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今天突發奇想,想寫這篇。對于激烈的小升初,大家一定有許多的感悟。偶爾彷徨,偶爾迷惘,但我們始終一起前行在勝利的道路上。
在這次考試中,我有很多收獲和感想。誰不為前途著想,誰不對未來充滿向往。可是競爭如此激烈,誰能看到前途的曙光?
只有那努力拼搏的'學子,才能拉住好初中的臂膀。
轉眼曾充滿硝煙的戰場,現在似碧波微微蕩漾。對于我們來說,這一切已是過往。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珍惜大家所剩無幾的相處時光。不要因為勝利的戰鼓為你奏響,就無比狂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要感謝辛勤付出的老師,在暴風雨來臨之際,用自己為他們遮擋。“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要感謝全心為你好的家長,對他們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張狂……
話還有很多,但淚水已漫入我眼眶。喉嚨哽咽住了,再說不出什么話。手指僵硬住了,再不想向鍵盤敲打,就此打住吧!我的感悟既是如此,若有什么不足請多多體諒。大家不要灰心氣餒,你會成功的,當然要建立在你謙虛自信友善努力的基礎上!
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我女兒是20xx屆的小學畢業生,目前就讀于嘉祥七中初一。從備戰小升初到現在,無論對孩子,抑或是對家長來說,都是一段十分難忘的時光。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關于小升初的一些心得體會。
記得去年各私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那幾天,很多家長糾結不已,加之各校還不斷根據實際的錄取人數,對分數線做著微調,一些家長生怕錯過了理想中的學校,不得不采取了下“大包圍”的方式。
我就親眼目睹一位來自云南楚雄的家長,得知孩子上了實外西區的錄取分數線,馬上趕到學校給孩子繳了三萬元費用。隔了兩天,實外、成外的錄取線也下來了,結果孩子上了實外的線,沒上成外的線。一番比較后,這個家長決定舍實外西區,上實外,錢都交了怎么辦啊?只有硬著頭皮去實外西區找校方賠了很多的好話,看了很多的臉色,最后學校扣了x萬,退了2萬。這位家長氣都不敢歇,馬上趕至實外交了3萬的費用。哪曉得再過了兩天,成外因為人沒有錄夠,降了兩三分,這孩子剛好踩線上了,這位家長糾結死了,總歸覺得成外還是比實外好吧,不得不又趕到實外,在校長門口站了老半天,終于進去了,腆著臉說了很多好話,編了好多理由,還不能直接說是自己改了主意決定上成外。看了半天臉色的結果,是最后也只拿回了2萬,扣了x萬。隨后還得馬上跑到成外去,補錄也得多交錢。
我跟他聊,他也很無奈,說自己也不想啊,還不是希望讓孩子上一個盡可能好點的學校。在教育方面,中國的家長真的舍得投入,但確實也讓人有點心酸。
女兒現在經常給我說的一句話是:好想重新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起啊!她的言下之意就是,相比中學,小學階段簡直太輕松了!目前就我了解的幾所住讀的制初中,基本上都是6:40起床,7:20開始早讀, 2x:30下晚自習,22:00熄燈。而走讀制初中,基本上是7:40開始早讀。所以,差不多孩子都必須早上天不亮就出門,晚上做作業、復習功課,大部分孩子都需做到晚上十點甚至十一點過。如果晚上九點過能完成,就算非常神速了。所以,小學階段到中學階段無論是在孩子的作息時間上,還是學習的內容以及方法上,都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提早做一些相關準備,確實有這個必要。
