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培訓心得范文(精選3篇)
互聯網思維培訓心得范文 篇1
互聯網金融,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各大互聯網企業也都紛紛效仿進軍金融業。互聯網金融必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引領人類發展的又一個轉折點。許昌分公司針對現下的形式,針對互聯網金融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培訓一開始,講師就為我們介紹 “什么是互聯網金融”。
百度百科有解: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從廣義上講,凡是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而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托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
那么互聯網金融與我們傳統的金融模式有什么不同呢?從根本上說。互聯網的邏輯跟傳統的金融模式,其實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是金融供需存在缺口以及渠道創新下的必然產物,把互聯網分享、開放等精神融入到傳統金融領域,在把握好合規和風控的基礎上,提升金融業務的速度和效率。這既為我國的金融市場化改革提供了一個外部動力。
什么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為我們帶來了什么?這是有互聯網金融相繼引發的問題。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以前的企業也會講用戶至上、產品為王,但這種口號要么是自我標榜,要么真的是出于企業主的道德自律。但是在現在這個數字時代,在消費者主權的時代,用戶至上是你不得不這樣的行為,你得真心討好用戶。淘寶賣家“見面就是親,有心就有愛”是真實的情緒,因為好評變成了有價值的資產。
這種互聯網思維會讓會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因為他做到了真正的透明化機制、合理化配置資源和更多的人們未開發的資源。所以,互聯網金融是未來社會、未來金融的發展趨勢,是我們對美好世界的依托。
互聯網思維培訓心得范文 篇2
《互聯網思維》這本書舉了一些自互聯網誕生之后,近年來依靠互聯網成功崛起的大企業,并煉化出了企業創始人在領導企業的壯大和崛起中所總結出來的心得來供我們學習和參考。
今日的互聯網變化之快早已讓人應接不暇,國際互聯網市場上大小企業都在風起云涌。有些產品在開發過程中逐漸走入死胡同,又很快的被另一批產品所替代。在這樣更新換代迅猛的時代,如何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需要一套新的思想去引導。這本書以雷軍的“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訣為精髓,結合馬云的“馬七條”系統化的提煉出互聯網12大核心思維:標簽思維、簡約思維、NO.1思維、產品思維、迭代思維、痛點思維、尖叫點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爆點思維、流量思維、整合思維。
書中在闡述所提煉出來的觀點的時候,都以現在互聯網上的龍頭企業作為觀點佐證。如QQ、京東商城、淘寶天貓等。“酒香不怕巷子深”為主流的觀念傳播方式已經離我們遠去,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何利用互聯網最好自己的產品推廣和營銷成為了大多數企業家思考的問題。首先,要轉變自己的傳統思維,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顛覆傳統企業銷售方式。其次,盡量把自己的產品簡約化,給客戶最需要的,最便捷的,同時考慮給用戶帶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最后,企業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錯了就改,說干就干。
這里面的很多觀點講得很不錯,而且這本書的時效性較強,對當下的許多熱點分析的比較透徹。無論是《泰囧》創下的高票房,還是《爸爸去哪兒》引發的熱潮,之前都沒有經過大范圍的炒作和宣傳。那他們為什么會過獲得如此高的人氣呢?符合觀眾心理和接地氣是一部分原因,還有就是靠觀眾之間口碑的自然聚合和傳播。所以當你發現無論多么賣力的的廣告和策劃活動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時,堅持不一定就會勝利,我們就要學會掌握用戶的興奮點和策劃的關鍵點。
“要做就做該行業的老大,即便暫時做不到老大的位置也要與第一掛上鉤。”這是我們老師在上課時給我們講過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以書面的形式出現在《互聯網思維》這本書中時是NO.1思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確實,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第二高峰叫什么名字。眾多的數據也說明了,第一的產品和第二的產品之間在市場占有比例上往往存在著絕對的差別。也正是因為第一的重要性,讓很多企業都加入了爭奪的環境中,所以保持自己的第一和爭取第一的道路同樣艱難。當你的地位無人可撼動時候,你才是真正的王者。
俗話說“不瘋魔,不成佛”,以一個產品經理的身份來說就是將任何一個細節做好,把自己逼“瘋”,被別人逼“死”。從細節做起,不管是產品的哪一個部分,都嚴格要求到了一個苛刻的境界,客戶要的是滿分產品,而你只做到90分還遠遠的不夠,也還不至于把別人逼“死”。對于日漸同質化的市場,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細節,就容易在細節處被打敗。
