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培訓計劃范文(精選5篇)
學習培訓計劃范文 篇1
黨員學習培訓計劃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動我縣共青團工作健康發展。現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x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關于“要扎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堅持不懈地提高黨員素質”的總體要求和縣委《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洪發[]16號)精神,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xx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縣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目標,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拓寬知識面,培養和造就一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掌握現代文化和管理知識,熟悉業務,具有履行崗位職責能力的黨員干部隊伍,為共青團組織服務我縣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提供思想、組織和隊伍保證。
二、目標任務
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全年擬計劃對機關全體黨員集中進行3次以上集中培訓,通過教育培訓,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及黨成立90年來的輝煌歷程,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性觀念進一步增強、優良作風進一步養成、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執行政策、依法辦事、服務中心、推動發展的能力全面提高。
三、培訓原則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引導黨員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將增強黨性與提高能力統一起來。
(二)堅持教育培訓與推進發展的原則。分級分類開展培訓,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科學設置培訓內容。
(三)堅持經常性教育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原則。
四、培訓形式及內容
(一)集中自學
1、參加人員:機關全體黨員干部
2、學習內容:《黨章》、《團章》、《中國共產黨簡史》、《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基層黨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廉政準則》等。
3、時間安排:每周一、周五
(二)專題培訓班
1、參加人員: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各鄉鎮、各村、縣直各學校團干共計480余人
2、學習內容:科學發展觀、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縣兩會精神等
3、時間安排:7月中旬
4、授課:擬邀請市委黨校教師講課
(三)業務培訓班
1、參加人員: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各鄉鎮、縣直各學校團干
2、學習內容:團的基層組織建設、青年創業就業、志愿服務、青年文明號創建、青少年維權、共青團信息化建設、少先隊工作等業務知識培訓班
3、時間安排:具體時間另定
(四)實踐鍛煉
組織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崗位,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結合創先爭優和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等活動,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承諾、結對幫扶、黨員志愿者服務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為黨員服務群眾、加強黨性鍛煉搭建平臺。
五、培訓措施
1、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將黨員干部培訓工作列入日程,保證有專人負責,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好此項工作,切實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2、根據“急用先學、學用結合”的原則,在培訓過程中,將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和方法,因材施教,選準教育培訓內容,同時結合新形式和新任務,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3、建立培訓檔案制度,將黨員干部參加各類培訓的時間、內容、學習表現或參加實踐鍛煉的時間、實績成果建立檔案資料,總結好經驗。
學習培訓計劃范文 篇2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園區干部職工的學習培訓工作,提高國家森林公園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創新務實的旅游團隊,從而促進園區的快速發展,帶動瀏陽旅游業的發展。根據園區旅游發展形勢需要,結合我園的實際,特制訂本學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園區干部職工學習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精神為指導,按照求真務實、與時俱進、艱苦奮斗的要求開展學習。通過學習,使園區職工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提高、實踐上不斷有新成就,為旅游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學習內容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要結合新形勢、新問題,學習黨的精神、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結合新時期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及國家的旅游政策學習,不斷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能力,提升旅游建設思路和管理服務水平。
(二)舉辦旅游大講堂。每季度或者每2月舉辦一次大講堂活動,由管理處特邀主講人,“旅游大講堂”活動主講人從長沙乃至湖南旅游行業推薦選拔出來的有特色、有才藝、有演講能力、知識淵博的人才。他們可以是旅游專家學者、旅游主管部門領導、旅游一線工作者;由他們登臺授課,講述當今旅游業前沿的理論和知識,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工作經驗,以促進園區旅游進一步發展。
(三)開展讀書自學活動。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園區工作需要,由管理處指定3到5本必讀自學書目,每人全年至少要精讀一本書,并寫出心得體會,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提高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開展園區調研活動。根據各科室各崗位特點,全體干部職工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從園區總體規劃、景區打造、體制機制管理、品牌創建、營銷策劃等方面開展調研活動,每個科室全年上交兩篇高質量的調研文章。
(五)開展專業知識學習活動。各科室根據科室業務工作特點,制定科室學習計劃,開展各科室的業務知識學習,提升科室成員的綜合素質。
三、工作舉措
(一)成立園區學習領導小組。由任組長,任副組長,各科室長為成員。
(二)健全資金投入機制。xx年由管理處統籌安排一定數額的經費作為學習(培訓)專項資金,用于學習資料和設備的購置、聘請主講人的工資、差旅補助等費用。
學習培訓計劃范文 篇3
為了加強鞏固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決定組織培訓學習,質檢員、班組長以上人員,每周1、3、5下午4:00學習培訓一個小時,自11月12日開始,學習完了考試,不合格者重新學習補考,兩次不合格者下崗。
培訓計劃如下:
周三、11月14號:安全衛生知識培訓
周五、11月16號:同上
周一、11月19號:GMP講解
周三、11月21號:同上
周五、11月23號:SSOP衛生標準操作程序講座 周一、11月26號:同上
周三、11月28號:HACCP講解
周五、11月30號:同上
學習培訓計劃范文 篇4
一、培訓目標:
