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普通話培訓方案(通用3篇)
教師普通話培訓方案 篇1
培訓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精神,深入宣傳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促進我校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提高全園師生語言規范意識和“推普”意識,提高教師普通話的水平,形成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良好風氣,制定教師普通話培訓計劃。
根據省教委和省語委的有關文件,將對全校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要求必須達到二級或二級以上普通話水平。并將通過普通話等級測試,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合格的一項條件。為推動這項工作,使我校教師普通話水平基本達到規定要求,學校將有計劃開展教師普通話培訓工作。
培訓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普通話宣傳和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校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過程與方法:
情感與態度:增強對推廣普通話重要意義的認識,形成一種自覺學習普通話、使用普通話,“人人講好普通話,個個寫好規范字”的良好氛圍,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培訓對象
全體在崗教師
培訓模塊
1、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導處其他同志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依托語文組二甲成員多的優勢,使普通話培訓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記錄。
2、培訓內容
以《教師普通話培訓測試教程》為培訓材料,具體內容有:
1.必讀輕聲練習。
2.雙音詞練習(變調練習)。
3.平翹舌音練習。
4.兒化音練習。
5.常見易讀錯音的字詞練習等內容。
6.完成必要的相關試卷;
3、教學活動建議
1.每周最少抽一小時集中培訓
在集中培訓時,教師間互相評讀,互相檢查,找出自己讀音方面的問題,以方便在自己練習時加以注意,應短期內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
2.培訓時找出共同的毛病,強化訓練
針對地區實際,找出讀字時易錯音,集中解決。例: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區分;z和zh,s與sh的把握等問題,是大多數教師讀普通話時都容易忽略的地方,這些方面都應該重點訓練,努力讀到位,盡量減少讀錯音。
3.互相幫助,一起提高普通話水平
在教師中找出普通話讀得較好的教師,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幫助普通話基礎相對薄弱的教師,既可以互相促進,又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過以上措施,相信全校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將會有一個大的改觀,促進教師的提高。
4、要求
( 1 )要求工作中使用普通話,語文教師撰寫推普論文;
( 2 )每周教職工例會進行一次普通話培訓;
( 3 )年底進行一次校級普通話測評;
( 4 )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國家級普通話考試。
培訓方法
普通話培訓采用集中授課。
⑴自學自練為主與骨干教師的指導相結合。
教師的普通話訓練主要靠自己擠時間學習,自己學、自己練,自覺的學、自覺的練,當然也離不開骨干教師的指導。各科教師必須選一級標準,分期、分類達標。按照發準聲韻母調、讀準常用字詞、掌握語言音變規律、普通話與方言詞語辨析等內容進行輔導和練習。⑵突出“練口”與精通理論相結合。
教師的普通話培訓,突出“練口”內容,遵照口語訓練的規律,嚴格訓練。要克服不好意思說的現象,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各種活動。課堂教學中突出普通話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求高一些。在注重練的基礎上,自購教材,進一步精讀理論,循序漸進。
⑶普通話日常培訓與日常教育教學相結合。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教師日常教育和教學是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最好實踐。要掌握好普通話,必須結合日常工作不斷運用。課堂教學以及需要發言的公共場合一律說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
教師普通話培訓方案 篇2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話是每位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按照省語委、池州市市教育局、縣語委辦要求,我校將申報池州市第五批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為盡快提高我校教師普通話水平,確保順利完成任務,經校委會研究決定,對我校全體在崗任課教師定期進行普通話強化培訓。為保證培訓正常進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培訓對象
全體在崗教師
二、培訓內容
以《教師普通話培訓測試教程》為培訓材料,具體內容有:
1、必讀輕聲練習。
2、雙音詞練習(變調練習)。
3、平翹舌音練習。
4、兒化音練習。
5、常見易讀錯音的字詞練習等內容。
6、完成必要的相關試卷;
三、培訓方式
普通話培訓采用集中授課。
四、培訓目的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教師日常教育和教學是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最好實踐。要掌握好普通話,必須結合日常工作不斷運用,在學習;實踐;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規范板書,語文教師要求達到二級甲等,數學教師力求達到二級乙等,倡導教師在校園內一律說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
五、培訓時間、地點
每期至少兩次,具體時間語文組提前臨時通知,地點是學校小型會議室。
六、培訓專家:
邀請省級普通話測試員:吳永麗老師。
七、組織與管理
1、成立普通話培訓領導小組,(組長:凌德元;副組長:陳茂生;成員:呂萍、吳永麗、潘燦陽),認真組織此項工作,要求培訓教師做好筆記,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進行。每期培訓結束后,由教務處命卷考試,對教師進行檢測。閱卷組:呂萍(組長負責全部過程,將閱卷結果上報校教務處)、齊志華、黃麗華、柏曉琴;
2、完善制度,加強督查。嚴格集中培訓考勤制度。凡屬集中培訓學習活動,教務處將嚴格考勤,并和教師考勤、考核直接掛鉤。
3、認真考核,獎懲兌現。把普通話培訓工作納入對教師日常工作的檢查考核中。根據《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細則》規定,按10分的分值納入教師的量化考核中。
4、對在培訓中,不求提高,考試不合格的教師,上報中心校,責令加強學習,不斷整改,要求重新考試,狠抓實效。
教師普通話培訓方案 篇3
一、培訓對象
語文教師普通話測試未達到二級甲等,其他科任教師未達到二乙水平的均參加培訓。
二、培訓內容
具體內容有:
1、聲母發音練習。
2、韻母發音練習。
3、普通話四聲的特點。
4、兒化音練習。
5、必讀輕聲練習。
6、普通話測試注意事項。
三、培訓方式
1、實行推普“辦公室負責制”工程,即每個辦公室選出—二名普通話水平較高的教師負責帶其他的教師,對本室教師普通話練習進行具體指導,以這種幫帶的方式盡快促使我校教師普通話水平的整體提高。
2、以輔導教師指導與自學自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我校任命任倩倩老師為輔導教師,在培訓時間內對教師進行兩次集中輔導,其余時間以辦公室內部集中訓練和教師自主學習為主。要求各辦公室每周要保證一次集中學習,由各室負責人具體安排,教務處將不定期抽查。同時,每位教師在平時要擠時間進行自主練習,把學習普通話當作是工作中、生活中快樂的事,休閑的事,盡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
3、日常培訓與日常教育教學相結合。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教師日常教育和教學是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最好實踐。要掌握好普通話,必須結合日常工作不斷運用,在學習;實踐;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倡導教師在校園內一律說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
四、培訓時間
3月17日。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選擇測試時間。
五、組織與管理
1、成立普通話培訓領導小組,認真組織此項工作,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2、完善制度,加強督查。
嚴格集中培訓考勤制度。凡屬集中培訓學習活動,教務處將嚴格考勤,并和教師考勤直接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