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鄉鎮衛生院醫技人員培訓之心得體會
寧鄉之行馬上就要結束了,不管收獲與否,總之鄉村醫技人員培訓我算是參加了兩回了。因為對于我們這些基層醫師來說只能搞臨床是不行的,在平時的工作中,既要內外兒科都要上,有時照個片啊,搞個化驗也是必要的。說好聽一點是全科醫師,說俗一點也叫“萬金油”。這就是很多農村醫師的真實寫照。
醫技對于我來說原本就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的行業。搞臨床也有5年多了,突然要我去學習那么多醫技和檢驗方面的知識,說真的心里一點準備也沒有。但是對于這樣的學習機會我是不會放過的。無論做什么行業,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做到老就要學到老。
上次在長沙聽放射技術人員培訓課的時候還算是基本能聽懂,但是檢驗培訓班的課一聽就覺得枯燥無味。當然這和我本身的基礎有一定的關系。原來在學校學的是臨床專業,對于這些檢驗方面的知識真的是有點茫茫然。
給我們講課的都是湖南檢驗界的一流專家教授,對于我們這些來自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來說,能面對面和這樣的專家交流學習,機會十分難得。聽了一個星期的課,其實我能聽懂的也就是和臨床有關的一些知識,特別是平時在基層看病往往疏忽了檢驗的重要性和檢驗的目的,方法以及檢驗結果的判斷。我想通過這次學習,對今后的臨床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同時令我深有體會的是,這些專家教授在對待專業和工作時的精益求精,嚴謹謙虛的態度。而這些正是我在平時工作中所缺乏和需要提高的。
我想省廳組織專家對我們這些來自農村基層的醫技和檢驗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輔導是很有必要的。盡管我現在主要還是一個臨床醫師,更多的是參與臨床的診療服務。但是通過這次學習,對我在臨床工作中運用必要的檢查手段來提高醫療的質量,同時也減少一些醫患糾紛的發生是很有幫助的。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農村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醫療觀念的落后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目前的農村醫療衛生技術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了。而這種落后的現狀正是需要我們國家一方面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和支持,同時還應該加強對農村醫療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再教育工作。醫療衛生改革的宗旨不就是為了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嗎?我認為農村醫療衛生的改善包括的兩大方面:第一個大的方面是醫療設備的改善,也就是所謂的硬件改善。第二個大的方面是加強對農村醫療衛生技術人才的素質教育,也就是軟件的改善。只有軟件和硬件同時得到改善和提高才能帶動農村醫療衛生改革的步伐向前邁進,二者缺一不可。
我想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在未來3至5年將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大的突破。對于我們這些農村醫療技術人員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我們只有加強自身的素質,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老百姓。才能在未來的生存挑戰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歷史的發展表明:只有自強才能自立;只有自愛才能自信。只有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才能實現自我,才能贏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