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培訓方案(通用8篇)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1
為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和大學生“朋輩”隊伍建設,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干部朋輩心理互助的意識、能力和水平,特舉辦本次培訓班。
一、培訓組織領導小組:
顧問:朱志平
組長:左澤文
副組長:何文波、成強
組員:李雨露、張普強、周頻、張廣寧、齊宇、尹敏、廖軍、汪敏、汪石果
二、培訓對象:
院、系心理協會成員,各班、各社團、各社區心理委員共約200人
三、培訓時間:
20xx年4月9日-15日
四、培訓內容:
1、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調適;主講人:彩健(湘潭大學)(4月9日)
2、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講人:張揚傳(4月10日)
3、大學生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主講人:張揚傳(4月10日)
4、大學生怎樣進行朋輩互助;主講人:成強(4月12日)
五、培訓地點:
二教107
六、紀律與要求:
1、授課老師必須精心組織授課材料,突出操作性和針對性;
2、著重提高學生干部的意識和工作的敏銳力和主動性;
3、各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及政治輔導員必須全程參加;
七、工作安排:
1、宣傳板塊、橫幅;(何文波、成強)
2、聯系教室、設備調試、攝影;(汪石果)
3、外請老師接待;(汪敏)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2
一、培訓目標
為提高我校骨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心理咨詢能力和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能力,促進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和教師培訓中更好的發揮其帶頭作用。
二、培訓意義:
1、促進校內師生的身心健康,構建和諧校園。
2、有利于了解全校師生心理健康狀況,防患于未來,構建安全校園。
3、提高學校素質教育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味。
4、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疏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少長期教學所造成的疲勞感,幫其獲得動力和幸福感。
5、提高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采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和教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以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6、幫助教師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積極的姿態影響引導學生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三、培訓內容:
1、教師心里減壓
2、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3、如何識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4、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技巧
5、教師人際關系疏通
四、培訓形式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只有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才是有源之水,教育學生才會產生正確的積極的影響。學校可利用教師繼續教育的機會,有選擇地選學習一些理論書籍。
2、在教師中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做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首先,教師必須是一個專家。每一個教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強自我修養,多關注心理衛生知識,這樣才會發現并及時誘導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
3、開展針對教師的`心理咨詢活動。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軟環境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老師往往營造和諧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相反,一個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往往會直接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如老師的惡意,專橫的態度,不妥的言行,這些都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健全的人格。一個健康的教育,必須有健康的老師。學校應重視對老師的心理健康的咨詢活動,了解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療治教師的心理。
4、重視優良校風、班風的建設。
營造平等民主的心理氛圍。學校大力提倡學術民主、教學相長,鼓勵教師和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師生關系既為師長,又為朋友;既是領導,又是同志。學校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老師和同學。倡導團結、合作、互助精神。一個積極健康向上、團結合作互助的才是有戰斗力的集體。一個學校形成了上下一致、互尊互愛、互幫互助、精誠合作的
校風班風,那么,學生也就會形成與之相應的心理品質。所以,學校和班主任、老師都要在這方面作文章。
培養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學校中學生敢說敢想敢做,還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是遵章守紀的楷模,做致合理獎懲,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的良好風氣。
5、我校廣播站每天中午有一期《心理健康講座》欄目,心理老師給播音員提供稿件,播出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等內容。這種形式聽眾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加強心理健康科研工作
動員全體教師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來,通過理論學習、問題討論、工作研究、經驗總結、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大家對心育工作的重視,逐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實踐與探索打下堅實的思想認識基礎,積極倡導學習之風、反思之風、研究之風,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再回到實踐中去,反復循環,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滲透的大環境。教育科研將成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新動力,不斷推動著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進一步發展。
7、培訓將采用面授和網絡輔導、實踐演練、實踐作業等多種形式開展。
8、全校在職老師利用教研組會時間,集中或分散學習。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3
為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和大學生“朋輩”隊伍建設,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干部朋輩心理互助的意識、能力和水平,特舉辦本次培訓班。
一、培訓組織領導小組:
顧問: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培訓對象:
院、系心理協會成員,各班、各社團、各社區心理委員共約200人
三、培訓時間:
20xx年4月9日—15日
四、培訓內容:
1、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調適;主講人:(xx大學)(4月9日)
2、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講人:(4月10日)
3、大學生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主講人:(4月10日)