女兒小學所在班級,不少孩子當時也參加了私立學校的招生考試,有的是想去試試水深水淺,有的則是早就決定了要去讀的。私立學校的招生現在都是很早就進行,而公立學校只能搖號,不能自主招生。所以,至少從目前的政策設計上,生源這一關上對公立學校顯然是不利的。這些私立學校的招生考試出題相對孩子平時的期末考試來說,難度上肯定是要難不少,它的目的本來也就是要拉開差距,以便從中選優。所以,很多家長平時拿到孩子的成績單,看到的都是孩子九十幾、一百分的成績,但參加這種考試,很多只能考五六十分,甚至三四十分。這個都很正常。當時女兒班上不少孩子都參加了私立學校的考試,最終考上的只有八個,去了的有六、七個,包括成外,實外及嘉祥,還有一兩個雖考上了,但后來搖號搖到了重點學校,這邊就放棄了。
因為去年受政策影響的原因,公立學校的生源比以往肯定是大受影響,私立學校這下集中了更多的優生。具體到嘉祥,它的情況是,初一共x6個班,每班49人,其中x3個平行班,2個數學實驗班,x個英語實驗班。當初報考的人數有好幾千人,最后只錄了768人,其中,嘉祥小學部通過層層選拔直升的名額就占了238人,嘉祥兩所分校選錄的學生加上嘉祥九思培訓學校選取的,合計有x60多人。這樣子加起來就有將近400人了,其余300多人才是通過對外公開考試錄取的,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女兒進了嘉祥后,其實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強烈的不適。她所在的班級,大部分孩子都來自于嘉祥小學部,最長的呆了六年,最短的也呆了一年,絕大部分孩子對住校生活都已經相當適應了。而且據老師統計,絕大部分孩子都報了小升初暑期銜接班,而女兒一直跟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從沒單獨在外生活過,小學畢業后的那個暑假,我們也本著快樂的原則,沒有想過要去報任何班,直接就帶孩子旅游去了,還一共旅行了兩次,直到報名前三天,才意猶未盡地回到成都,然后就匆匆忙忙帶著孩子去報名了。結果當天報了名,交了錢,孩子還一直以為可以跟爸爸媽媽回家的。突然聽老師說,今天就在學校住了,女兒當時就愣了,但還勉強繃著。
午飯的時候,老師說歡迎家長去食堂參觀。于是我們陪女兒去吃飯,她拿到餐盤,吃了幾口眼圈就紅了,飯也吃不下了,覺得有種被拋棄的感覺。下午家長開會,孩子們軍訓,所有新生都頂著烈日站在操場上訓練,一身大汗。當天晚上就開始上晚自習,九點半晚自習結束回寢室,女兒還跟在家里一樣,先禮貌謙讓其他同學先洗,等別人洗完了,她才最后一個進去,哪曉得剛抹上洗發液,就到了十點的熄燈時間,寢室頓時一片漆黑,女兒嚇了一跳,只得摸黑馬上把頭上和身上的泡泡沖了。這時老師又進寢室檢查,她只得濕著頭發爬上上鋪,然后就哭了。第二天又是早上六點四十起床,她上了六年小學,哪天起過如此早啊?周末接孩子回家,她哭哭啼啼的,表示堅決不住校了
我老公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女兒比我女兒高幾級,也在嘉祥上學,剛進校時,甚至想過爬欄桿翻墻跑出來,當然最后沒得逞。我還有一個好友的女兒,在實外上初一時,整整一學期每天半夜偷偷爬起來躲到廁所里,邊給媽媽打電話邊哭,一句話,就是堅決不住校,而且每晚打電話一打就是半小時甚至一兩個小時,結果弄得我這個朋友神經虛弱,半夜一聽到手機鈴聲就緊張,然后就拿著話筒,陪著女兒一起哭。真的,這些都不是笑話。那段時間,其實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作為家長的前期鋪墊工作沒做好,因為,讓孩子住讀是我們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后得出的選擇,既然經過反復權衡決定住校了,就一定不能是家長一廂情愿的想法,一定要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取得孩子的充分認同,讓孩子曉得,住校的好處在哪些方面,比如說很有規律,有很多好朋友可以朝夕相處等,多了睡覺的時間,爸爸媽媽也免了每天接送的辛苦。并且還要恰當地引導她對即將到來的中學住校生活有一個認識和向往,也許她進入角色就會更快一些,而不會產生張皇失措的感覺。
