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打假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2011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原則,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推動打擊假劣促生產,嚴查違禁保安全,監督抽查提質量,案件查處懲違法,信用體系建長效,全力推進全市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確保2011年全市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和禁限用農業投入品引發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農業生產損失,力爭全年農資投訴案件繼續下降,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嚴厲查處高毒禁用農藥銷售使用,積極擴大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面,推進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實現農資市場秩序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二、整治重點和任務
(一)抓重點產品
種子:大春要突出水稻、玉米和蔬菜等種子,小春要突出小麥、油菜等種子的監管,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包裝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
農藥:嚴厲查處非法添加高毒農藥等未登記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農藥,依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記證等違法行為。
肥料:重點查處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稈腐熟劑等產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
(二)抓重點單位和區域
要把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群眾投訴多,有多次違法行為記錄的經營戶,以及流動商販、非法制售假劣農資的小作坊、黑窩點等作為重點整治單位。加強對農資生產、銷售和使用地區,農資問題突出和案件多發區,"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及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優勢種植區的重點監管。
(三)抓重點季節
大春備耕和小春播栽期間是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混入市場的高峰時期。各地農業部門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要把打假的重點放在農資購銷旺季,認真組織、精心策劃,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切實抓好春季、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
(四)加強質量抽檢
要把農資市場質量抽檢作為打假的重要技術支撐,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合理地制定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質量抽檢計劃,擴大監督抽查范圍和數量,尤其要加強對問題突出區域、市場、產品和企業的農資質量抽檢,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要參與組織實施監督抽查工作,并及時對違法生產、經營不合格農資產品的查處,推動檢打聯活動開展。
(五)嚴肅查處違法案件
各地要高度重視案件線索排查、梳理工作,特別要加強對投訴和舉報案件的核查,對涉及面廣、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售假劣農資案件,要及時成立專案組限期查辦。涉及其他部門的案件和線索要及時通報、移送,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應商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或按有關規定及時移送。要加大典型農資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