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司法部門年終報告及2015年計劃
(二)著力加強兩類人員管理,防止了重新違法犯罪。一是創新機制。為加強對兩類人員的規范化管理,我們建立健全了“一個流程、三項措施、四項基礎”(建立一個流程:制作了社區矯正工作流程圖,明確了工作職責。三項措施:完善組織,形成網絡;規范接收,緊密銜接;嚴格管理,人性化矯治。四項基礎:建立一套規范的社區矯正工作制度,組織一支專群結合的社區矯正隊伍,設立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的辦公場所,建立社區矯正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的社區矯正工作機制。)摸索建立了一系列社區矯正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制定了聯席會議制度、風險評估制度、動態分析報告制度、請求報告制度等,下發了《區社區矯正工作手冊》,細化量化了工作流程。嚴格落實刑釋解教人員“一表兩書”制度,在各街鎮司法所安裝全國安置幫教網絡平臺,使全區15個司法所與全國各大監獄實現無縫對接,目前區共錄入刑釋解教人員627人,共接受核實全國各監所區籍兩勞人員信息360余條。二是完善措施。根據省、市文件精神,與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區分局聯合制定了《關于在全區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實施意見》,促進了我區社區矯正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樹立“小社區、大社會”的工作理念,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接收做到“六個到位”,即:社區矯正辦公室工作人員到位,司法所長到位,社區矯正專職人員到位,公安派出所民警到位,社區分管負責人到位,各關口銜接到位,形成共同推進工作的合力。目前,全區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15人,已成功解除矯正129人,現有社區矯正對象86人,無一人脫管、漏管,無一人重新犯罪。繼續推廣實施分類幫教,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教育,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就學、生活等實際困難,促進他們順利融入社會。
四、在保增長中抓規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多錯并舉,推動律師公證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加強律師公證隊伍的宗旨教育。積極引導執業律師、公證員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緊緊圍繞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首要任務,努力拓展法律服務領域。在全區法律服務行業制定下發了《區關于開展樹立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服務理念的實施意見》。定期組織公證員學習《公證法》、《物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使公證員牢固樹立為民執業理念,不斷提高公證服務能力和法律意識。二是圍繞中心,拓展服務。為推進社區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依據社區工作的實際需要,大力加強律師進社區指導工作,率先成立了堤口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律師團”,之后,分別與八個社區簽定了“社區法律服務協議”,社區律師服務工作逐步推開。組織律師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每周六開展法律援助奉獻日活動,據統計,參與律師200余人次,免費提供法律咨詢1000余人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XX余份。按照區政府的要求,積極配合寶華萬盛片區、官扎營片區棚戶區改造工程中的各項工作,確保了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積極參與農村土地糾紛、違法占用耕地等方面的工作,為市人造毛皮廠問題出謀劃策,為維護我區的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地貢獻。年,共辦理各類公證事項1605件,其中民事1154件、經濟451件,接待來訪人XX人次,法律援助減收公證費3萬余元,業務收費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