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的工作方案范文(通用3篇)
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的工作方案范文 篇1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學校、市區各民辦學校:
今年月12日是我國第8個防災減災日,月9日至1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根據市減災委《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九減委電〔20xx〕1號)要求,經市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具體工作通知如下:
一、緊緊圍繞“防災減災日”主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今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結合城鎮化過程中引發的災害風險等特點,嚴格落實“三個一”的工作要求:即“開展一次主題班會、編輯一期宣傳專欄、組織一次應急演練”。同時,通過懸掛條幅、黑板報、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發放科普讀物等方式,集中開展科普教育和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要根據當地災害風險的特點,有針對性、有重點地普及好城市內澇與防火、家庭應急避險、交通安全、公共場所安全防范等知識和技能,讓廣大師生都能夠識別災害風險,了解防災減災常識。
二、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結合工作實際,積極組織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學生宿舍、教學樓、辦公樓、食堂、圖書館、實驗室、操場、廣場、禮堂、圍墻、大門及校園周邊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做到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對發現的風險隱患,要積極開展災害風險評估,編制災害風險隱患地圖集災害防范手冊。分重點、分階段地采取有效防范治理措施,及時消除各種風險隱患。對學校教學生活影響較大的災害風險隱患圖要及時公布,確保人人知曉。要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群防群治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抗風險能力。
三、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演練活動。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應急疏散演練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抓手,針對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往年災害特點及當地本校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學習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并嚴格按照《指南》的要求,積極開展防汛防雷、防風防震、消防安全、事故防范、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活動要進一步強化綜合防御防范措施,明確活動參與者尤其是組織者的責任和義務,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演練計劃和保障措施,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加強宣傳力度,讓廣大師生了解和掌握各類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注重群體恐慌、衍生災害的監管和控制,不斷提升學生安全意識,賦予他們終身安全的能力。
四、加強宣傳報道,進行家校交流與校校交流
“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中,各地各校要加強宣傳報道,不僅讓廣大師生從活動中了解防災減災常識,還要將防災減災知識通過學生傳達到學生家庭,同時不同學校之間也可相互進行經驗交流,共同提高學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的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于月16日前將總結材料報送市教育局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科。
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的工作方案范文 篇2
經國務院批準,自20xx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為認真開展好首個“防災減災日”各項宣傳活動,根據上級有關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全民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二、活動主題
以“防患未然,和諧平安”為主題,發動全社會積極參與“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共同行動,遠離災害。
三、活動時間
5月7日~13日。
四、活動內容及職責分工
1.鳴放警報。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發布預告通知,在5月12日14:28,全市鳴放警報3分鐘,紀念512汶川地震遇難同胞,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牽頭部門:市人防辦
配合部門:市文廣局、昆山日報社、電信局
2.播放公益廣告。利用道路、廣場、社區電子屏和電視臺廣告資源,在活動期間插播防災減災宣傳標語、圖片公益廣告。
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
配合部門:市文廣局、市城管局
3.報紙、電視防災減災專題宣傳。報社、電視臺開辟專欄,宣傳災害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播放科普影片,報道活動動態。
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
配合部門:市文廣局、昆山日報社
4.舉辦《512防災減災日系列宣傳掛圖》流動宣傳。各區鎮將《512防災減災日系列宣傳掛圖》(30幅)制作成展板,在機關、學校、社區、外來務工人員集宿區進行流動宣傳。
牽頭部門:市民政局
配合部門:市教育局、各區鎮
5.印發宣傳手冊。印制以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為主要內容的應急避災手冊,分發給學校、社區進行宣傳普及。
牽頭部門:市民政局
配合部門:市教育局、各區鎮
6.推薦觀看美國災害大片《后天》。由各單位自行組織觀看反映溫室效應帶來全球暖化引發地球空前災難的美國大片《后天》。
牽頭部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
7.開展課堂教育。以中、小學校和社區為主體,組織開展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避險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等主題內容的班會、社區講座活動。
牽頭部門:市教育局、市科協
配合部門:各區鎮
8.舉行廣場咨詢宣傳活動。以市各有關部門聯合組織、各區鎮自行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廣場宣傳咨詢活動。
牽頭部門:市民政局、市人防辦
配合部門:市城管局、市氣象局、市地震局、市紅十字會、柏廬街道
9.組織應急演練。各中、小學校于5月12日鳴放警報期間,組織學生緊急疏散;在部分社區組織開展預防臺風災害應急演練;在商場、賓館、福利院、敬老院組織開展火災演練。
牽頭部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消防大隊
配合部門:市紅十字會、各區鎮
五、組織實施
1.統一部署,協調配合。由市政府辦公室統一部署全市“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各項活動由牽頭部門負責,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2.精心策劃,確保安全。各項演練活動要制定配套應急預案,注重實效,確保安全。
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的工作方案范文 篇3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為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減災委通知精神,切實做好我區5.12“防災減災日”活動各項工作,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市民群眾自救互救能力。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今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科學減災、依法應對”。目的是進一步科學分析和研究防災減災重點工作任務,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防災減災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集成轉化和推廣應用,加大防災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力度,提升綜合減災能力。同時,要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法治,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堅持依法行政,普及防災減災法律知識。要通過開展一系列防災減災活動,將科學思維和法制理念貫穿防災減災救災的全過程,促進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任務的全面落實,有力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科學化和法制化水平。
二、活動時間
5月12日是防災減災集中宣傳日,5月11日至17日是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各街道辦事處要以“科學減災、依法應對”為主題,全面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宣傳周期間,各街道辦事處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職能特點,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重點以《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防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應急避險知識宣傳為主。同時,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防災減災的支撐作用,做好氣象水文災害、地質地震災害、生物災害和生態環境災害等各類自然災害知識、防范應對措施的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5月12日當天,區宣傳活動主會場設在時光公園,各街道辦事處也可設立分會場。
(二)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要尊重科學,依靠法制,組織各社區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針對轄區可能發生的暴雨、洪澇、地震等頻發易發災害威脅,重點排查社區各類建筑和民房、學校、醫院、生產經營場所、火車站、大型商場、影劇院、城市地下管網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要設施,摸清災害風險隱患,開展災害風險評估,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進行集中整治,進一步促進我區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的全面落實。
(三)修訂完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各街道辦事處要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尊重科學,依靠法制,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并要結合預案要求分層次、分災種、因地制宜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綜合演練,進一步提高本級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四)做好防災減災日活動的宣傳報道
各街道辦事處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對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以及防災減災經驗做法等進行宣傳報道,大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具體要求
各街道辦事處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籌劃,并根據職責分工和業務特點,制定工作方案,逐項抓好落實。全市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結束后,各街道辦事處要認真總結活動情況和經驗做法并形成書面報告,于5月25日前報至區民政局辦公室。區民政局全面負責做好相關聯絡溝通和綜合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