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項目批復(精選3篇)
廢除項目批復 篇1
X市國土資源局:
報來《關于撤銷部分項目用地批準文件的請示》(郴國土資〔20xx〕107號)收悉。鑒于市房產局等八個單位共12個項目目前仍不具備發放《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建設用地批準書》的條件,經研究,市政府同意你局依法撤銷市房產局等八個單位共12個項目用地批準文件。
二○XX年十月二十八日
廢除項目批復 篇2
各監察分局(站),局機關有關處室,各有關煤礦企業:
為嚴格規范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批復工作,切實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管理,根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工作的通知》(煤安監監察〔20xx〕44號)中“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批復后,1年未進行施工的,施工前建設單位必須重新申請審查”的規定,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對20xx年5月1日前兩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已批復煤礦建設項目安全專篇及安全設施設計(以下簡稱安全設施設計),但未開工的煤礦建設項目進行了清理。經研究,決定對鄂托克旗巴音烏素煤礦等26處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批復予以撤銷(見附件),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此次被撤銷安全設施設計批復的煤礦建設項目如開工建設,施工前必須向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重新申請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待批復后按有關規定向內蒙古煤礦安監局等部門履行開工備案手續方可開工建設。煤礦建設項目施工時,必須按重新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變更設計內容。如受資金短缺、煤炭市場低迷以及遇到不可抗拒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停止建設時,應書面告知駐地監察分局(站)。
二、局機關相關業務處室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切實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批復工作,適時開展煤礦建設項目專項監察。督促已開工的煤礦建設項目對照法律法規標準和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進行自查,當煤礦安全設施及條件不符合規定時,應及時對安全設施設計進行修改和變更,并提請內蒙古煤礦安監局審查和批復。安全設施設計未修改或變更,以及修改或變更但未經內蒙古煤礦安監局審查批復的,不得在內蒙古煤礦安監局辦理安全設施及條件竣工驗收核查以及其他行政許可手續。內蒙古煤礦安監局將通過網站及時發布煤礦建設項目相關情況。
三、各監察分局(站)在日常監察中,發現此類煤礦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時,要責令其立即停止施工,按要求重新履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批復手續。未經重新履行審查批復手續,擅自施工建設的煤礦建設項目,要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行政處罰。對未按照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或未經批復擅自變更設計內容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從嚴查處。對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批復后,1年內未開工的,要立即提請撤銷已作出的批復。
請各監察分局(站)將本通知傳達到各有關煤礦企業。
X煤礦安全監察局
20xx年5月25日
廢除項目批復 篇3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分公司:
你公司《關于對-利民輸氣管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的函》(塔油函字〔〕110號)及所附有關資料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利民輸氣管道工程位于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和溫宿縣境內,新建輸氣管道長度104.57千米,其中拜城縣68.424千米,溫宿縣36.146千米。起點為拜城縣輸氣站,途經拜城縣大橋鄉、5團,跨越木扎提河和G3012高速路,管道總體走向沿S307省道敷設,終點為溫宿縣阿克蘇末站,接天然氣利民工程3#閥室;新建2座工藝站場(輸氣站1座),3座線路截斷閥室。工程為接替英買力氣田給阿克蘇地區4縣市和阿拉爾市供氣,氣源為氣田和克深5氣田。設計輸量為16.94108立方米/年,輸送壓力8.1兆帕,管徑D508毫米。工程穿越大型河流1處、大型沖溝1處、高速路1處、省道1處。
工程新增永久占地面積1.3699萬平方米,臨時占地面積約為187.784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9477.85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332.44萬元,占總投資的4.52%。
根據天合環境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利民輸氣管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的評價結論、自治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關于《報告書》的技術評估意見(新環評估〔〕291號)、阿克蘇地區環保局關于《報告書》的初審意見(阿地環函字〔〕353號),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原則同意該項目按照《報告書》所列地點、性質、規模、采用的生產工藝及環境保護措施建設。
二、在工程設計、建設和環境管理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并達到以下要求:
(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項目應合理規劃永久性占地,控制臨時占地面積;穿越拜城木扎提河流域濕地與生態功能保護區工程開工前應取得地方林業部門和水利管理部門的同意許可;在設計和施工階段,應做好果樹砍伐量的統計工作,事先與農戶協商制定補償方案,同時對可移栽果樹盡量進行移栽;穿越木扎提河工程應選擇枯水期進行施工,做好圍堰導流工程施工計劃,減輕施工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穿越農田管線施工期應選擇在農作物播種前或作物收割后施工,管溝開挖回填施工時進行分層開挖分層回填,減輕施工造成的土壤肥力損失。
加強濕地保護區重要生境的保護及典型施工點生態環境監控,重點監控工程施工河段水質情況及水生生物。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盡量避開濕地魚類4月初-6月底產卵及鳥類活動時間。
(二)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采用合理的輸氣工藝,選用優質材料、管道及附屬設施,采用抗震設計;加強管理,減少放空和泄漏;站場設置放空系統,減少天然氣排放的安全危害和環境污染。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嚴格控制施工范圍,尤其是河流穿越段,應盡量控制施工作業面,以免對河道和水質造成破壞和影響;管道應埋設于河床沖刷線以下不小于1.0米處,管頂覆土大于3.0米,水流沖刷側穿越管道適當加大埋深,河床底部砌片石,兩岸陡坡設防護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
輸氣管線為全封閉系統,采用外防腐層和強制電流陰極保護聯合方式。
(四)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清運至xx地區固廢填埋場填埋處理,清管廢渣和分離器檢修廢渣屬危險廢物,交至油田綠色環保站進行無害化處理,其儲存、運輸、處置應符合國家相關規范要求。
(五)加強項目環境風險防范。定期清管,排除管內積水和污物;河流穿越點設置清晰標志,集輸管線敷設線路上設置永久性標志;加大巡線頻率,提高巡線有效性。編制項目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及與地方政府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對接及聯動具體實施方案,加強應急演練,落實污染防治措施,避免生產事故引發環境污染。
(六)開展本項目工程環境監理,在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監理合同文件中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建立專項檔案,定期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三、在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要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項目的日常環境監督檢查工作由阿克蘇地區環保局、拜城縣環保局、溫宿縣環保局負責,自治區環境監察總隊進行不定期抽查。項目竣工后,須按規定程序向我廳申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六、如項目的性質、規模、工藝、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須報我廳重新審批。自環評批復文件批準之日起,如工程超過5年未開工建設,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
七、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分送阿克蘇地區環保局、拜城縣環保局、溫宿縣環保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x自治區環境保護廳
x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