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恨不得像風箏一樣一下子飛到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終于到了,爸爸拿出我們的“長龍風箏”,我幫爸爸將風箏一節一節仔細地理順好,爸爸把粗粗的呢絨線上的鉤子掛在“龍頭”的掛鉤上鎖定。我便拿著“龍尾”,向后面一步一步地移動,爸爸拿著“龍頭”也向他的后面移動,待將“龍身”拉直后,我們默契地等待著稍大一點的好風的到來,因為“長龍”需要較大一點的風力才能起飛。
好風來了,爸爸迅急地把“龍頭”向上一拋,手拉著呢絨線,緊盯著它的起伏,倒著身子后退著小跑起來。就在爸爸拋“龍頭”的瞬間,我將“龍尾”平穩地向上一托,風箏便隨著爸爸的掌控,稍微有些沉重地飄了起來,漸漸地升高,漸漸地輕穎,它一直攀升,進而由大變小,越來越高,越來越遠,越來越瀟灑了。
我們的“長龍”在天上隨風起伏,上下舞動,左右地搖首擺尾。爸爸緊握著線拐,努力地壓線、松線、收線、放線,動作嫻熟優美,灑脫自然。
爸爸看我怔怔的樣子,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笑哈哈地對我說:“兒子,不要急,你長大了,肯定會比我會放風箏的!”我轉過神來,堅定的說道:“我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將風箏放的又好又高。”
我望著天上的“長龍”,自豪于我是龍的傳人,中華是龍的故鄉,中國人自古就有龍的精神。是龍,就要凌霄九天,是龍,就要有凌云的壯志,是龍,就要自強不息。
清明放風箏,使我明白了,龍要翱翔云天,就必須有一個湛藍的天空。我是一只有待騰飛的雛龍,我的天空就是浩瀚的知識空域。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室外天氣暖融融的,微風拂面,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體育公園放風箏,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放風箏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結果,風箏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和我作對,剛剛飛上天,還來不及高興,就大頭朝下掉了下來,我有些灰心。爸爸說:"你可不要小看這放風箏,放風箏可是有技巧的,要迎著風奔跑,邊跑邊放線,直到風箏穩定的漂在空中,風箏要落下時,要按方向拉緊風箏的線。"我按照爸爸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我的風箏,高高飄揚在空中了。但是我的手卻被風箏線拉傷了。
其實我就是一只要飛上天空的風箏,爸爸媽媽就是風箏的線,當我偏離了方向,爸爸媽媽會及時地把我拉回來,有時我調皮,也會拉傷爸爸、媽媽的手,但他們從不怕痛,因為我的成長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爸爸,媽媽請放心,我一定會做一只逆風飛揚的風箏,永不退縮,朝著藍天的方向高高飛翔!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6
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去放風箏。他們帶我到一座偏僻的橋上放風箏。這座橋很寬,風又很大,而且幾乎沒幾輛車子通行。
爸爸放風箏很厲害。第一次爸爸就把風箏放上了天空,但是沒幾秒鐘就掉了下來;第二次,爸爸成功了,風箏越飛越遠,像是飛向太陽那里似的,原本比爸爸小一點的風箏已經變成一顆小黃豆了,卻漸漸的飛不高了。還是身旁觀看的老爺爺告訴我,是因為放的太遠,風箏線太重了。
我嘛,還可以。失敗了兩次后經過媽媽的指點,我終于把風箏給放了起來。可是,風箏線的另一頭忘系在線輪上了,所以風箏一下子就飛了出去。我連忙去抓線頭,可是不但沒抓到,還差點掉到河里。我想:哎新風箏飛走了,沒風箏放了。這時,我發現脫線的風箏像是沒頭沒腦的蜻蜓在空中亂飛,不一會兒就掉到了附近的油菜花田里。爸爸把已經放成黃豆的風箏給我,幫我去撿風箏,并且把風箏線頭綁好。
我又放起了風箏。這次媽媽加大了難度,要我把風箏放出去再收回來。放是好放的,可是要成功的收回風箏就難多了。我好不容易收回了一段,可風娃娃這調皮的孩子,趁我不注意,忽然加大了馬力,使我收回來的線又放出了一些,還好我反應快,否則我的辛苦就白費了。我又收回了一段。媽媽看我收的那么認真,于是又加了一個條件;風箏不能掉下來。風娃娃又和我作戰了,東吹吹西吹吹,使我東奔西跑。終于收起風箏了,媽媽看了,夸獎我是個懂得堅持到底的女孩兒。
放風箏真開心啊!
關于清明節放風箏的作文 篇7
到了暖和的春天,清明節的前后幾天是放風箏的好天氣。今天老師帶我們去華僑中學放風箏。
來到華僑中學,老師讓我們選好風箏,我精挑細選的選出來一個蝴蝶風箏,我把風箏放在地上安裝好以后,迫不及待的開始放風箏。可是我跑呀跑,無論跑多快,風箏還是飛不起來。我讓老師幫我舉一下風箏,我跑了起來,風箏飛起來了,我心想:我會放風箏了!可是還沒等我高興了一會兒,風箏就像一片葉子落地了。這時一位女老師走了過來教我放風箏,她說:“剛放風箏時要把線收短一些,也不要太短,放風箏時等風箏已經飛上天了,再把線放長一些才能飛得高。”我高興地說:“謝謝你,我明白了。”
我先把線縮短,再看了風的方向是往左邊,我就往右邊跑,我看著向前跑去,看到風箏飛起來了,我趕緊往上扯著線,輕輕的拉著,看風箏放風箏越飛越高,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天上飛的蝴蝶風箏,在藍天的映襯下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今天終于感受到了,“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