為進一步推動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努力把師德建設落到實處,樹立新時期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觀, 進一步提高師德修養的自覺性,根據宜興市教育局《關于20xx年度教師職業道德專題培訓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具體情況,認真扎實地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特制訂宜興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職業道德專題培訓計劃。
二、組織領導
學校根據市教育局實施意見,特成立師德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馬瑞琪
副組長:趙海強
成 員:周靜芬 方國新
三、培訓內容:
《名師講述最能感動學生的心靈教育》
四、培訓方式:
1.精讀原著,教師在專用筆記本上做好讀書摘記(全年不少于30篇);
2.將《名師講述最能感動學生的心靈教育》編成八講,由學校領導分工以講座形式對教職工進行培訓,;
3.根據書中內容組織教師進行專題討論;
4.組織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和開展“熱愛學生、感動學生”教育案例征集活動。
五、培訓措施與要求:
1、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師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師德教育作為事關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加強領導,周密部署,保證師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2、負責講座的領導,在精心研讀原著的基礎上,認真編寫講稿,按培訓內容和學校實際,認真組織培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培訓做到“三個結合”,即: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個人思考與座談交流相結合、講課輔導與集體討論相結合,讓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到培訓全過程中,并定期檢查考核,保證培訓質量。
3、在培訓中緊密結合教師實際,針對本校教師中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師德”討論交流和征文活動。對照先進人物找差距,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整改,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要求,務求專題培訓取得實效。
六、培訓時間及內容安排:
二月份:學習優秀教師吳邵萍先進典型事跡(自學) 主持人:趙海強
三月份:學習第一輯《行走在精神的桃源圣地》第一講 主講人:馬瑞琪
四月份:學習第一輯《行走在精神的桃源圣地》第二講 主講人:趙海強
五月份:學習第二輯《走近走近,溫暖地注視》第一講 主講人:周靜芬
六月份:學習第二輯《走近走近,溫暖地注視》第二講 主講人:方國新
暑假 撰寫學習心得體會 開展“熱愛學生、感動學生”教育案例征集活動。 主持人:趙海強
九月份:學習第三輯《喚醒心靈的美麗》第一講 主講人:馬瑞琪
十月份:學習第三輯《喚醒心靈的美麗》第二講 主講人:趙海強
十一月份:學習第四輯《以雪的方式灌溉》第一講 主講人:周靜芬
十二月份:學習第四輯《以雪的方式灌溉》第二講 主講人:方國新
經驗交流總結
學習培訓計劃范文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關于骨干教師培訓的相關文件要求為指導,以促進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為重點,以提高骨干教師整體素質為目標,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努力探索骨干教師培訓的制度和模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全面開展和推動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加大對我校骨干教師培訓的步伐和力度,使一批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基本形成骨干教師梯隊.
二、教師隊伍現狀
我校現有專任教師59人,其中35歲以下教師45人,教齡都在2年以上.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教師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工作能力也都比較強,特別是教師們的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強,是學校培養大批骨干教師的強大后盾.
三、培訓目的
通過培訓,使骨干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們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與水平,發揮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帶頭和示范輻射作用,使他們盡快成長為教育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或骨干力量.
四、培訓目標
1、使骨干教師深刻認識課改的重要意義,了解掌握課改的任務,目標以及實施策略,從而樹立基礎教育課程的新理念,建立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學生觀.
2、使骨干教師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不斷探究學科改革的突破點,提升創造性使用新教材的能力,自覺優化教學行為,積極投身新課改.
3、增強骨干教師新課程實施中的責任意識,正確發揮他們在課改實施中的主體作用,探究作用和創造作用,以帶動我校新課程實施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切實提高骨干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提高骨干教師管理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在教育教學管理,教科研水平等各方面均上新臺階.
四、培訓內容
1、師德修養與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當代小學教師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教育思想與學科教學藝術研究.
2、新課程與教師發展: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新課程與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3、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教學策略的設計.
4、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學科整合.
5、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科教改課題研究與實踐,科研課題立項,研究,結題與成果鑒定.
6、特色教育培訓:結合學校科學教育特色,加強專題培訓,使一批特色教師脫穎而出.
五、培訓形式
1、集中學習: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與師德培訓,現代教育理論,學科前沿知識與綜合知識,教育教學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教育科研等專題培訓.
2、教育教學實踐
(1)承擔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做好課題五項常規工作.
(2)每學期承擔校內外公開教學1―2次.
(3)每學期提供優秀教案或教學案例1―2篇.
(4)每學期舉行一次專題講座.
(5)每學期要有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
(6)每學期要指導一名本學科的青年教師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和進步.
(7)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項教育教學技能的競賽,發揮最佳水平.
3、以考核促培訓.
規范骨干教師的培養管理,建立相匹配的考核機制,以考核促培訓,引導骨干教師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4、外出參觀,學習.
通過參觀學習取長補短,獲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益,同時通過開闊眼界,不斷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與兄弟學校的骨干教師的互相交流與學習,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