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初二作文閱讀(通用3篇)
清明節(jié)的初二作文閱讀 篇1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jié),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清明節(jié)那天,綿綿細(xì)雨,似千萬條銀絲,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像蛛絲一樣輕,像針尖一樣細(xì),像棉線一樣長。
早餐后,我隨著爸爸媽媽一同去掃墓。一路上,媽媽跟我說,清明節(jié)是一個后人祭奠先人的節(jié)日,而掃墓呢,就是拜祭祖宗的一種形式,把他們的墓地清理干凈,除去雜草雜物,代表我們對祖宗的懷念。
我們走小路,鄉(xiāng)間小路上下了雨后一片泥濘可是卻十分美。小雨滴打在我們的面頰上十分的涼爽,又好像在唱一首歌,我們邊走邊欣賞景色:小路上到處都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他們爭芳吐艷,一朵比一多好看。不久就道了。我們給老爺上墳,那有點(diǎn)高,我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那兒是土墳,又剛下過雨所以十分的滑,我差一點(diǎn)就摔倒了,幸好姐姐把我扶著。
我們給老爺先燒了點(diǎn)紙,然后放了一串鞭炮,表失去邪。大人們?nèi)〕龉┢窋[在墳前,點(diǎn)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
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祖先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diǎn)闖了禍,趕緊在祖先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jié)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清明節(jié)的初二作文閱讀 篇2
“沙沙沙……”聽,窗外下著雨。雨點(diǎn)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落在窗上,像一滴滴眼淚,掉在地上,變成水坑。今天是清明節(jié),卻下著蒙蒙細(xì)雨。我。弟弟和媽媽坐著舅舅的轎車,開到山腳下。下了車,大家都撐著雨傘。五彩繽紛的雨傘在雨的夢境中,顯得格外耀眼。雨點(diǎn)在雨傘上,又漸漸地滴在了我們的身上,手上,鞋上,全身都是水,使人感到冷颼颼的。山路上全是泥濘,每個人的鞋的表面都“包”著一層黃泥。
來到墳?zāi)骨埃暝絹碓酱螅嗽絹碓蕉唷5艿苊妹脗円膊欢拢还茏约和锩鏀D,好讓自己能燒到紙錢。他們一擠,雨傘上的雨水全灑在我身上,我可真成了“落湯雞”了。終于輪到我燒紙錢,我拿起紙錢燒了起來,還沒來得及燒另一張紙錢,火早已被雨水給撲滅了。
我生氣了,腳可真癢,真想把那一堆已燒完的紙錢給踢了。
下山了,我一身是水,就連鞋子里都是水。這次的清明節(jié),缺少樂趣,缺少通衢,更缺少太陽的情趣;這次的清明節(jié)只能說“只有倒霉!”
清明節(jié)的初二作文閱讀 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jié)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shù)那迕鞴?jié)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xì)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fēng)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xiàn),藍(lán)藍(lán)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fēng)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jié),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