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方案(精選3篇)
小學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全縣中小學教師師德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努力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德才兼?zhèn)洹⒊錆M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根據(jù)《關于做好20xx年全市中小學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的通知》(溫教辦人函〔20xx〕9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20xx年全校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
二、培訓主題
和諧教育,幸福師生。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暑期師德培訓工作順利開展,達成預定目標,學校成立師德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蘇為澤
組員:劉素桃 肖云晴
四、培訓目標
通過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教育活動,強化師德教育,弘揚高尚師德,增強廣大教師潛心教學、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引導廣大教師力行師德規(guī)范,提高師德水平,忠誠人民教育事業(yè),全面提高我校教師在師德方面的認識并進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
五、培訓對象
平陽縣鰲江鎮(zhèn)前進小學全體教師
六、培訓時間
第一階段:8月28~30日,計3天。
第二階段: 8月31日-9月1日,計2天。
七、培訓內容
本次專題培訓活動要以深入學習全國、省、市教育工作會議與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精神為總領,以探尋“和諧教育,幸福師生”為目標,以學習兩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張麗莉、 “最美司機”吳斌等榜樣事跡為重點,緊緊圍繞落實溫州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兩大戰(zhàn)略重點和“三心四德”教育,推動平陽教育科學和諧、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展開培訓學習。
八、培訓形式
采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可采取專題講座、優(yōu)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學科素養(yǎng)測試、主題研討、個人自學等方式,開展培訓活動。
九、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
時間
內容
方式
參加人員
地點
負責人
8月28日上午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蘇為澤
8月28日下午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蘇為澤
8月29日上午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劉素桃
8月29日下午
追求教師職業(yè)的幸福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肖云晴
8月30日上午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先進事跡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劉素桃
8月30日上午
最美司機吳斌先進事跡
講座
全體教師
會議室
劉素桃
第二階段:先進教師,學校計劃學習,教師崗位職責學習、師德培訓學習體會或總結等。
十、培訓考核
1.考勤,培訓期間的作息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其中自學地點均在辦公室,職員工如無學習任務則正常上班。集中學習要求全員參與,不得缺席。缺席(含請假、公務、培訓等)都要安排時間補課。無故缺席或未按要求參與這次集中教育活動的,要在當年的師德考核檔案中給予記載。
2.體會文章(根據(jù)師德培訓與師德讀本的閱讀,從個人崗位出發(fā),以撰寫事例的`形式,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及履職情況進行反思和剖析,提出改進和努力的方向,撰寫文章一篇,9月2日前交教務處。
3.說明:考核合格者作為校本培訓學分的依據(jù)。
小學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方案 篇2
一、活動:
學生養(yǎng)成教育,師生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校園有序的,為新學期的開端。
二、活動:
下午
三、活動地點:
樓前廣場
四、活動主持:
五、議程:
(一)主持人宣布開學典禮開始。全體起立,奏國歌。
(二)表彰優(yōu)秀學生。
(三)頒獎。
(四)校長致辭
(五)“每日兩問三反思”活動啟動儀式。宣讀活動倡議書。
(六)第五項集體宣誓。
(七)宣布結束,各班退場。
六、活動要求:
1、全員,教師、學生情緒飽滿,精神振奮。
2、全體學生準時整隊進場,班級學生制定的位置站好,遵守紀律。班主任站在學生隊伍后面,老師在學生后面按級部成排就座。典禮結束后,各班有序退場。
七、安排:
政教處:1、校園環(huán)境布置安排。
2、制定活動方案,組織活動實施及主持人訓練。
3、各級部場地位置的安排,并組織隊員有序入場。
4、音響布置會場。