以上是住讀制初中的作息情況。女兒小學班上的孩子,除讀私立學校的,其他的同學,有一半左右搖到了四中和九中,其他的去了石室聯中蜀華分校及樹德實驗東區等。以四中、九中為例,學生為了趕上早自習,基本上七點鐘就得出門,剛上初中時,一些孩子因為不習慣,也覺得痛苦,這些都需要家長在暑假里就提前打好預防針。一句話,無論是讓孩子住讀還是走讀,前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對孩子來說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當然,相比之下,生活上的不適應其實是最容易克服的,反而是來自于學習的壓力,更容易讓不少孩子感到困惑甚至焦慮。
小學階段,因為所學科目少,功課簡單,基本上大家都能輕松對付,所以每次期末考試,大多數孩子都能得高分,90多分是常態,孩子高興,家長也輕松愉快。但是進入中學后,特別是進入了一些名校后,這個壓力馬上就顯現出來了。這種壓力通過孩子會直接反射到家長這兒。
女兒所在的嘉祥,連續七年中考成績穩居成都市第一,優生率去年高達96%以上,大量學生初中畢業后進入479、成外、實外等名校高中部學習。它的成績固然驕人,但成績和它整得兇的名號基本上同樣出名。
嘉祥的數學教學是它的最大特色,數學競賽方面獲得過很多獎項,所以非常看重這點,招生考試時,也把數學的比重放得比較大。由于整個年級的學生基本都是過關斬將考進去的,絕大多數都是一等一的優生,所以老師授課時,內容肯定就超過了教材的范圍。比如說數學,許多在奧數班上才能接觸到的內容都成為了日常課堂上的講授內容。
我專門找了四中和九中的初一試卷來看過,發現嘉祥的數學確實比其他學校要難。正因為嘉祥一向重視數學,所以這兒的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兩倍,畢竟一般來說男孩子的數理思維要比女孩兒的強一些。與此同時,為了拔尖,嘉祥還專門辦得有超班,通過考試篩選出參加超班的學生,每周有六、七個小時的額外學習,都是利用周五的晚上、周六的整個上午以及周二下午的興趣課時間,其他還有就是假期的集中培訓等。通過超前學習的方式,在初一下、初二上的時候就把初中全部數學內容以及相當部分的競賽內容學完,然后重點準備競賽。
嘉祥的規定是每天早上6:40起床,洗漱早餐,7:20開始早自習,一直到中午2:30上完五節課,然后非常短的時間吃午飯。3:00-3:50午睡,4:00-7:30也是密密麻麻的課程安排,然后是晚飯時間。晚飯后基本沒有多余的休息、鍛煉時間,8:20便開始晚自習,到9:30下晚自習,22:00熄燈,安排很滿,幾乎沒有可供孩子自己操控的時間。每周日晚固定有數學測驗,語文和英語考試是隔周進行,平時的其他考試也很多,基本上很多考試的成績都要進行班級排名,然后通過家校通發到家長手機上,弄得氣氛相當緊張。有家長在群上說,我的孩子一向優秀,考進來還是特等獎或者一等獎什么的,咋現在第一名也考,最后一名也考,究竟怎么回事啊?其實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考進嘉祥的孩子基本上個個優秀,所以幾分、十幾分之差,排名就差很遠。其實并不要緊,但有的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以前真的優秀慣了,心理上就覺得非常過不去,非常難受。這種情況下,我都跟自己說,一定要淡定點,誰讓這里的孩子個個都那么優秀呢?
