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軍訓計劃書
一、軍訓目的
通過軍訓,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艱苦奮斗的作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培養后備兵員和預備役軍官、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二、軍訓要求
學生軍訓是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的必修實踐課,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依據有關規定:“高校學生軍訓是以另一種形式履行兵役義務”。所以,新生入學后必須依法參加軍訓,[蓮 山課件]接受國防教育。凡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軍事訓練的學生,必須出示醫療部門的疾病證明,寫出請假申請,經帶隊輔導員輔導員簽字,由學生工作處辦公室,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免訓。因病或其他原因需要休息的學生,必須寫請假條,經輔導員、教官同意方可休息。擅自缺訓者按曠課處理。
三、訓練時間和內容
高等學校學生集中訓練時間為3周。
政治科目:中國解放軍優良傳統、艱苦奮斗、集體主義和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時事政策,法規教育。
軍事科目:解放軍三大條令、隊列、軍體拳、內務管理等。
第二章、 軍訓的組織領導
按照軍訓指揮部辦法:
一、學校成立軍訓指揮部,由一位校領導擔任軍訓總指揮,由武裝部長、學生部長、總務長辦公室主任擔任副總指揮。指揮部成員由武裝部、學生部、教務處、校團委、宣傳部、體育教研部、總務長辦公室、學生社區服務中心、飲食服務中心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軍訓期間,按部隊編制成立軍訓團、營、連排組織。團長、政委、營、連、排長由教官擔任;副團長應由武裝部副部長擔任;副政委應由學生部副部長或團委副書記擔任;營教導員有學校每年選調有關院系的黨委書記或院系副主任擔任;連指導員、副連長由各系帶隊教師擔任;副排長由學生班班長擔任。
三、級(班)主任、輔導員原則上應作為帶隊教師參加軍訓,并跟班活動。各院系可按下列比例在班主任、輔導員中選配帶隊教師:2個班以下的院系1人,3至4個班的院系2個人,5至6個班的院系3人,7個班的院系可酌情增加。女生較多懂得院系,帶隊教師中應有一名女教師。
第三章、軍訓機構、帶隊教師主要職責
按照軍訓指揮部辦法:
一、軍訓指揮部主要工作及其職責:
1.根據國家教育部、解放軍總參、總政軍訓大綱的規定和學校的要求,制定軍政訓練計劃。
2.負責想承訓部隊和學校帶隊干部、教師傳達上級的有關指令、命令等。
3.協調學校與上級個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保障各項訓練科目的順利進行。
4.協調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及時處理矛盾,保障訓練場地、教官和學生的住宿、就餐、醫療等方面的落實。
二、軍訓團、營主要工作及其職責
1.按照指揮部統一制定的計劃組織軍政訓練科目的實施。
2.及時深入地了解訓練情況,掌握訓練進度,督促、指導、檢查各連訓練計劃的落實。
3.抓典型,總結經驗,及時組織觀摩、交流、推廣。
4.抓好軍訓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宣傳活動。
5.及時反饋信息,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印發軍訓簡報。
6.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三、帶隊教師主要工作及其職責
1.配合院系黨政領導搞好軍訓思想動員及發動工作。
2.按不同階段特點,做好軍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3.組織好軍訓期間的黨團組織活動。
4.對軍訓學生的早操、上課和訓練進行考核。
5.抓好學生操課和平時的紀律、安全。
6.及時處理訓練中的傷病號。
7.與教官協商和組織好對學生內務衛生的檢查、評比。
8.與教官搞好協調配合,在教官與參訓學生中起到橋梁作用。
9.及時向軍訓團、營和本院系軍訓領導小組匯報情況、反饋信息。
10.搞好軍訓結束前的總結評比和成績登記。
11.做好軍訓錢服裝的領發。
12.年輕教師應參加一定時間的訓練,提高自身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軍事素質。
第四章、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軍訓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使培養出的大學生有堅定正確的政治 方向,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論述,熱心于改革開放,有 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的偉大事業貢獻力量,自覺地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勤奮 學習,努力掌握現代化科學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