安宣辦:1、攝影安排。
2、會標。20xx年春學期開學典禮暨總結表彰會
班主任:1、本班級在開學典禮期間的安全、紀律、文明等教育。
“在新學期中成長”常勝小學開學典禮活動方案
小學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方案 篇3
為進一步規(guī)范中小學幼兒園“護學崗”設置,健全完善護學高峰勤務機制,有效防范個人極端和各類涉校涉生案(事)件,切實保障學生兒童人身財產安全,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辦公廳、中央政法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20__年全國中小學幼兒園“護校安園“專項工作方案》,通過在上學入校、放學離校等重點時段學校門口及校園周邊布設專門力量開展巡邏防護、交通疏導、秩序維護、防范風險等措施,規(guī)范全鎮(zhèn)學校常態(tài)化設置“護學崗”,不斷優(yōu)化“高峰勤務“機制,切實維護校園持續(xù)安全穩(wěn)定和學生兒童人身安全。
二、組織保障
成立xx鎮(zhèn)中小學幼兒園“護學崗”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長
成員:黨政辦主任、團支書、婦聯(lián)主席、鎮(zhèn)直單位負責人、各村支書主任、各中小學校長、各幼兒園園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鎮(zhèn)分管教育的領導兼任,副主任由中心校校長擔任,辦公室人員從鎮(zhèn)黨政辦、派出所、中心校等相關部門抽調。辦公地點設在鎮(zhèn)中心校。
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職責:負責組織各村各單位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成立相應領導班子,加強人員統(tǒng)籌,明確任務分工,細化責任目標,加強督查督導,確保領導到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
三、設置要求
(一)設置范圍。
根據(jù)公安部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規(guī)范(試行)》規(guī)定,原則上“護學崗”設置地點在學校門口兩側50米以內,城市、城鎮(zhèn)學校應當設置護學崗。在警力不足的偏遠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根據(jù)當?shù)刂伟睬闆r,組織發(fā)動群防群治力量,加強校園周邊200米內巡邏守護和秩序維護工作。各學校和各村要綜合考慮本村學校的地理位置、周邊治安復雜程度、周邊交通狀況等實際,在上學入校、放學離校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科學合理設置“護學崗”輻射范圍。
(二)人員配置。
“護學崗”人員配置實行“1+N”模式,由鎮(zhèn)人民政府、派出所、各村、中心校及各中小學幼兒園共同推進實施。
1、“1+N”護學模式中的“1”:
公安護學力量原則上由屬地公安機關整合全警資源,由xx派出所合理安排警力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制。
2、“1+N”護學模式中的“N”:
(1)各鎮(zhèn)政府(街道辦事處)領導干部;
(2)各村(社區(qū))“兩委”干部;
(3)各學校保衛(wèi)干部、保安員;
(4)各學校教職員工;
(5)各學校學生家長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治安積極分子重點從各地退役軍人中擇優(yōu)推薦。
(三)時間安排。
學校上學入校、放學離校期間重點高峰時段“護學崗”應上崗。各小學應該明確學生上學來校時間。
1、xx初中“護學崗”上崗時間:
上學:每周日17:00—18:00;
放學:每周五17:00—18:00
2、小學“護學崗”上崗時間:
上學:周一到周五7:00—8:00
中午放學:周一到周五10:40一11:20
下午放學:周一到周五16:20—17:00
3、幼兒園“護學崗”上崗時間:
上學:周一到周五7:00—8:00
放學:周一到周五16:20—17:00
(四)裝備配置。
執(zhí)勤警力應當按規(guī)定著裝,攜帶勤務裝備,保持警容嚴整。保安員應當規(guī)范著保安服裝,佩帶頭盔、著防刺背心、持安全鋼叉等防衛(wèi)器械上崗。非制式著裝人員由各學校配置統(tǒng)一袖標或背心等有明顯標識的服飾配件,手持小旗子、指揮棒等便于維持秩序的物品上崗。交通秩序維護人員應著反光背心。
四、工作職責
(一)“護學崗”主要職責
1、在學校上學、放學前做好準備工作,提前到崗到位。在學校上學、放學時段,凡是有人員、車輛進出的校門口均要組織在崗值守,維護人員、車輛出入秩序,做好校門口及周邊安全巡查工作。發(fā)現(xiàn)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可疑情況及時報警,對正在發(fā)生的侵害師生的違法犯罪行為,迅速使用防衛(wèi)器械先期處置。
2、根據(jù)校園門口及周邊50米區(qū)域治安、交通環(huán)境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置家長等候區(qū)域和必要的安全隔離設施,清理周邊治安、交通環(huán)境,確保中小學生、兒童出入校園安全有秩。加強學校門口及周邊交通秩序管理,及時制止和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結合實際,優(yōu)化完善學校門口及周邊交通安全設施。
3、做好校門口出入人員身份核實,嚴格落實校門口人員、車輛出入管理制度,防止尋釁滋事、社會閑雜或無關人員進入學校擾亂教學秩序,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4、對學校周邊治安復雜區(qū)域以及中小學生、兒童上學入校、放學離校途經主要路段進行巡邏盤查,注意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可疑車輛和可疑物品,及時有效處置,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現(xiàn)行涉校涉生案(事)件發(fā)生。
