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復格式解析以及范文
這是一篇批復的格式,一般來說,批復的核心內容是就請示的內容、問題表示上級機關態度,是同意還是反對,有不同意見等,都要在批復中直接申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批復的格式解析
批復的結構包括標題、主送單位、正文、結尾、發文機關幾部分。
(1) 標題
標題包括批復機關、批復事項和批復文種三個部分。如《宏大公司對〈燕奇國際文化交流公司舉辦"燕奇杯"書法大賽的請示〉的批復》。也可只寫批復事項及文種兩部分,如《關于建立東風電機廠工會委員會的批復》。
(2) 主送單位
即來文請示的單位。其位置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批復是有針對性的,所以不可缺少主送單位。
(3) 正文
分為開頭、內容和結語三部分。
開頭一般注明批復的依據,用以說明是針對哪個請示所作的批復,要求寫得嚴謹、明確。如"《燕奇國際文化交流公司關于舉辦'燕奇杯'書法大賽的請示》(燕奇字[1994]14號)收悉",然后,一般寫如"經董事會研究,現批復如下"、"經研究,批復如下"等。注意不可簡單寫成"年月日來文收悉",許多來文,究竟是哪份,很不清楚。
請示的內容決定批復的寫法。下級機關只就某個具體事項請示,批復的內容亦簡單明了,可直接表態,同意的就寫肯定意見,不可意的要提出有根據的、有針對性的緣由。有的批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則需上級機關較為詳細地寫明批復態度,充分闡明理由。還有些批復可在同意的前提下,原則性地提出希望。如"希望在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與國際文化交流方面,在發揚我公司的企業文化傳統方面,作出努力"。
結語使用的語言要簡短,語氣要堅決,態度要鮮明。
對請示的批復一般分三種意見:完全同意,不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意見不同寫法也不同。
完全同意的批復可以不寫同意的理由,只明確表態。如:"你部銀水字[1994]4號請示收悉,經董事會研究,同意銀水湖旅游度假村提前開工(日期為1994年6月6日)。"
下級單位的請示,受政策和具體情況限制有時不能得到完全同意的批復。在寫此類不完全同意批復時先說明同意部分,再講清不同意部分及其原因。如:"你部公關字[1994]12號請示收悉,經研究同意購制'486'電腦一臺,但囿于經費所限,暫不同意購制輕型印刷設備。"
完全不同意的批復,一定要講明不同意的理由和根據。因為對下級的請示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要在周密的思考和研究后,清楚、肯定、有針對性地答復下級請示,不能使用有歧義的詞語。也可在發文之前,先向下級單位講明理由和依據。
(4)批復的結尾多用"此復"、"特此批復"等習慣用語。
(5)發文機關、發文日期也是不可遺漏和忽視的部分,并且要書寫完整。
關于批復的范文一
總體規劃獲國家批復
根據國家發改委文件批復,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黑山礦區總體規劃獲批,成為國家規劃礦區。
為合理開發利用黑山礦區煤炭資源,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托克遜縣、吐魯番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級發改委請示,國家發改委研究決定,對托克遜縣黑山礦區總體規劃進行批復,將黑山礦區列入國家規劃礦區。托克遜縣發改委主任丁振華介紹說,托克遜黑山礦區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面積約107平方公里,煤炭資源總量約22.8億噸。礦區將劃分為2個井(礦)田,規劃建設總規模1240萬噸/年,其中黑山露天礦1000萬噸/年,通蓋井工礦240萬噸/年。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黑山礦區新建煤礦將配套相應規模的選煤廠,對原煤進行洗選,過程中將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防止水土流失,促進煤矸石、礦井水等資源綜合利用。
關于批復的范文二
國務院關于西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國務院關于西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國函〔20xx〕214號
青海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報請審批西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F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西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年)(20xx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西寧是青海省省會和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犊傮w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西寧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要不斷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按照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目標,逐步把西寧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特色鮮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
在《總體規劃》確定的5177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建設農村社區,促進牧民定居。逐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與海東市的合作對接,發揮西寧對全省的引領帶動作用。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
到20xx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43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城鄉規劃法關于“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新城新區。要根據西寧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
要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對外交通基礎設施,發揮西寧聯通西部邊疆、青藏高原與內地的交通樞紐作用,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加強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按要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
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工作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支持發展綠色建筑。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西寧是嚴重缺水城市,要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加強對大通老爺山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控制山林生態保育區內的開發建設,制定保護措施并嚴格實施。
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
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塔爾寺、丹噶爾古城等歷史文化街區,東關清真大寺、沈那遺址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依托西寧市“山川峽谷、五水匯流”的自然山水格局,加強城市整體設計,做好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兩岸建筑高度和景觀視廊控制,將西寧市建設成為民族特色和現代功能有機融合的雪域高原城市。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
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西寧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西寧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西寧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西寧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西寧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復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
20xx年12月13日
關于批復的范文三
青海省至2030年城鎮體系規劃獲住建部正式批復
近日,《青海省城鎮體系規劃(20xx-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經國務院同意,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批復。
《規劃》是省政府綜合協調轄區內城鎮發展和空間資源配置的依據和手段,是統籌省域城鎮布局、保護利用各類資源、綜合配置區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法定規劃,是實現全省城鎮、交通、生態保護、重大基礎設施空間一張圖的基礎,是指導全省城鎮空間布局的法定依據。
根據《規劃》批復,至20xx年全省總人口620萬人,城鎮人口37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0%;至2030年全省總人口660萬人,城鎮人口45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8%。根據《規劃》布局,至2030年全省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為“四區、兩帶”,即:東部地區、柴達木地區、環青海湖地區和三江源地區,蘭青、青藏鐵路沿線城鎮發展帶和黃河干流沿岸城鎮帶。根據《規劃》發展藍圖,至2030年,全省將構建起西寧市1個中心城市,海東市、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玉樹市4個區域中心城市,民和、互助、共和、貴德、西海(含海晏縣城)、門源、同仁、瑪沁8個小城市以及80個重點城鎮的城鎮規模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