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精選6篇)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1
市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中心:
你單位《關于申請安全生產宣傳經費的請示》(市安宣字〔〕8號)收悉。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宣傳活動順利進行,經研究決定,現將省安監局撥付我局的安全生產監管專項經費10萬元補助你單位用于安全生產宣傳。請你單位加強專項資金使用監管,確保安全生產宣傳活動有序開展,并在年底將專項經費使用情況上報我局。
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x年10月25日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2
各縣市區總工會:
你們報來的x年度工會經費收支預算收悉。根據《工會會計制度》和《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結合我市實際情況,x年度的預算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撥繳經費收入
撥繳經費收入預算只包括本級留成經費,不包括轉解上、下級經費。省總、市總返撥縣總工會的所有經費收入應剔除手續費后全部列入“撥繳經費收入”科目核算。北湖、蘇仙兩區收到省總、市總返撥所有經費收入剔除手續費后在“上級補助收入”科目核算,收到財政代扣或其他渠道收繳的經費收入,在“撥繳經費收入”科目核算。各縣市區總工會收到省總、市總返撥的手續費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二、經費支出的控制標準
總體原則:根據省總、市總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工作需要,以各縣市區總工會在職在編人員人均標準、總預算收入及上繳上級工會經費為基數,依比例確定包干使用經費,具體標準如下:
1、業務(活動)經費(含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和業務支出)實行按撥繳經費收入比例包干使用:撥繳經費在50萬元以內部分按70%,50萬元至100萬元部分按40%,100萬元以上部分按20%,分段累計計算控制指標。
其中:經審專項經費、直接用于困難職工的困難職工幫扶費、送溫暖費不占控制指標。政府撥入的專項工作經費支出,能提供撥款相關文件依據的不占控制指標。
2、公用經費的控制標準:行政支出中的公務經費(商品和服務支出等),按單位在職在編人員(不含臨聘人員等)人均標準核定:高配主席每人每年3.5萬元,其他人員每人每年2.5萬元。
3、人員經費(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根據人員定編和離退休實有人數,按國家政策全額保障。在職在編人員平均4.5萬元/人。職業化工會主席費用在維權支出中其他維權支出或補助下級支出科目中核算。
4、資本性支出(含總支出五萬元以上的維修費用)除在預算中編列外,還應專項、專題報批。
5、補助下級支出:用于鄉鎮、社區和城市街道工會工作經費不得低于本級撥繳經費收入的8%,可根據情況適當提高。
6、事業支出:據實列支,重點考查與事業收入的配比性。
7、其他支出:只限計提增收留成基金及財務專用基金,不得列支其他任何費用,為上繳上級工會經費的 12%。
8、后備金:具備條件的單位,可按當年經費收繳目標任務的3%-5%提取。
根據以上要求,經審核,對各單位x年度經費收支預算批復見附表,請認真遵照執行。
附:《工會經費收支預算核定表》
xx市總工會辦公室
x年7月19日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3
三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你局《關于申請泰寧縣質監局要求撥補辦公樓加層改造項目的請示》(明質監財〔〕36號)收悉。鑒于泰寧縣質監局辦公樓改造項目已全面竣工,且經泰寧縣政府投資審計中心審計后,根據省局閩質監財〔〕727號文的批復,同意給予泰寧縣質監局基建補助經費17.50萬元。請及時撥付,并加強對基建資金使用的管理,專款專用。
此復。
x年三月三十一日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4
縣人民政府:
在縣委、縣府的領導和指揮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蠶絲公司、蠶種場的破產改制工作有序進行,現已進入人員安置階段。縣蠶絲公司各類人員522人,其中:在編正式職工408人,退休人員48人,退養蠶桑輔導24人,在崗蠶桑輔導員24人,長期臨工4人,遺屬定補人員4人。
按照批準的人員安置方案,根據債權、債務清算報告,經測算,人員安置費用646.28萬元,退付集資款162萬元,支付兌發工資313.85萬元,共需資金1119.73萬元。因非整合資產的處置(已委托國土供應中心)尚需時日,按照縣委、縣府的安排布署,為了確保在今年6月底前破產終結,,故特請示縣政府先在縣財政借支1000萬元資金用于安置職工,待資產變現后再與縣財政算帳。
以上請示可否,請批示。
日期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5
X部門:
X年X月X日,你部門提出的申請的5000元活動經費的事項我們已經收到。經討論并舉手表決,最終通過/不通過。現將決定告之你們
X年X月X日
關于撥付經費請示的批復 篇6
**縣民政局:
我鎮現有五保老人234人,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31人,分散供養的還有203人,按上級民政部門的要求,20xx年敬老院建設集中供養的老人要達到80%以上,還有160多名老人需入住敬老院。原有敬老院現有院舍已住滿,需進行擴建。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在原敬老院基礎上新建院宿舍80間(另加配套設施),共需要資120萬元。鎮政府籌資40萬元,另80萬元需要上級民政及財政部門幫助解決。**鎮人民政府
20xx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