4、大學生怎樣進行朋輩互助;主講人:(4月12日)
五、培訓地點:
二教107
六、紀律與要求:
1、授課老師必須精心組織授課材料,突出操作性和針對性;
2、著重提高學生干部的'意識和工作的敏銳力和主動性;
3、各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及政治輔導員必須全程參加;
七、工作安排:
1、宣傳板塊、橫幅;()
2、聯系教室、設備調試、攝影;()
3、外請老師接待;()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4
為適應新一輪教育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和諧校園,全面提升我校學生和教師的心理素質,促進全校師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我們計劃對全校在編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為確保此次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根據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特點、職業要求和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和方法的指導下扎實有效地開展培訓,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二、基本原則
總體原則: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1、針對性原則
根據社會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從教師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出發,結合校情和教師的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和前瞻性地開展培訓。
2、主體性原則
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要強調以教師為主體,重在積極、主動地參與,以獲得深刻的體驗、感悟和反思,促其職業成長。
3、實踐性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不是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為主,而是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培訓中,必須要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實踐訓練,注重培訓效果直接內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4、實效性原則
培訓要依據小學教師的心理特點和職業發展特點,確立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以能否真正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為標準來衡量培訓的效果,培訓過程強調教師親自參與活動,親身實踐操作,不斷反思和總結,把所學知識落實到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上。
三、培訓目標
1、培訓對象:全體在編教師
2、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使其能夠勝任本職崗位的工作要求;能夠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心理咨詢的基本原理與技術;能夠科學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項活動和各類課程的計劃與實施以及課題研究;能夠正確使用心理測量工具,正確判斷學生心理問題并恰當處理;能夠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和團體輔導;能夠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具有自助能力。
四、培訓內容
1、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與對策
2、教師的心理健康與維護
3、教師常見心理疾病分析
4、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和對策
五、培訓方式
校本培訓主要由參加了心理培訓的教師承擔。主要采取聽講座,研究討論、自學和實踐的方式,以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撰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個案。
六、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督促全校的培訓工作。
組長:宋錫剛
副組長:李華、郭金泉
成員:張振國、張延吉、趙德義
七、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為了保障培訓項目工作的順利實施,特成立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領導小組由宋錫剛校長擔任組長,郭金泉校長擔任副組長負責落實工作。具體工作由心理培訓主講的楊杰老師貫徹落實。
2、制度保障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要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的統籌規劃、協調和指導下進行。立足學習和實踐,重在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內化。要遵循分層實施、注重實效的培訓原則,保證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質量。為了組織好這次培訓工作,我們將制定細密的活動計劃,嚴格的管理辦法,專人負責,落實到位,以確保這次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
3、師資保障
師資水平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關鍵。根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實際情況和授課主題,我們將有針對性地選擇最適合的師資,并就培訓的對象、層次與培訓教師進行溝通,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5
為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和大學生“朋輩”隊伍建設,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干部朋輩心理互助的`意識、能力和水平,特舉辦本次培訓班。
一、培訓組織領導小組:
顧問: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培訓對象:
院、系心理協會成員,各班、各社團、各社區心理委員共約200人
三、培訓時間:
20xx年4月9日-15日
四、培訓內容:
1、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調適;主講人:
2、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講人:
3、大學生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主講人:
4、大學生怎樣進行朋輩互助;主講人:
五、培訓地點:
二教107
六、紀律與要求:
1、授課老師必須精心組織授課材料,突出操作性和針對性;
2、著重提高學生干部的意識和工作的敏銳力和主動性;
3、各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及政治輔導員必須全程參加;
七、工作安排:
1、宣傳板塊、橫幅;
2、聯系教室、設備調試、攝影;
3、外請老師接待;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6
一、培訓對象。
1.現任或將要承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職或兼職教師。
2.熱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班主任、科任教師。
二、課程目標。
學員接受過此培訓后,應能掌握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備知識和能力,促進專業發展。具體應該達到的目標是:
1.初步掌握現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輔導與咨詢的基礎技能。
2.能夠勝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開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依據有關理論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并去實施,能夠在實踐中分析、解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問題。
