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小學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 篇1
1月17、18日,我參加了中小學班主任專業素養提升高級研修班的培訓,有幸聆聽了幾位專家們的講座,深感受益匪淺,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隨著社會對培養學生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班主任要會走終身學習的路子,成為學習型的班主任。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學問和研究,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學問和研究。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班主任的突出特征是會學習,學習已經變成了一種基本生活方式。學完后知不足,雖然我剛剛當上班主任,但聽了這些老師的講座之后,我覺得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理論和技巧方面與他們相比差距非常之大。經過認真對比反思,我認為,今后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用心關愛每一個學生。
記得一位專家在授課時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師生的關系往往決定了孩子學習的態度。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能不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是當今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一步。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不受歡迎的教師。愛學生,關心學生,處理問題及時,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信任班主任,喜歡班主任,也喜歡上班主任的課。熱愛學生,還表現在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
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既統一嚴格要求,又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要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誠、友愛的樸素人格去影響一位又一位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為他們行為示范,用自己對學生、對事業的愛心去帶動學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觀,幫助他們樹立遠x想,培養他們的社會、家庭、集體的責任感。
二、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交流
與學生溝通中應該注意的五個“要”與“不要”: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不要拒人于千里;要耐心聆聽,不要隨意插話;要學會接納,不要隨意批評;要支持鼓勵,不要同情安慰;要注重引導,不要命令訓導。另外,師生間良好的溝通還需要一定的心理基礎,通過學結出三點,即真誠、尊重、共情。真誠能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尊重能開啟學生的心扉;共情則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這些,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把老師當朋友,通過言傳身教,去改變你所帶的每一名學生。
三、注重心理健康發展
學生心理健康是個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擁有平和的心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做到心態平和,要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用平常心去做平常事。面對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把心放寬些,要知道智慧從錯誤的判斷中來,成功從失敗中來,真正做到“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二)尊重學生,與學生“共情”。“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尊重”。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作為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學會用細心的眼光去觀察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學生。要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差異,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有了差異,我們才能展現出自己的特色;有了差異,我們才有了今天互相學習和借鑒的機會。差異讓我們懂得了互相尊重和彼此關愛的重要,讓我們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向往,并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所以,面對學生時,我們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待。只有這樣,我們與學生之間才能產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班級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過班主任管理,班級行為制約,班級情緒感染,班級價值導向等制約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通過學習,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我們必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把“以教材為本,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育人和教書的同時,成為學生的心理醫生。
(四)通過日常教學,將一些法律法規傳達給學生們,讓他們感受到在校園內如何做到遵紀守法,并通過一些故事,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過此次培訓班的虛席,我決心在未來的教師生涯中一定要以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爭取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小學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年10月,我有幸參加了x市第三期小學科研型班主任高級研修班的培訓,近一周的時間我們聽了不少教育專家的講座,從“新時期班主任的師德修養”到“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挑戰”,從“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學”到“學生教育的案例和個案研究”,真是收益非淺。其中“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學”引起我許多思考。
情感是人們對周圍事物,對于自身以及對于自己活動的態度的體驗。情感誘導就是施教者以這種態度和體驗為主對被施教者以誘發引導,從而達到增強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方法。它是使教育內容轉化為學生內在意識和外在行為的先導和中介,具有增強教育效果的功能。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實施情感誘導,以最大限度發揮其教育功能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即熱愛學生。弗羅姆認為,愛不是一個人偶然幸運地體驗并“陶醉”的一種純粹的快感,而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知識和努力才能學會的藝術。它的基礎是給予,關心,責任感,尊敬和了解。班主任的情感在這是主要指愛學生的情感。這種情感是教育“要求”內化的催化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能較快地把教育的要求內化成自己的需要,并為滿足需要而努力。所以,愛是情感誘導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必須用誠懇熾熱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中的熱點和興奮點,真正達到師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
有些教師喜歡用教育者的身份和高八度的調子壓服學生,這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盛氣凌人,不尊重學生的人格,便會人為地使師生之間產生不可逾越的鴻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和尊重是啟迪學生心扉的鑰匙。只有對學生以誠相待,尊重,信任他們,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圍,做好細致的“導行”工作,讓學生真正感到班主任的可親,可敬,可信賴時,他們的心靈之窗才會打開,教育才能奏效。
實施情感誘導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一般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講究誘導語言
情感誘導中,語言表達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樣一件事,是關心詢問,還是訓斥指責,其效果迥然不同。以學生遲到為例,有的班主任見學生遲到,便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有的班主任甚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訓斥,挖苦。結果,有些因故(如家中出現偶發事件,或中途乘車不夠順利等)遲到的學生會覺得老師太不近人情,進而產生抵觸情緒;個別無故遲到者,也會因心理逆反來個“里外里”。因此,只有誠心誠意地詢問其遲到原因,分析遲到造成的損失與影響,并幫助他們尋求避免遲到的辦法,學生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這就是理解和尊重的力量。
二、重視目光誘導
班主任每天與學生交往頻繁,在感情誘導中,不僅要講究語言表達方式,還應該注意眼睛表達情感的功能。
班主任的目光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時時在變換中傳遞教育的信息,經常想學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掃視,或凝視,或嚴肅,或輕松,這目光期待,在學生心靈中激起回響。學生的目光也在差異中反饋著某種接受程度的信號。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會心,有的.漠視,有的專注,有的紊亂。這目光對老師既是鼓勵,又是提示。此外,班主任在指出學生的缺點與不足時,要少做“裁判”,多當“參謀”,多用欣賞和激勵的目光,要暗示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夠改正錯誤,獲取成功。