5、促進各學校建立健全各項安全保衛(wèi)制度,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實提高學校內部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
(二)鎮(zhèn)人民政府主要職責
1、協(xié)調鎮(zhèn)轄區(qū)內各村各部門“護學崗”建設工作。建立健全聯(lián)席會議等制度,定期組織派出所、中心校、各中小學幼兒園以及各村召開聯(lián)席會議,及時互通護學情況,形成良好的互通互聯(lián)機制,保障護學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區(qū)。
2、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協(xié)調各村各部門合理安排護學人員。組織鎮(zhèn)包村領導干部積極參與到“護學崗”工作,做好各部門以及學校與村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工作。
3、強化“護學崗”建設運行工作的督導檢查。鎮(zhèn)紀檢監(jiān)察部門組織力量,采取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明查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護學崗”建設和工作情況進行督察。在實地檢查的同時,輔以視頻檢查日常“護學崗”工作,檢查結果要及時通報。
(三)派出所主要職責
1、統(tǒng)籌抓好學校“護學崗”建設工作,根據(jù)學校周邊實際,組織派出所所有警力參與,維護好學校及周邊治安、交通等秩序。
2、根據(jù)學校實際,合理配置“護學崗”力量,積極發(fā)動治安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護學崗”建設,指導督促學校加大力量投入開展“護學崗”工作。一名警力分片包干負責多個學校的,要加強在幾個學校之間的巡查,確保通訊暢通,確保發(fā)生突發(fā)狀況時能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
3、強化校園周邊巡邏防范,科學安排巡邏查控勤務,針對上放學等重點時段、主要途經路段,提高巡邏密度和頻次,強化顯性用警,及時發(fā)現(xiàn)、處置各類涉校涉生違法犯罪行為。
(四)中心校主要職責
1、指導督促學校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校園安全管理措施以及人財物保障,加強學校門崗、校車安全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防范各類制度和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
2、定期監(jiān)督檢查學校“護學崗”機制落實情況。
3、對學校周邊安全情況實施經常性督導檢查,發(fā)現(xiàn)危及師生安全的重大隱患,及時督促學校處理并通報相關部門。
(五)學校主要職責
1、全面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按照要求落實“護學崗”工作職責和各項措施。
2、制作“護學崗”公示牌,落實學校保衛(wèi)干部、保安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每天到崗值班,并公示人員到崗情況。
3、結合學校實際,配足配強專職保安員,組建突發(fā)事件應急先期處置隊伍。
4、嚴格執(zhí)行學校封閉式管理制度,嚴防可疑人員、車輛及管制刀具、危險物品等進入學校。
5、在學校門衛(wèi)值班室安裝一鍵式緊急報警裝置,并與公安機關聯(lián)網,做好安防設施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6、定期組織學校保衛(wèi)干部、保安員、教職員工以及學生家長志愿者進行突發(fā)事件處置演練及技能業(yè)務培訓。通過向學生及其家長發(fā)放倡議書、設立安全宣傳欄等形式,倡導文明交通行為和綠色出行方式,切實提高廣大學生、家長的文明交通意識。
(六)村(社區(qū))主要職責
1、全力配合本村轄區(qū)內各學校“護學崗”建設工作,合理安排村(社區(qū))“兩委”干部參與護學工作。
2、加強學校周邊環(huán)境整治,深入排查化解轄區(qū)內各種矛盾糾紛,加大個人極端事件線索的摸排以及“五類人員”的動態(tài)掌控,相關信息及時與學校做好溝通,確保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
3、積極做好“護學崗”的宣傳發(fā)動,動員轄區(qū)內的治安積極分子特別是優(yōu)秀的退役軍人參與到護學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村、派出所、中心校、各中小學幼兒園以及其他相關部門要以深化“護校安園”專項工作為載體,統(tǒng)籌整合鎮(zhèn)村干部、派出所、學校力量和其他社會力量,積極發(fā)揮群防群治優(yōu)勢,全力做好校園及周邊區(qū)域安全防范工作。
(二)細化落實措施。
各村、派出所、中心校要結合本地校園實際情況,制訂“護學崗”具體工作措施或實施方案,明確參加人員、職責分工、到崗時間、應急措施等具體內容,確保“護學崗”常態(tài)化。派出所、中心校要最大限度發(fā)揮整體效能,形成互相配合、整體聯(lián)動、快速反應機制。
(三)強化督導檢查。
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護學崗”建設工作,加強督導檢查,嚴格考核獎懲,扎實推進“護學崗”建設。要注重培樹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有益經驗。將“護學崗”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各責任主體要認真履行職責,對不敢擔當、作風飄浮、工作落實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依規(guī)依紀依法處理。