3.促進心理教師的自我成長,提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職業道德水平。
三、課程內容。
培訓課程將圍繞上述培訓目標實施,共分為3個部分。
專業理論知識――通過發放資料自學完成。
實際操作技能――通過面授課程完成。
校本實習――學員在本學校進行學習實踐。
本課程著重講授理論的核心概念,強調理論對實際問題的分析;有較大比例的實際操作技能練習;力求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學習切實運用到校本實習當中。
四、培訓方式
(一)整體課程將貫徹四個原則:
1.主動構建原則,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性;
2.持續反思原則,增強學習效果;
3.共享合作原則,調動各種學習資源;
4.實效性原則,密切聯系心理健康教育實際。
(二)具體學習將實行網絡與面授相結合,專家和學員交流相結合的培訓方式。
1.通過自學掌握基本理論知識
2.通過面授的實際操作培養基本技能技巧
五、師資介紹
董艷菊
北京市重點中學心理教研室主任
新加坡教育部特邀訪問學者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全國十佳心理教育工作者
中學心理高級教師
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批教研員
從事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有著豐富的學校心理教育工作實踐經驗。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7
一、培訓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家庭結構急劇變化,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心理問題向低齡化發展,中小學生心理問題也日益突顯。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從多維度去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括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培訓意義
本次培訓對象是從我校六、七、八年級各班選出兩位心理委員,組成培訓團隊,并進行一系列的輔導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和一定的輔導技能,發揮“小手牽小手”的生生互助作用;同時,也充當心理信息員,為老師提供班級同學的及時的心理動態,立刻通知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及時處理問題;另外,利用“心理委員”團隊,協助心理輔導老師開展多種心理宣傳工作。
三、培訓目的
1、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發揮心理輔導中“心理委員”的生生互助作用。
2、做好班級心理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工作,為心理輔導老師及時開展心理輔導提供支持。
3、協助老師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如黑板報內容準備,心理知識展展板準備和展出等工作。
四、培訓對象、管理方式和培訓方式:
培訓對象:六、七、八年級各班“心理委員”1名。共分為小學心理委員團隊和中學心理委員團隊,分別開展培訓。
管理方式:每個年級設隊長一名,負責每天收集信息問題較急,需要馬上處理的,當天報告給輔導老師。
五、“心理委員”選拔要求和選拔辦法
1、選拔要求:
①對心理學感興趣
②有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有親和力
③性格開朗,樂觀
④樂于助人
2、選拔方法:
學生報名,然后班主任從中推薦,選出符合條件的心理委員1名。
六、培訓時間:
新學期里,將對中小學心理委員進行培訓,每大周1次。中學心理委員團隊的培訓時間為:中學社團活動時間。小學心理委員團隊的培訓時間安排在晚上進行。
七、培訓內容安排
略
心理學培訓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不良情緒對自己生活、學習所帶來的危害。
2、尋找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幾種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準備
1、指導學生排練小品。
2、準備錄音機和音樂磁帶“祝你平安曲”、歌曲磁帶“幸福拍手歌”。
3、一個課件、一組小叮當表情。
活動方式
表演法,活動,小組討論
活動過程及內容
1、引入課題。 (5分鐘)
(1)出示小叮當表情圖,讓學生一人挑一個小叮當的表情并表演出來。
(2)引出并說明主題。
愉快的情緒讓人精神振奮,精力充沛,學習、工作的效率特別高;那么消極的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品,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
①小品中的小方表現出什么情緒?
②這種情緒給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什么影響?
2、認識消極情緒的危害。 (15分鐘)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緒的深淵”。
內容:學生小方、小勇各自在看發下的數學試卷。小方自言自語:“唉,這下完了,才76分,我怎么都考不上90分,爸爸媽媽一定對我很失望。……這道題對了兩步,老師都不給分,老師不喜歡我。”然后趴在桌上悶悶不樂。下課了,小勇過來說,“小方,走,打球去。”小方不理。小勇上前想看小方的試卷,小方沒好氣地說:“看什么看,沒你考得好,開心了吧?”小勇委屈地愣在那兒。旁白:第二天,小方的試卷沒讓家長簽名就交了,路上見到數學老師就躲開,數學課上無精打采,作業也越來越不認真,還常不交。
(2)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引導。
學生討論以上兩個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認識小品中人物表現的情緒是消極情緒,并把消極情緒比喻為落入了深淵。這種消極的情緒往往導致產生不良行為和后果。
老師將學生的發言歸納并屏幕顯示出來。
事情情緒行為后果、數學測驗成績不理想難過、傷心悲觀、自責討厭、不安緊張、害怕不敢告訴父母上課沒精神躲避老師不理同學,對同學態度不好,作業應付了事成績下降更快與同學關系不好與父母關系不和諧怨恨老師
(3)問:剛才的小品使你明白了什么?
歸納:消極情緒會使一個人產生不良行為,結果不僅使學習退步,還影響了同學與老師和家長的關系,可見不良情緒的危害性多大,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擺脫不良情緒,調整心態,走出陰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3、開展“走出深淵,登上頂峰”的活動。(20分鐘)
(1)說明活動方法:
回憶—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歸納方法—聯系實際
(2)學生回憶情緒深淵并進行小組討論:
在“祝你平安”音樂聲中回憶:引起消極情緒的事情;情緒表現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消極情緒會帶來什么影響。
小組討論:
A、當你落入不良情緒的深淵時,是用什么辦法來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
B、同學提出你在學習、交往和生活中難以克服的不良情緒,請其他同學幫助。
教師在小組討論時巡回了解。
(3)教師引導全班討論,把發言歸納起來。屏幕顯示:
調節情緒常有的方法:
自我控制:壓制怒火,延遲發作。
轉移回避:做別的事,轉移注意力。
合理發泄:在房間里大叫或找人傾訴,寫日記。
自我安慰:自己暗示自己沒事兒的。
激勵進取:努力發奮,爭取成功。
調整目標: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把目標降低些。
改變認識: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時,試從另一方面去想。
問: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找一找這些方法中,那種比較適合你?
(4)嘗試用以上辦法解決實際問題
①讓各組把沒克服的煩惱提出來,全班同學為他們出謀獻策。
②討論:遇到下面問題,怎么辦?
(投影顯示)
A、父母感情不好,吵架,心里很煩燥。
B、被老師誤解并批評了一頓,心里很難受。
C、在接力賽跑中因為自己接棒不好而使本班丟掉了第一名,心里很懊惱、悔恨。
4、總結。 (5分鐘)
問:參加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克服消極情緒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有決心,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一定能戰勝不良情緒,同時我們別忘了在別人遇到挫折,心情沮喪時,向他伸出友愛之手。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話:“天空雖有烏云,但在烏云的上面,永遠有太陽在照耀。”讓陽光永遠照耀著我們的心靈,愉快地生活著。
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生齊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