總的來說,這本書很多的觀點和我平時所學的東西是相似的,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和思考,卻不能完全照書全搬下來,要充分結合自己企業的特征展開思考。就如別人說的:產品出身的人有他的思維和方法,運營出身的人肯定也會有他的思維和方法。我們更多的是應該將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執行到位。就拿最簡單的發放傳單來說,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結果。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銷售量上去了,你就成功了,無論用了多蠢的方式,肯定會有一些“專家”認為你是對的。我相信運用現在化網絡思維來武裝自己,不單單只有喬布斯、雷軍能用好“饑餓營銷”,我們也同樣可以。
互聯網思維培訓心得范文 篇3
最近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很火,然后展開了激烈的論戰。一開始這個詞被包裝成了高大上,被一群神棍忽悠的渾天黑地,然后又有一群人跑出來正本清源,然后告訴你這個東西不存在之類的,然后這個詞又成了臭狗屎。
其實互聯網思維肯定存在,但是張嘴閉嘴談互聯網思維的,其實你會發現居然丫都是做電商的,不管賣煎餅果子還是面條、手機,都是電商。電商這個東西,怎么做都是營銷居多,他們是不是懂互聯網其實還是要打很大的問號的。一個很棒的淘寶店主,你說他是互聯網人,估計還是比較有爭議的。而這些人喜歡張嘴閉嘴談互聯網思維,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小花招蓋上一個大理論的帽子而已,就好像當年團購一出,活生生的創造了O2O這么一個概念。其實本來線上線下就是結合的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再后來中文就改成了本地生活服務。所以,談互聯網思維的,其實并不懂互聯網思維,而他們用的那些花招,也許有一點互聯網思想,但是我覺得做傳銷的一點不比他們玩的差。
所以我還是來談談互聯網思維,希望可以起到一個正本清源的作用。互聯網無非就是web和端兩種形態,前者阿里百度,后者騰訊360,當然做大了,既有web也有端,也就分不太清楚了。以前web為主,移動互聯網端為主。所謂互聯網思維其實就是這些產品中一些比較重要的產品思維和運營思維。
互聯網領域,是用戶驅動企業,在傳統領域,是企業驅動商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都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少有創造用戶需求的。而傳統企業往往是自行生產產品,然后配之大量的廣告促銷等活動,把產品推銷給顧客。而隨著互聯網的越來越發達,用戶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碎片,以及自主意識的增強,傳統企業的方式開始慢慢失效。所以這個時候,互聯網思維就是淘寶曾經推崇的C2B,用戶定制。這種模式雖然從電商角度,我不看好,也不覺得能做大。但這種思想,是正確的,就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去做產品。所以,第一點的互聯網思維,是用戶驅動產品。
第二點互聯網思維就是快速迭代。互聯網產品更新很快,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迅速上線,小批測試,根據反饋然后進行調整,如果好,就繼續推,如果不好就改了再推。比如小米就拿這種方法做硬件,當然,一開始的教訓也很慘痛。省掉了測試時間,直接賣工程機給用戶,在市場發售階段,領先了其他廠家,占領了市場。在質量方面,就有一個很大的坑。畢竟硬件不是軟件,可以直接升級就解決問題了,有些問題是解決不了的。當然,這樣的思想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不管怎么樣,先推出來一批再說,不斷的通過用戶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想一口氣憋個大招出來。因為請看第一點,讓用戶驅動產品。
第三點免費和增值服務。免費是互聯網主基調,所以現在很多廠家做硬件也開始用了這個思想,目前就是成本價出,不賺錢。以后可能就是聯通合約機模式,交服務費就送硬件。京東已經拿了虛擬運營商的牌照,據說很快就要用合約機的方式賣手機了。增值服務是大部分免費的互聯網公司賺錢的主要收入,比如騰訊QQ免費,會在上面增加很多諸如游戲、QQ秀之類的收費項目。比如360軟件免費,通過導航流量收費,淘寶和百度很像,都是搜索排名付費。所以,主業不賺錢,靠增值服務收費,先靠免費做大量用戶,再去尋找盈利模式的方法,也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
第四點是用戶體驗,這也是當前牛鬼蛇神們的主打領域,什么超過用戶預期,讓用戶尖叫之類的。我見過的某手機用戶尖叫就是“我操,又重啟了。”用戶體驗這個問題說白了,沒那么復雜,特別簡單,就是賣什么不吆喝什么。比如賣手機的不說自己信號和通話,天天說什么跑分第一。賣牛肉面的面很難吃但是送雙筷子,賣煎餅的也很難吃天天談在自己門口停車的三種優惠,一開始海底撈的各種話題,也從來沒有基于海底撈是不是好吃上,而是服務員的各種服務態度上。這個東西其實你根本不需要去學習細節,自己掌握了這個竅門隨便琢磨就可以。比如說,前兩天一個做高品質安全套的找我幫忙策劃營銷,我給他包裝了一個“口感最好的安全套”,然后讓他組織個安全套品嘗大賽,高價募集用戶品嘗一下杜蕾斯、岡本、杰士邦以及他們家的安全套誰口感比較好,估計一炮能紅,這種策劃掌握了敲門,一點也不難。當然,也可能是我厲害,不好說。以上策劃版權所有,抄襲不給錢必究。
不過不管這些人怎么吹牛逼,我也要告訴大家一件事情,個性化服務和標準化復制永遠是兩個背道而馳的方向,海底撈大肆擴張后,服務質量也在不斷下降。所以不要相信個性化服務還能做出麥當勞肯德基的瞎話。我之所以認可甘其食的包子,就是因為他們sku很少只有四個,就是四種包子,餡料全都是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然后派發到各專賣店,各店只是做物理的包制,這樣標準化的建設,才有可能復制成為大型的連鎖,創造那么一些奇跡。至于其他的一兩個店做的似乎不錯的,在擴張的時候很快就會遇到瓶頸。另一個問題就是,餐飲的要命之處在于翻臺率,倒不是說你不賺錢,而是說你一定有天花板。最牛逼的投資鼎暉和俏江南也沒能做到上市,就不要說其他了。
比較重要的互聯網思維,我覺得大概就是上面幾個方向,大家有不同意見,就給我留言討論吧。重視讀者體驗,也是自媒體和作家不太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