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教師崗前培訓計劃(精選3篇)
2025年新教師崗前培訓計劃 篇1
一、培訓目的
為了落實《南淮市中小學教師教學業務培訓實施方案》和實現新教師培訓才能上崗的要求,幫助新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迅速適應熟悉學校管理和教學常規,提高業務技能,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我校特舉辦新教師暑假新教師崗前培訓班,作為今年教師全員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培訓對象
學校20xx年新聘教師及新調入教師。
三、培訓內容
教育形勢及校史校情、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班級管理、學校規章制度特別是校園衛生、財產管理、收費管理等各項常規制度、教學常規管理、課堂教學效益與評價、教師個人專業成長、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和管理等
四、培訓組織
在校長室領導下,教科處負責組織安排,有關科室,各教研組長或資深學科教師組成。
五、培訓時間
8月30日--31日和開學后教研活動時間
六、培訓方式(集中培訓、分開自學相結合)
1、聘請專家、學校領導、各處室主任、優秀教師(班主任)舉辦講座。
2、聽課評課
3、座談、研討、交流。
七、培訓要求
1、不得缺席、遲到、早退,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請假,必須經校長室批準。
2、參加培訓的教師按照具體要求積極參加,培訓班結束后必須提交個人今后一年專業成長計劃,培訓心得體會(字數不少于1000字),并歸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
八、具體活動安排
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活動主持
8月30日上午 8:00-8:30 簽訂協議
9:00-11:00 教學樓一樓階梯教室
參加學校開學會議,介紹新教師
z校長
下午3:00-04:00
辦公樓四樓會議室
教育形勢及我校校史校情報告
z校長
4:30-6:00
辦公樓四樓會議室
師德教育與班主任管理和學校其他管理制度
z校長、政教處、團委、后勤處
8月31日 上午9:00-11:30
辦公樓四樓會議室
教育教學及教師未來個人專業成長
z校長、教導處、教科處
下午3:00-06:00
辦公樓教研組會議室
新課程標準學習、如何進行備課、說課、組織課堂教學和教研進行座談
各教研組長
9月新學習開學
教學樓一樓階梯教室
觀看錄像課、示范課,看后進行討論和評議
各教研組
教學樓一樓階梯教室
網絡知識、多媒體使用培訓
信息中心
教學樓一樓階梯教室
學科教學與網絡資源的利用
教科處
待定
新教師說課活動
各教研組長
待定
新教師上課聽課和進行評議
各教研組長
南淮十三中校長室
教科處
2025年新教師崗前培訓計劃 篇2
1 培訓大綱
1.1 公共課
1.1.1 計算機基礎
1.1.1.1 主題:Windows, TCP/IP, Sharepoint&Office
1.1.1.2 課程簡介:學習Windows 操作系統基本知
識及操作指令;TCP/IP 網絡協議概念、體系結
構及運作機制;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主要是
公司內部使用的 Sharepoint 一套軟件的功能
和使用的學習。
1.1.1.3 前置課程:無
1.1.1.4 主講人/輔講人:未定
1.1.1.5 課時:40
1.1.1.6 實訓項目(課程練習):Windows Server
20xx 操作系統隨堂操作,在域內訪問公司內
部提供的Sharepoint 網站及實際操作。
1.1.2 數據庫
1.1.2.1 主題:Oracle,基礎SQL
2025年新教師崗前培訓計劃 篇3
一、培訓目的
開展九龍湖鎮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目的是使我鎮所有教師通過接受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培訓,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顯著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顯著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水平,顯著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鎮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教育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1、通過學習《師德與教師職業》,幫助教師深刻領會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確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性和現實意義,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顯著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努力做人民滿意教師。
2、通過《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的學習培訓,了解新課程下教學評價方式、內容和評價目的;了解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趨勢。掌握案例分析、課堂觀察和成長記錄袋等當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中常用的評價方法。理解發展性教師評價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課程教學評價帶來教師觀念與行為的變化,使我鎮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使之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評價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評價特色。
3、了解和掌握《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的知識,通過學習了解本學科因新課程實施所帶來的變化,掌握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設計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在課堂教學中教材、教師和學生的相應關系。并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設計符合所任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預案,開設公開課和研究課。幫助教師了解學科教學改革的熱點,深入探究學科教學的一個專題,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顯著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與水平。
4、通過學習《E—環境下中小學學科教學專題研修》,幫助教師了解E-環境下教師與學生學習的特點、學習的途徑與方法,使廣大教師能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顯著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5、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合作意識和參與熱情,逐步建立以鎮教研組為單位的學習團隊,定期開展學習與討論,觀摩課堂教學,共享課堂教學體會、學生管理經驗與培訓學習收獲,進一步促進學習型團隊的形成。
二、培訓對象
我鎮60名在職教師。
三、培訓的.方法及措施
1、成立組織,加強管理。
在鎮海區進修學校的領導下,成立由校長及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組長,由完小校長、教科室主任、教導主任、副教導主任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九龍湖鎮中心學校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領導小組,由教導處具體組織開展教師素質提升培訓;由校培訓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管理,嚴格考勤考紀,全面開展校本培訓,落實每個培訓任務。
2、強化責任,落實目標。
按照我校制定的計劃進行檢查評估,核查學分、具體落實任務,組織培訓、開展研究、制定措施,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學習、備課、上課、評課和觀摩課”等系列教研活動,同時,各教研組在每周一的教研活動中要圍繞《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結合學校實際,結合學生實際,結合課堂實踐,把實踐中的疑問、困惑進行歸納、篩選,確定一個討論專題,組織交流討論,使教師沿著計劃——行動——反思這一互聯互動的螺旋式的漸進過程,求得問題的解決。真正“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讓“九龍湖鎮中心學校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成為教師搭建展示教研組集體凝聚力、個人教育教學魅力的舞臺。從而促進教師間的互動式交流和教師與新課程的共同成長,達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