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完善流行感冒監測方案
為進一步完善*市流感監測網絡,全面提高流感監測網絡的監測質量和工作水平,及時掌握流感流行趨勢、病毒變異,早期發現、報告和處理暴發疫情,依據衛生部《全國流感監測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監測流感活動水平和流行動態;
。ǘ┘皶r發現流感病毒變異并做出預警;
(三)為全球及我國流感疫苗毒株的預測和推薦提供依據。
二、監測內容與工作要求
(一)流感樣病例監測
1.監測病例定義
流感樣病例: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監測時間
所有國家級(9家)與區(縣)級(11家)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均開展全年流感樣病例監測。
3.監測指標
每日內科門急診病例總數,每日分年齡別流感樣病例數,每日流感樣病例百分比。
4.監測診室的設置
(1)綜合醫院在內科門診、內科急診、發熱門診和(或)兒內科門診、兒內科急診開展流感樣病例的監測;內科門診開展流感樣病例監測的診室應當包括所有內科診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2)兒童醫院在兒內科門診、兒內科急診和(或)發熱門診開展流感樣病例的監測;如哨點醫院兒內科門診有細分的科室,兒內科門診開展流感樣病例監測的診室應包括所有兒內科診室。
5.流感樣病例的報告
。1)監測點醫院設置監測診室的醫務人員,按照流感樣病例的定義,對診室每日就診的病例進行診斷,登記分年齡組的流感樣病例數和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填寫“流感樣病人門診病例登記表”,報醫院主管科室。監測點醫院主管科室匯總后,每日上午10點前上報前一日數據,國家級監測點分診室錄入“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區(縣)級監測點將報表傳真或電話通知至轄區疾控機構,轄區疾控機構于當日上午11時之前錄入“*市公共衛生信息數據平臺”。
。2)流感樣病例數和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在每個監測診室的產生來源必須一致。
。3)哨點醫院可自行安排主管科室,但必須嚴格按照方案要求進行報告和數據錄入;院方做好對主管科室的監督和檢查。
6.流感樣病例標本采集和運送
(1)采樣對象:發病3天內的流感樣病例,且沒有服用過抗病毒藥物。
。2)咽拭子采集方法:用帶有聚丙烯纖維頭的拭子適度用力擦拭雙側扁桃體及咽后壁,應避免觸及舌部,將拭子頭浸入采樣液中,尾部棄去。采樣所用材料由哨點醫院對應的流感網絡實驗室提供。
(3)標本數量:每家國家級哨點醫院在10月至次年3月(流感流行季)每周采集10-15份流感樣病例標本,4-9月(流感非流行季)每周采集1-3份標本,標本采集量每周應均衡分布,避免集中、突擊采樣。
。4)標本的運送:標本采集后應當在48h內運送至相應的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保存溫度為4℃以下;如未能48h內送至實驗室的,應當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證采集的標本1周內送到對應的網絡實驗室。標本應當避免反復凍融,各監測點對應網絡實驗室見附件1。
。ǘ┎≡瓕W監測
1.實驗室檢測工作要求
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收到哨點醫院的常規監測標本后,24小時內對標本進行處理,利用狀態良好的mdck細胞和(或)雞胚進行病毒分離。實驗室工作完成24小時內要將標本信息和核酸檢測結果錄入“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
區縣網絡實驗室將分離到的所有符合報送標準的流感毒株,應送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復核鑒定后,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上送國家流感中心,標本采集到送至國家流感中心的時間不超過1個月。
每個開展病毒分離的網絡實驗室向國家流感中心報送流感毒株數量每年不低于30株,流行季節每月不少于5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