女兒進校的第二周,校長就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文題,題目就叫做《堅毅》,意思就是說到這兒的孩子就是需要有堅毅的心態,我覺得確實是,不僅孩子需要堅毅,有時候我們做家長的都需要堅毅一點。
所以,我的一個建議是,在擇校方面家長千萬要清醒,不能一味的攀比。如果孩子有能力過關斬將,考入成外、實外或者嘉祥這些名校甚至它的實驗班,那么心理上還是要先有一定的準備,在鼓勵孩子努力的前提下,家長也要有一個平靜的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心態,不然孩子進去后,萬一成績不能持續領先,脆弱的孩子日子就會變得非常非常難熬,家長也跟著一起抓狂,還不如讓孩子的孩子在一個相對不那么拔尖的學校充當頭鳥。
至于四中和九中,因為女兒很多同學搖到那兒,所以我經常也在關注。作為傳統名校,那兒的考試肯定沒有嘉祥那么頻繁,次數相對少很多。由于執行了新政,這些公立名校的學生全部是搖號進去的,跟以往不同,所以,優生比例相對往年自然小了很多,學生成績就顯得參差不齊,而且規定不讓分快慢班,于是一個班上,同樣的考試,成績好的孩子考九十多分,差的十多二十分也有。老師感覺教起來比較惱火,因為成績好的吃不飽,成績不好的又坐飛機,老師只能按照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設計教案。
但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它的學生來源就跟小學一樣,比較自然,不像名校那樣經過精挑細選。像女兒小學班上的同學,到四中和九中后,我跟蹤的情況是,以前班上十來名的,現在到了中學在班上一般十來名,或者更好一點點,以前三十多名的,現在三十多名的比較普遍。這樣說起來,其實如果肯努力的話,他在這樣校風好的名校讀書,上升的空間反而還比較大。
女兒小學班上有一個男生,成績中上,當時他媽媽很希望他去私立學校的,結果幾所私立學校都沒有能考上,奧華賽也沒有得獎,最后搖到了四中。她當時本來想放棄的,因為去年四中的優生率遠不如以往,但權衡之下最后還是去了四中。剛到校,老師由于不熟悉各位同學的情況,看他長得人高馬大,體格健壯,就指定他當了班長,結果受到激勵,突然醒事了,變得非常努力,成績一下沖到了班上前幾名,自然更找到了感覺,更有自信了,現在不是媽媽追著他學,而是自己想學,自己要學,周末還主動要求媽媽給他報一個英語班。我跟他媽媽交換過意見,他媽媽說,選擇讓孩子上這個學校是對了的。如果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自己到處找關系多給錢,讓孩子進了成外、嘉祥這些優生云集的學校,以孩子的個性,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說不定幾下就被打趴下了。
所以,在擇校這個問題上,我建議還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作出決斷,未必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就是最適合自己孩子未來發展的。此外,家長一定提前給孩子講清楚,中學跟小學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不要騙他,要說實話,要講具體在什么方面不一樣,比如作息時間肯定不同,作業量不同,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但這個心理準備不是讓孩子知難而退,而是讓他曉得,自己的人生進入了新階段。
另外,我的一個體會是,孩子上了中學,每天的學習壓力陡增,每天長達十多個小時的學習,真的需要一個好身體。嘉祥的老師說,學校最怕孩子生病,基本上生一兩周的病,就很難跟上了。按照國家的要求,每天每個孩子至少要有一個小時的鍛煉時間,我問了一圈,基本上沒有哪個學校是做到的,學校安排的鍛煉時間非常少,每天一次做操,一次眼保健操。所以孩子很多都偏胖、偏虛、偏無力,讓人郁悶。
去年嘉祥初一的家長在跟學校商量了大半學期后,終于為孩子們爭取到了每天下午增加一個800米跑的機會,很多家長都為此專門叮囑孩子,一定要認真跑,不能偷奸耍滑。所以我給爸爸媽媽的另外一個建議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在小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里多鍛煉,身體好一些,對付以后繁重的學習也要相對占些便宜。不然成天病怏怏的,上了中學就會很麻煩,因為時間上確實有點耽誤不起。另一個感受是,上了中學后,孩子能自己靈活掌握的時間變得非常有限,每天的作業堆積如山,每天忙于消化新知識,溫習舊知識,加上隨時有的測驗,孩子哪里還能有多余的時間!像女兒喜歡看一些歷史書,開學時帶去學校一本《曹操》,過了很久才看了十多頁,因為根本沒時間看,最后還是周末回家后抽時間看完的。
