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精選5篇)
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 篇1
臨近清明,校園組織全體師生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下午,我們手拿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革命烈士陵園。
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革命烈士陵園里寬闊的道路上。來到一個巨大的碑下,我們停止了腳步,舉目望去,碑上寫著永垂不朽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碑下,一個潔白的花圈靜靜地躺在上面,那兩根漫天飛舞的布條像眼淚似的在為英雄們感到悲傷,旁邊郁郁蔥蔥的幾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為革命烈士們哭泣。正當我們滿懷悲傷情緒為革命烈士們嘆息時,少先隊員代表朗讀了為革命烈士們精心準備的悼辭的聲音傳到了我們耳邊,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誦使我們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層悲痛。
請全體同學為革命烈士們默哀一分鐘!隨著大隊長的這句話,我們都低下了頭,一分鐘過后我們又抬起了頭。請各班同學為革命革命烈士獻花!一曲鏗鏘有力的《歌唱祖國》突然響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沒有革命烈士們,怎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革命烈士們,五星紅旗怎能那么鮮艷?我們一定要好好感激革命烈士們!于是,我鄭重地將手中的小白花獻給了革命烈士們。此時此刻的小白花不僅代表了我們對革命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還表示出我們會好好學習,繼承革命先烈樂于奉獻的光榮傳統!
祭奠儀式結束了,我們又在公園里玩了一會兒,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想: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們卻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而且還時不時地惹長輩生氣,我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排隊了!一聲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緒,我立刻爬起來,跟著隊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革命烈士陵園。
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 篇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干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我的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盡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盡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我的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愿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于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我的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夜晚,我的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舍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后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于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后不管再遠,在忙,每年傳統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 篇3
傳統清明節到了,我跟我的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夜晚,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傳統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傳統清明節啊,傳統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 篇4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在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高三的清明節的作文分享 篇5
今年,我因今年有時間回鄉下,要回去拜山!苦惱的我完全沒回鄉下拜山的興趣,可他逼著我不得不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叔叔阿姨們踏著艱難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著用雪碧瓶裝著稀稀的白粥,右手提著一大袋白饅頭。山中彌漫著白白的霧水,還不時下起蒙蒙細雨。因為腳下的路是黃泥路,一下雨就特別的滑,所以要特別心的行走。大馬虎的我,大人們還沒說完,我一腳才進的泥坑里頭,白色的回力鞋全都變成黃色。
這天我可真倒霉,還沒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一跤,差一點就扭到腳!走半個多鐘,終于來到第一座墓。我松一口氣,但一轉完彎,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開始急說:“這可怎么辦,沒法過!哎~”叔公大聲說:“的跟在大人后面,中年人拿著鐮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著鐮刀來隔斷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來。“當然,那你都15歲半,都快成年,當然要干點東西啦,不用干就有東西的嗎?”叔公怒氣地說。我無地抽起鐮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終于費九牛二虎之力開出一條道,這道僅容一人通過。來到墓旁,我那張報紙終于派上用場,我用來鋪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覺得全身癢癢的,我撓撓背又撓撓大腿,全身被我撓得通紅。我告訴大人,大人幫我翻開衣服,一開背上一點一點的大紅點。我問:“這是怎么回事?怎么會這樣好癢啊!”“肯定是那些紅螞蟻剛爬上去的,你沒感覺到嗎?”我苦惱的說:“我以為是流汗沒理它。原來是紅螞蟻爬上我的背部。哎呀,這可咋辦啊?”等一等下山再找藥涂一涂吧!沒辦法。誰叫你不注意啊,自己找來煩!”我低下頭,淚水一滴一滴滴在泥土上。
到下午,我終于下山。我的媽媽馬上找風油精來給我擦上。媽媽一邊擦一邊說:“你看,不讀好書以后就是這樣,過著這種難熬的生活,叔公他們天天下田干活,背都快要裂開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頂不順啦!看你不好好讀書,以后不準再任性。想干啥就想干啥,不顧后果。知道嗎?”我懺悔的說“哦!我以后再也不要那么任性,一定要考好中考,將來就不用干粗活。”
在這次的拜山過程中,我親身體驗一番,我深感后悔。農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夠熬過的,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如果不想這樣,一定要好好讀書,搞好學習。雖然幸苦這十幾年,但將來幸福卻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