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師風師德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暑期師風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 8月27日至8月31日,我校全體老師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師德培訓。在本次培訓活動中,我校全體教師以飽滿的情緒、認真的態度積極參與,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一、精心組織,認真參與。
為了確保此次活動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暑期師德培訓領導小組,由徐時忠校長擔任組長。根據上級領導有關精神,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明確目的、制定計劃、安排培訓人員、組織材料,確實把此次培訓活動納入重要日程。在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參加培訓的每位老師認真參與,確保了此次培訓得以順利開展。為期一周的培訓,每一位老師都能按時參加每一次集中學習和討論。無論是在集中學習相關學習材料,還是在自由討論時,每位老師都能堅持在座位上認真專注地聆聽、仔細記筆記,培訓結束后每位教師都撰寫了心得體會。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本次培訓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我們采取了集中學習、分組學習、個人研修等多種形式,保證教師在學得輕松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1、貫徹精神,學習動員。
8月27日 動員大會;分組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8月28日 上午分組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
下午部分教師到實驗中學參加xx市師德教育講師團報告會,其他教師自學;
8月29日 觀看市局師德培訓專題講座視頻錄像自行組織教師;
8月30日學習《市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十不”規定》;
8月31 日撰寫師德培訓體會。
通過進一步學習,老師都明白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
2、分組討論,形式有效。
在分組學習中,教師們積極交流師德培訓體會,暢談優秀師德教育敘事,還進行了“夸夸身邊的榜樣”師德個案感悟交流會。這次交流會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在會上,每位老師都談了自己身邊的老師在工作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大家夸榜樣,談體會,感悟深刻。在教育敘事交流中,教師們講述了自己教育中的愛心故事,表達了自己追求崇高師德境界的決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師們對學習困難生等弱勢群體表現出了極大的愛心,“不信東風喚不回”,老師們都決心用激情感染學生,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樣的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學習讓教師們對自己的工作態度、工作目的有了一次重新審視,老師們都說培訓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應當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快樂地面對工作、面對困難和人生。討論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場面熱烈,感到這次學習的內容很是貼合我們當前實小教師的實際,大家感到榜樣就在我們的身邊,為他們感到自豪,感到有無窮的動力為實小教育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深刻反思,學有所得。
一周師德培訓已經結束了,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校全體老師積極參與,認真聆聽,感受深刻。學習結束后每位撰寫了師德自我剖析材料,結合工作中實例查找存在的師德問題,對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做了理性思考,爭對今后的工作制訂了許多相應的整改措施。
通過這次師德專題培訓,相信我校教師對師德師風的建設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師德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要學的還有許許多多,但是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從點滴做起,時刻反省自己,修煉自我,那么我們必將無愧于心,無愧于人民教師這份神圣而光榮的職業。
暑期師風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為認真落實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學師德新規范,塑師德新形象”學習活動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忠誠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讓學生尊重、家長信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我校自開學以來,認真開展了這一活動。現就我校一學期來的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校長作為學校的最高行政首長和精神領袖
其職責包括:系統地規劃學校,特別是學校的辦學目標及其實現目標的主要途徑;形成并完善學習型組織,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合理配置學校資源,以保證一個安全和有效率的教育環境;建立起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合作關系,改善學校外部環境,引導家長和社會確立起對學校教育的合理期待;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促使所有學生學業上的進步。 作為校長,要盡可能地尊重團隊成員中個人的創造,盡可能地發揮個人的力量,而不要動輒以“學校利益”為借口,輕視和壓制教職員工個人的選擇和追求。凡是校長權力意志過的地方,凡是缺乏對人信任、鼓勵和尊重的地方,凡是以權謀私、私欲膨脹的地方,就必定人心渙散、敷衍塞責、精神萎靡、效率低下。
二、我校成立了師德學習領導小組
如何抓好學校班子師德師風建設?抓好學校班子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因此可以這樣說,有什么樣的班子成員師德師風,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學校教風和學風。如何抓好班子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在統一領導下,黨政工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實落實師德規范,確保師德學習不斷深入開展。行政領導班子著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獎懲、化管理;教研組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教師喜聞樂見的活動,寓師德教育于活動之中。二是要率先帶頭,用自己道德、人品、能力、知識、感情等非權利性因素影響教師形成好的師德師風;要帶頭學習,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提高素質,要求教師做到的,班子成員首先做到。
三、學校為做到師德教育經常化、制度化
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專用的“師德學習筆記本”,以供學習之用。堅持周日例會這個固定的時間,集中進行學習。主要形式是觀看師德培訓光碟。本學期的集中學習幾乎是每周一次,從不間斷。提供發展空間。學校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機會。硬件的:優先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如辦公室配備電腦,建設多媒體電教室,解決教師運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教學的問題。軟件的:任人唯賢,不屈才、不誤才,使真正德能雙馨的人才敬業樂業,愛校如家,發揮所長。
四、堅持形式靈活的個人自學
材料統一印發,學習分散進行。主要是學習與師德相關方面的材料,內容主要有:《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名人和教育家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論述;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等。
五、管人要管心
我們在要求教師職業道德要高于其他行業標準的同時,也在努力使教師在精神上和物質上能得到鼓勵和改善。
暑期師風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曾在網絡上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被一個社會所淘汰不是因為年齡,而是因為失去了再學習的能力。不錯,只有學習再學習才能保持與時俱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說就更具有現實意。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的內涵非常豐富。而為人師表者的品德,至少應包含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對教育對象的真誠關愛,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8月30日,我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在職教師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暨師德講師團巡回報告會。為了深入開創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充分展示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弘揚當代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情操,縣教育局組建了“龍游縣師德講師團”,并在全縣進行巡回報告。師德講師團由我縣省特級教師賴正清、全國優秀班主任徐月仙、省師德楷模舒忠達、扎根山區的校長吳培華、衢州市名師徐偉建等五位代表組成。
在報告會上,教師代表們以鮮活的案例,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們的成長經歷,充分體現出人民教師忠誠事業,積極進取,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獲得現場聽眾多次熱烈的掌聲。師德報告團成員看似平凡而又精彩的教學生涯深深感動了每一位教師。通過這次培訓是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善于關心愛護學生。
其實,學生的心靈是很敏感的,他們能夠通過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來判斷老師是否真心關愛自己。同時,他們也渴望老師能夠時時刻刻關心愛護自己。只要教師真心愛學生,并讓他們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就能以極大的努力向著教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二、要善于尊重信任學生。
我認為尊重就是一種愛,真正的愛不能沒有尊重。很難想象,一個無視學生人格、漠視學生尊嚴的教師,會是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尊嚴,因為“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反之,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甚至毀掉他們的前途。
三、要學無止境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學海無涯,處于“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生們,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范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尋常。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之過矣。”教書育人是一項重大的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敷衍馬虎,因此,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發展的前頭。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動者,必須有真才實學。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挑戰,教師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師要勇于和勤于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以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想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要有創新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四、要為人師表
孔子書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先樹人。”學生時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為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