這其實是一個悖論,中學學習需要學生有相當的知識儲備量,包括各方面的知識,時政、軍事、體育、天文、地理、歷史、科技等等,這些都可以幫助他們拓展知識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做到學習時融會貫通,而知識面狹窄,勢必會逐漸影響到更深一層的知識學習。但上了初中后,每天的課業偏偏又讓孩子們極少有課外閱讀時間。很多家長其實都看到了這點,清醒的家長還是很多的,甚至嘉祥的一些老師也看到了這點,比如一些語文老師、英語老師,都覺得加強課外閱讀非常必要,也建議孩子們買了很多名著,但私下里家長們聊起,孩子基本都沒時間看,因為真的抽不出什么時間了,要看也得等假期了。所以,在小學階段,在學業還不是非常緊的情況下,建議家長盡量讓孩子多讀一些書,各種知識儲備可以幫助孩子在中學階段理解能力更強,學習勁頭更足,為以后的自主學習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想說的是,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希望被贊美的。小學階段,老師以及爸爸媽媽都哄著他們;上了中學,不會再有老師拿著糖果哄他們了,他會平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來自學業的壓力。老師源于教學壓力,也大多缺乏足夠的耐心給以每個孩子細致的心理疏導。
這個時候,做家長的更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畢竟孩子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成長環境,即便他們在學業等方面暫時遇到一定的.困擾,也要站在他們一邊,一如既往地給予他們信任和支持,鼓勵他們保持自信。
曾經有一個家長一次在群里發了一大通牢騷,說自己的女兒上了中學后,簡直變得不懂事了,以前全考第一的,現在差遠了,問她為什么,女兒還頂嘴,弄得自己每次都想打她一頓。其實,就少考那么幾分、十來分,名次就下來了,非常正常,但這位媽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所以總抱怨孩子,其實家長也需要調整心態。畢竟,成長期的孩子建立所謂的自信,很多都不是依靠自己內心的強大,而是依靠外界傳遞的一些信息,如:考試分數、成績單、老師的表揚、同學的夸贊等等。傳遞的信息中,有正確的信息,也有錯誤的信息。這個時候,請一定告訴孩子,即便沒有來自別人的嘉許,也要勇敢地自我欣賞,
這個時候,我想引用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的孩子很優秀,你告訴他:你覺得自己是全班最好的,那么你是全年級最好的嗎?是全校最好的嗎?是全成都最好的嗎?是全國最好的嗎?是全世界最好的嗎?
同樣的,如果你的孩子上了中學以后,成績差強人意,覺得對自己沒信心,甚至倍感沮喪和痛苦,那么,也請你同樣的告訴孩子:你覺得自己是全班最差的,那么你是全年級最差的嗎?是全校最差的嗎?是全成都最差的嗎?是全國最差的嗎?是全世界最差的嗎?這樣幽默風趣的比較會讓孩子重拾信心。
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傳統觀念中都認為女孩更擅長語言類,而在理科方面沒男孩子有優勢--這些觀念,多多少少對小孩會有些暗示吧?
想起小時候,老爸老媽也這么認為著,特別是跟我那聰明又頑皮的哥哥相比,我永遠就是一幅又乖卻笨笨的樣子……小時侯,常有大人出題考問一幫跟我同齡的小孩,人家都回答出來了我還在想題,確實笨得傷心,老媽對我也沒啥要求,以后能讀個中專也就阿彌托福了……而面對我那聰明伶俐的老哥,我家老爸老媽以為他家兒子天才得不用上一年級,直接從2年級開始讀小學,以至于我哥的拼音至今還坑坑包包的,嘿嘿~
所以小學數學不好我覺得很應該,到了初1代數也學得很痛苦……但是初2的平面幾何我卻很喜歡覺得很有趣味,考試成績也好得讓我吃驚:原來笨笨如我,也可以學好理科的么……從此人品大爆發,特別是跟理科相關的學科:數學,物理……到后來的高數。。。都能輕松拿高分~
所以,對現在的小孩,我不相信誰會智商不夠學不好(不過我以前一直認為:以后的社會拼的不再是智商,而是情商),那擅不擅長某一學科跟什么有關呢?我以為是信心和興趣~!
