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士培訓個人收獲(通用3篇)
醫院護士培訓個人收獲 篇1
20__年很快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年里,在院領導、護士長及科主任的正確領導下,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踏踏實實做好醫療護理工作。在獲得病員廣泛好評的同時,也得到各級領導、護士長的認可。較好的完成了20__年度的工作任務。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思想道德、政治品質方面: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護士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德規范,規范操作。
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方面: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我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
門診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工作態度要端正,“醫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疾苦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盡快的康復,于是每次當我進入病房時,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他們,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看到病人康復時,覺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護理事業是一項崇高而神圣的事業,我為自己是護士隊伍中的一員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為人類的護理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即將迎來的20__年,我會繼續發揚我在過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為病人負責,絕對不要發生因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惡化,我對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絕對負責,這才是一名救死扶傷的好護士應該做的最起碼的工作。作為一名護士,我時刻的意識到我擔子上的重任,我不會為醫院抹黑,我只會來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會嚴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會做到!
醫院護士培訓個人收獲 篇2
課堂上老師正在講什么是ICU:"ICU就是集全院最先進的設備、最先進的理論知識、技能,以及掌握先進知識理論、技能和設備為患者服務的人。"終于有機會暫時抽身臨床護理工作,終于我又背起書包走進了明亮的教室、回到了課堂。多年以來一直縈繞心頭的那個問題再次浮現腦海:"護理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
記得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是大學時代課堂上老師偶然間的調侃。也許是想激發同學們的思考或是用來活躍課堂氣氛,我甚至不記得最終老師給出了什么樣的答案——也許根本就沒有答案,反正問題我是記下了,然后又隨時間流逝漸漸淡忘了。我再次聽到相同的問題,是從一個中國臺灣男護士那里,那時他剛剛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站在我對面的講臺上分享自己多年來的職業經歷,可這一次我依然沒有得到"標準答案".
也許有人會笑我糾結,說護理不是一門獨立的科學,而是吸收了自然科學、社會及人文科學的一門綜合應用科學。也有人說,護理學有眾多理論做基礎,如環境理論、奧瑞姆自護理論、羅伊適應模式等;有各項有力的數據做支撐,從耳熟能詳的克里米亞戰爭護理奇跡,到近年來世界醫學雜志上如雨后春筍般的護理SCI論文,再到如今日趨火熱的徇證護理實踐,這些難道還不足以證明護理是科學嗎?
燈不擦不亮,理不辨不明。目前我無法給出一個令自己滿意、讓別人信服的答案。護理是不是科學對我來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會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地思考反復去追問,尋找內心的答案;護理是不是科學從整個專業發展來講很重要,因為職業人的態度會影響學科發展走向。我很欣賞捷克總統哈維爾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堅持,并不是因為這樣做一定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醫院護士培訓個人收獲 篇3
