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請假條的范本(通用14篇)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
尊敬的領導:
本人定于*年*月*日舉行婚禮(本人今年*歲屬于晚婚),特向單位申請
天假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望批準!
申請人:
*年*月*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2
尊敬的公司領導:
本人于x年x月x日登記結婚,并屬于晚婚。根據(jù)國家有關婚假規(guī)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現(xiàn)特向領導請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計15天,請予以審批。
特此申請
申請人:
x年x月x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3
尊敬的領導:
您好!
因為家里有人去世,作為晚輩在禮節(jié)上應該盡孝。所以我特地向您請假一天,前去為親人送葬。希望予以批準!學生感激不盡!
申請人:
xx年xx月xx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4
尊敬的領導:
由于婚期已近,我和未婚妻的結婚吉日擇于20xx年X月X日(農(nóng)歷正月初六),現(xiàn)特向領導請假,自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間需準備結婚事宜,望領導予以批準。
此致敬禮!
申請人:_________
時間:____年___月___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5
尊敬的公司領導:
本人出生年月為____年____月____日,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登記結婚,現(xiàn)年____歲。按照國家及地方有關婚假的規(guī)定,屬于____(晚、非晚、)婚,可享受____天婚假(包括雙休日)。現(xiàn)特向領導請求休婚假,假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共計____天。目前的工作已安排交接完畢,請領導予以審批。
特此申請
申請人:
x年x月x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6
姓名_____所在科室_____
參加工作時間_____年月
工作年限_____年;應休天數(shù)_____天
已休天數(shù)_____天;公休年度_____年
申請公休時間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共計_____天(不包括周末節(jié)假日)
科室負責人意見:__________
分管領導意見:__________
主要領導意見:__________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7
尊敬的領導:
根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單位的相關規(guī)定,本人擬申請休公假_____天,即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懇請領導予以批準為感!
申請人(簽名):__________
二〇一X年_____月_____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8
姓名 部門 職務
1、請假類別:□事假 □病假 □公假 □其他
2、請假事由:
3、請假時間:自 月 日 至 月 日 共計 天 時
批準人簽字 請假人簽字
日 期 年 月 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9
XX培訓中心:
因我行于___月___日晚舉行員工大會,任何人不得缺席,所以本人___月___日晚不能回校參加培訓。特此請假、懇望批準!
請假人:
____年____月____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0
尊敬的局領導:
本人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結婚,根據(jù)國家有關婚假規(guī)定,可享受3天婚假。另外,由于我目前已27歲,屬晚婚,可額外享受20天晚婚假。現(xiàn)申請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注:共23天)休婚假,特此申請,請予以批準!
申請人:
X年X月X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1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部(門)的__________(姓名),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需要請假(時間)從__年__月__日到__年__月__日,共( )天,請假期間的有效聯(lián)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懇請領導批準,謝謝!
負責人(簽字):
日期: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2
尊敬的領導您好:
本人由于(什么樣的原因,當然公休就不用寫事由了,理所當然的。)
——(內(nèi)容)要說明請假幾天,從哪天到哪天。
申請人:
日期:年月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3
(單位)辦公室:
因本人即將臨產(chǎn),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產(chǎn)假為90天,自即日起向辦公室請產(chǎn)假。
特此請假,懇望批準!
(單位)
(部門)(姓名)
年 月 日
關于請假條的范本 篇14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將于近日結婚,婚期定在元月2號.是老人家定的.我也借此機會向您報告.因為最近比較忙,結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怎么準備,雙方父母催得特別緊,幾次打電話要我趕緊請假去辦.要我12月25日--31日務必去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現(xiàn)在正置期末,學校和班里的工作又比較繁忙,真是不好意思向您說請假的事.萬望您海涵準假.
謝謝
請假人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