而對女孩,我覺得數學學得好會給她們更多的信心(也許戰勝了傳統觀念會讓她們對自我有個突破?),有了信心,會從很多正面的反饋中,慢慢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一個良性循環或許因此而開始:)而且數學好,也更有助于以后的平衡吧……
對MM,在外培訓時我為她精心選擇好的語文老師(不知怎么對語文一直很敬重:總覺得語文不功利,也沒法急功近利,語文靠的積累),而對數學的選擇,我跟大多數的家長的選擇相反:因為我沒有選擇,選個跟語文上課時間能配合的數學就可以拉,因為有我么,呵呵……
MM在數學上的突飛猛進印證了我以前的看法:小學生的成績真是……一抓就上~!---從MM上個學期期末數學在班上考了第1,但這次名師堂結課考試全班第2……MM看到的是成績的提高,她很欣喜;而我看到的是成績提高后MM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心,我很欣慰~!
最近同事老取笑我迷到奧數中去了,我總是自嘲的笑:每天要做幾道題,才覺得自己每天都在進步,多好~哈哈,真的,感謝,感謝奧數……讓我有了更充實的人生啊~
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4
漫長的暑假已去,迎來的是一個美好的秋天。在這萬物收獲的時刻,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又重新回到美麗的校園,開始了新一學期的征途。
在過去的征程中,曾擁有過歡笑,擁有個陽光,這都已成為永遠的記憶,現在加上一把鎖將它封鎖起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看呀?新的學期正在向我們招手。經過五年的鍛煉,我們不都是一個個戰士,抹去心靈的灰塵,拿上我們的武器,整裝待發,新學期的目標向我們沖擊!
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在每一個全新的起點,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期盼:明天的我要更精彩。因此,我一定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展現著自己迎接新學期的新氣象。
今天的老師,同學們都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辦公室。教室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樣就營造了一種生機300勃勃。祥和向上的新氣象。相信在這種新氣象的感染和鼓舞下。我一定要在新學期取得新進步。
在新學期里,我有一個新的目標——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要成為行動的主人!我知道了成功不是靠夢想來實現,而是靠自己的行動……
當然,在新的學期中,在學習要有新的成績,這就要不懈地努力!付出一份努力才會換取一份收獲。學習并不是一種興趣,而是一種責任,是我應該做而且必須做好的事情,同時學習必定會有負擔。沒有苦的。
累的過程,就不會有進步和提升,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不都這樣的道理嗎?我把自己的喜悅,悲傷都化作前進的助力和動力,就會因此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新進步。
成功中是我們的喜悅,成功背后是我們辛勤的汗水,沒有耕耘就哪有收獲沒有付出哪有所得。我即將升入初中了,就更應該好好珍惜這段寶貴的時光充實自己,把自己的理想變為勢不可當的動力!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前進!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開始了新的旅程,楊啟新的風帆吧!
我要加油,在絢麗多彩的小學生活中,好好學習,這是沖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許會有坎坷,艱險,我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避過所有的淺灘到達成功的彼岸!