這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參加的團組織活動。我不知道對于其他人而言是否具備特殊意義,但對于我而言卻有著深刻意義,感觸也特別深。吳書記在動員大會上的一席話對我的影響很深,也讓我想起大學時期我參加院學生會組織時的一句話“不要問學生會能給你帶來什么,要問自己能為學生會帶來什么!”同樣,聽完吳書記提出的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團干概念后,我不禁地問自己“我能為團組織帶來什么?”書記說得好,能把工作安排得好做得好的,并不是優秀的團干,嚴格來說也只是合格的團干。優秀的團干應該在完成領導派遣的工作任務下更主動地思考還有什么是可以更上一層樓的,而不是呆在原地墨守成規。
為期三天兩夜的團干培訓真的讓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剛畢業沒多久就進入單位工作,心里難免有憧憬、有迷茫。身邊的同事個個有學歷、有經驗。而我呢?初出茅廬,啥也沒有。就像一張白紙,可以增添繽紛色彩變成絢麗的圖畫,也可以是一張平庸的白紙,可有可無。一開始,我還以為我會一直和自己單位的同事一直待在一起,沒想到組織卻來了個報數分組。這樣一來我就榮幸地加入第三小組——霹靂先鋒組。就像書記所說的,我們不應該只局限于上下級的縱向認識也應該適當的發展我們的橫向認識。通過分組讓大部分不相識的人相聚一起,并且定下組名、定下口號、定下一起奮斗的目標!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有些顧慮,有些不知所措。心里總覺得和大家有點距離,覺得自己也不會是小組的核心人物也就沒怎么把小組的事放在心上。很自然的自己就給自己戴上了一頂白帽子。當時我只覺得只要知道自己是哪一小組的成員、我們現在在干什么就得了。別的什么的我做不了主也說不上話,組長讓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出錯就得了。在討論組名和口號時,我一直保持沉默。也就偶爾給出點反應罷了,并沒有什么貢獻。突然我們的組長聶邦亮問我‘筱虹,你的看法是什么?’組長的這么一問,好像除了在問我的想法,還在提醒我我是可以選擇別的顏色帽子戴的。一切在于我是怎么去看待的,我的態度是怎么定位的。在后來的幾次小組討論中,我開始學著改變自己愚昧想法,放開膽怯的心理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上。我知道,未必每次我的意見對小組都有幫助,可是至少我有動腦筋有主動思考。這也證明了我的存在并不只是為了附和別人而是為了超越自己,戰勝自己。聽了六頂帽子的管理價值后,我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只要活在組織里就自然而然地會經歷這六頂帽子。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價值意義,同時也代表了不同的成長程度。每位領導者或者說每頂藍帽子并不是一開始就是藍色,六頂帽子強調的不是本身是什么?而是能夠成為什么!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為什么!你想達成設定的目標?就要學會計劃、學會學習。
學習并不單單指的是課本上書籍上的學習,書籍上的學習只是學習的冰山一角。工作、生活里的學習卻學之不盡。工作上,我們要學會養成好的工作態度;我們要學會適應工作環境;我們要學會在工作經驗中總結等等。‘心態決定了你的位置!’這句話一點也沒說錯。為什么有些人干了一輩子還是無所事事?為什么有些人能在基層崗位一躍而上成為領導者?這并不是哪個領導厚此薄彼,對下屬不公平。而是人員的心態問題,取悅不同而已。易處長在講述自己的職業生涯時也明確的指出大家必須要有“想干事、事干好、干好事、不壞事”的思想概念。所以我覺得心態是很重要的',它對我們的工作、為人處事都具有深刻影響。另外,在這短短的三天學習里我感覺到負責策劃這次活動的負責人在每個環節里都清晰的勾畫出我們這次團干培訓的目的——學會組織、學會思考、學會協調、學會文明禮儀。不管是室內培訓與互動,還是各項不同的講座都充分體現了如何組織、如何思考、如何協調、如何知文明講文明。在這次的團干培訓中,其中有個活動就把這次的團干培訓的目的都體現出來。就是在規定的20分鐘內,每組都必需提交一個20xx年五四青年節的活動方案并且獲取吳書記的應允和5000元的活動資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提交一個方案這很考驗一個團隊的組織能力,也很體現個人的綜合能力。不論結果,在聽完吳書記和個小組代表的評價后,我覺得自己真的受益匪淺。
另外,這次的團干培訓中,劉樹謙老師的文明禮儀講座也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文明禮儀每個人都知道,但做出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一句簡單的“您好、謝謝、對不起”所體現的并不是六個字,更多的是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講不講文明是我的私事,別人管不著?墒蔷拖駝⒗蠋熤v的一樣,今天你的文明禮儀做得不好是你的事,但是你在一個集體里文明禮儀做得不好就是一個集體的事。為什么外國的旅游勝地和洗手間都會用中文字標明文明禮儀要注意的事項字樣?這并不是別的國家有意去看不起我們中國人,而是我們給外國人的印象就是這樣。中國有句俗話,一顆老鼠屎影響一鍋粥。如果我們不能以身作則,那么我們有可能本身就是那顆老鼠屎。明代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眲渲t老師的一席講座更加勉勵了我繼續做個有素質有教養的中國青年。也許我們的一舉一動未必能為身邊的人帶來感觸,可是我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影響下一代中國青年。因而我們更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