三、注重身教誘導
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這因為,對學生來說,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義的人物。要做好情感誘導,班主任應參與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把握教育契機,以增強教育效果。學生都有渴望進步以及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因此,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樣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班主任的行動是無聲的命令,班主任身體力行,學生也會把班主任作為自己效仿的榜樣。
總之,教育應為學生的終生著想,只有把學生當作和我們平等的人來看待,對他們多些理解,尊重,欣賞,激勵,少些武斷,輕蔑,抱怨,指責,才能使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未來,從容地面對人生的考驗。
小學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當歲月的沙子同樣從你我的指縫中流過,別人都淘出了金子,而我們連一粒沙子都沒有留住,我們又怎能不痛哭?”——題記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縣上組織的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在培訓期間,聆聽了多位名師、專家的講座,他們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科學分析,告訴我們作為班主任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工作。本次培訓,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次培訓,我對班主任這個稱呼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明確了只有愛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只有班級管理民主科學化,班主任工作才會做得輕松自如,同時也認識了很多高水平的老師。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教育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下面談談我這次培訓的感受:
一、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記得培訓的一天隴東學院的卜鵬翠老師給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學生對老師來說是2%,而對家長來說是100%的希望,設身處地的想,我們要高度重視每一個2%。”聽到這句話,我頓感班主任的重任。她以“家風”和真愛為漿,給孩子創設了良好的成長氛圍,用“做最好的自己”來鼓勵孩子們通過寫班級日志來鍛煉學生,把“問題學生”當做一種課題來做;用心里日記和主題班會為弦,譜出孩子們動人的心曲;把活動和家長理事會當做雙翼,引領孩子們展翅飛翔等方面介紹班主任的工作經驗。通過培訓,我更加明確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各項工作的管理者、協調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激勵者,是學生學習效仿的榜樣。
靈臺一中的陶少英老師的《愛心永存事業常新》中引用教育學家夏丐尊的話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社會對培養人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在培訓中,黃老師講到“如何做好優秀的班主任”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會帶出什么樣的班級。因為在潛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為已經深深影響著學生。新課程,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要塑造新的形象。為人師表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具有:
1、將愛進行到底。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會收獲學生的愛。愛就是要寬容,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偶爾的小缺點,得寬容處且寬容。
2、時尚無極限。除了衣著打扮要能給學生正確的時尚信息,言談舉止要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愛的,親切的,熱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識了解學生中流行的話題,感興趣的內容等等。
3、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并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范的作用。
二、培養習慣,塑造優秀人才
班主任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一群孩子,由于習慣、家庭等各種原因,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不夠認真,一切感到無所謂……作為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會盡可能的改變這種困境。在班級里,班主任可讓學生充當小助手,參與班級的管理:既能使同學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又能使小助手得以自我表現,體現自我價值。當然,參與班級管理的同學應該是廣泛的,絕不能把差生冷落到一邊,而要讓其充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內心深處迸出進步的火花。
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東關小學的馬老師在報告中提到的管理班級的法寶就是“五心四寶”班級工作法,顧名思義,所謂的“五心”就是:嚴父慈母般的愛心、春風作雨的耐心、鍥而不舍的恒心、善于謀劃的慧心、“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誠心;“四寶”就是一張課桌、一支筆、一臺錄音機、一架照相機。馬老師細心地工作精神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的周到,并努力的在六個方面給學生要成習慣,即運動方面、公德方面、技能方面、修養方面、生活方面、自檢方面,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便成了習慣。在此期間,我們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三、播撒愛心,對學生一視同仁,用愛關心每個學生
列?尼?托爾斯泰認為:“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對學生具有父母一樣的愛,那么,他要比一個讀過許多書但不熱愛教育事業又不熱愛兒童的教師好。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姚老師在報告中說:“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塑造美好心靈的力量”。多位專家似的老師在介紹班主任經驗時都強調了“愛”在學生的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的確是這樣,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也就喜歡上你的課。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
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師的愛并不是一般意義的愛,它是一種天性和修養的結晶,它是道德與人格的統一,它要求教師具有獻身于教育的遠大理想,它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熱愛真理的精神。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只有注入了愛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
四、班主任要有創新的科研意識
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是優秀班主任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功。當今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青少年活潑好動。對此,班主任應該給予研究和探討,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強烈的教育科研意識,在教學教育實踐中,班主任要不斷對教育教學的新情況、新熱點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進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現代班主任不應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苦干型班主任,而應做科學型的班主任、學者型的班主任。劉老師在管理學生時,為了給每個孩子都提供學習發展的機會,分別根據興趣、學習等方面創立了讀書社、自律社、女子樂隊、開設時政論壇、開展特色作業的評選、星級少年的評選、班主任助理評選、陽光朋友評選,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評選,活躍了學習的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班主任也具有創新意識和深厚的科研能力。而李老師更是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創建了學生發展的社團,如:開拓者游戲團、天使之翼習作社團、舞者心靈社團、大眼睛社團、步步為贏象棋社團、墨客書法社團等。
總之,經過這四天的班主任培訓,使我真正感到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智,還要注重學生的德,這是新時期對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但意義卻很重大。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我們要用真心、動真情、做真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新型魅力班主任。實踐出真知!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后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所幫助。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帶著一顆友好的心,去欣賞每一個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