小升初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5
3月25日,卓越教育集團周貴校長和各位優秀小升初名師共同舉辦了一場“制勝小升初,劍指重點名校”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的內容與參加小升初考試的家長和學生息息相關,許多學生和家長都自發的來到會場,認真的聽取了周校長和各位老師的講座,更有許多的家長和周校展開了積極的互動。作為卓越的一名新員工,通過這次講座,我學到了很多,有了很大的收獲,同時又有了許多的感悟。
此次講座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周校向家長們分析今年小升初的幾大變化和如何成功擇校,第二部分是卓越數學名師黃老師和英語名師汪老師分析數學和英語如何成功備考。
在講座的開始,周校首先給我們介紹了廣州教育局對小升初考試的幾點規定:不準在招收體育、特長生時進行文化課測試,不準以編班為目的進行任何名義的分班測試。接下來講了小學奧數對小升初的影響,第一批電腦派位。周校重點講述了目前廣州小升初的升學途徑:免試就近入學、特長生、藝術特長生、擇校(其中包括民辦和公辦)、轉學、借讀、公校直選(新增)。如何成功擇校,是每個即將參加小升初考試家庭最關心的話題,因此周校做出了如下回答:“如果想參加擇校考,就一定要參加相關的培訓和自我的訓練,平時學校的考試考得是考察性考試,考記憶能力。而擇校考是選拔性考試,是考知識運用能力的,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因此要在擇校考中獲得好的成績,一定要進行訓練”。他認為父母輔導和外面輔導班均可對孩子進行訓練,要想成功擇校首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分析孩子的情況,不能只看平時成績。第二,分析孩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校。第三,選擇學校的目的,希望該校的中考有特色。第四,關注學校的錄取政策,學費,是否寄宿或者走讀。
這一部分周校的講解,有助于我們更加熟悉小升初的升學模式以及各個學校的招生類型,聽取了奧數對小升初的影響的內容后,我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競賽對小升初的擇校考試都會起到幫助作用,選擇針對性強的競賽內容,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華杯賽、小英賽、奧數。這些競賽不僅會加強同學們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會進行靈活多樣的知識拓展,開拓同學們的思維能力,進行系統的解題能力鍛煉。而周校長關于小升初考試前對家長的幾點建議,不僅對于家長是一個重要的幫助,對于作為輔導老師的我,也有很大的啟發:要想成為一名好的輔導老師,要比家長更加了解學生們的習慣,在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各項注意事項的同時,也要和家長多溝通,將小升初考試的考前建議及技巧及時的與家長溝通、交流,必要的時候在考試的前幾天再次進行電話拜訪,真正的讓學生和家長體會到考前各項工作的重要性,從中受益。
接下來數學科的黃老師講述了考前三個月我們卓越如何帶領大家備戰小升初,第一,四月全面復習,做題方法指導。第二,五月開設小升初強化特訓營。(按考察知識點板塊逐個擊破、易錯題常考題集、預測題考試)
第三,課后輔導和專題晚服。
第四,考前的一系列講座。考前三個月家長學生該做什么:
1,提前開始復習五年級知識。
2,解方程,計算提前過關。
3,重視每一講的講義復習和練習。
4,搜集歷年真題進行演練。
5,隨時隨地進行概念公式的記憶。
6,進行錯題收集,逐個知識點過關。之后英語課的汪老師給大家講述了英語課所考察的知識點以及如何更好的備考。英語課考試題量最多,可是考試時間最短,只有50分鐘。考查內容為:語音知識20分、單項選擇20分、閱讀理解30分、語法填空20分、作文10分。汪老師針對每個點如何復習作了重點的介紹,建議學生建立錯題本更好的復習,以及卓越所贈送給學生的小升初單詞本,讓學生反復記憶小學詞匯。
黃老師和周老師的`講解,將廣州小升初知識點的考查范圍做了一個全面的介紹。黃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對幾個重點題型進行了現場提問,黃老師的提問過程生動而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真正的和學生學成一片,同時也玩成了一片。這個經典的互動過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在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啦。同時兩位老師對于兩科小學知識點的梳理,讓我對如何更好的輔導學生學習系統的知識和備戰小升初考試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兩位老師提到的全真模擬考,以及有關考試的類型和難度問題,將成為我四月的工作重心。如何更好的給出學生的學業報告書,將成為我下一段工作所追求的目標,我將會針對學生各科各知識點的得分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復習建議和報考建議。
通過這次成功的講座,不僅使我看到了卓越人為每個學生以及家長所做的努力,更使我感覺到了自己工作的責任性,對每個學生負責任,給每位家長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才是我工作的最終目標和工作的意義所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向身邊的老師請教與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卓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